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221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669篇
预防医学   15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目的 在大鼠模型中探讨芝麻素对骨质结构改变的作用及对骨钙素和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去卵巢(ovariectomized, OVX)大鼠模型,给予芝麻素(sesamin, 80 mg/kg)灌胃作为干预措施并同时建立对照组。应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对大鼠股骨进行分析,并应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检测大鼠股骨中的骨钙素(osteocalcin, OCN)水平以及I型胶原表达。结果 本实验研究条件下,与OVX组相比,OVX+S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增加、小梁间距(trabecular spacing, Tb.Sp)降低,同时,干预组骨钙素和I型胶原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 芝麻素可有效促进去卵巢大鼠骨结构重塑,对大鼠骨质疏松症有积极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2.
4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姑息疗法很多,如何寻求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我院多年来临床研治的课题之一,自1988年以来我院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该患748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用BiodexSystem3多关节等速肌力评定及训练系统对ACL重建术后患者肌力影响。方法将60例行ACL重建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等速训练)和对照组30例(等张训练)并分别进行康复训练,在术后第12、24周进行等速肌力测试。结果术后第12、24周对患者进行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试验组屈、伸膝肌患侧/健侧峰力矩的比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异性(P〈O.05),试验组在30。时股内侧肌的患侧/健侧峰力矩的比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通过等速肌力训练进行系统的康复可使ACL重建术后患者在短期(6个月)达到健侧屈伸肌力水平,并能更快达到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并针对性的采取预防对策,减少锐器伤的发生。方法从2013年1~12月对12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调查实习护生锐器伤的情况。结果有108名实习护生发生过锐器伤,占91%,其中忙碌时被针刺伤占90%,安瓶刺伤占69%,曾2次以上被刺伤占22%。结论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率很高,加强对实习护生的职业安全教育,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充实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建立规范的职业防护制度,相关科室推进锐器伤防护措施的落实,建立规范的职业防护制度。  相似文献   
46.
47.
<正>2008年7月~2010年7月,我院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治疗3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1~69岁。为闭合骨折,其中上段骨折10例,中段骨折18例,下段骨折4例。患者均无神经、血管损伤。伤后至手术时间1~2周。1.2治疗方法腰硬联合麻醉。手术切口起自股骨大转子,向近侧纵延6cm,依次切开各层,显露出梨状窝,在C臂机下用定位针定位;尖锥开口器扩开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经横突间入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MED)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经横突间入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治疗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7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41例,女32例;年龄19-80岁,平均56.5岁;病程1-25个月,平均4.5个月。突出间隙:L3,49例,L4,549例,L5S115例。记录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疼痛强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缓解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躯体功能、行走能力等总体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115 min,平均50 min;出血量50-150 ml,平均110 ml;切口感染1例,神经根不完全损伤1例。73例均获随访,时间3-8年,平均4.5年。术后VAS及ODI分值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经横突间入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通过对6~20岁青少年颈椎钩突的影像学扫描和三维重建,探讨钩突-横突孔间距的发育规律和增龄特征,为青少年颈椎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影像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无外伤、神经症状和体征的青少年66例,行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0.625~1.25 mm),范围C1~T1,将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进行相关指标测量,并按性别、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颈椎钩突-横突孔间距在性别与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发育总体随着年龄和椎序的增长呈递增趋势,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颈椎钩突-横突孔间距与椎动脉型、神经根型等颈椎病的发病率有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0.
随着医学诊疗水平的提高,因为前交叉韧带断裂而接受重建手术的患者数量在逐年增加,如何避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并发症的发生是运动医学领域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手术中移植物的获取、骨道钻取、移植物的固定等操作以及术后的恢复过程均可能出现并发症,而术后我们更多关注关节活动度、物理治疗的进程以及恢复运动能力的情况等。因此,正确认识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并发症,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