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10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6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神经毒性的可能机制及脊髓水平主要致痛物质前列腺素E2(PGE2)在术后痛觉超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鞘内注射1%、2%、5%浓度利多卡因或生理盐水20μl,应用ELISA的方法检测脊髓PGE2水平,并测定其甩尾反应潜伏期和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大鼠脊髓内PGE2的水平在鞘内注入不同浓度利多卡因20min后出现明显升高(P<0.05或P<0.01),大约持续100~160min。不同浓度利多卡因组鞘内注射40min后出现机械性痛觉过敏,表现为其MWT较鞘内注射前和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一直持续到120min(P<0.01),同时鞘内注射5%利多卡因MWT值明显低于1%和2%利多卡因组(P<0.05或P<0.01)。结论:大鼠鞘内注入利多卡因后脊髓内PGE2水平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52.
观察比较不同配伍芬太尼术后经静脉自控镇痛和经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选择上腹部择期手术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1)FI组:芬太尼0.8mg,胃复安2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2)BFI:芬太尼0.4mg,丁丙诺啡0.9mg,胃复安2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3)BFE组:芬太尼0.3mg,丁丙诺啡0.6mg,胃复安20mg,布比卡因15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用国产ZZB型全自动患者自控镇痛泵,全麻患者术毕清醒,离开手术室前患者自控镇痛泵接于周围静脉,硬膜外麻醉患者手术结束患者自控镇痛泵接于硬膜外导管。3组患者48h用药总容量和镇痛效果VAS评分、总按压次数和实进数相似(P>0.05),BFE组芬太尼、丁丙诺啡用量少于BFI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静脉自控镇痛和经硬膜外自控镇痛均能控制上腹部手术后疼痛,经硬膜外自控镇痛易发生硬膜外导管脱落、低血压、神经并发症等。术后管理较经静脉自控镇痛困难,芬太尼经静脉自控镇痛比芬太尼和丁丙诺啡经静脉自控镇痛恶心呕吐发生率低,因此芬太尼+胃复安经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3.
张德祥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368-3369
目的:探讨上肢手术后左布比卡因与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区域镇痛(PCRA)以及芬太尼用于静脉镇痛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0例拟行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手术后用PCRA法镇痛,B组手术后用芬太尼静脉镇痛。两组采用20 ̄22号静脉套管针斜角肌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鞘穿刺置管,以0.375%左布比卡因加1%利多卡因20ml(A组含芬太尼0.05mg)行臂丛神经阻滞,阻滞完善后A组臂丛神经鞘所留置套管接PCA镇痛泵;B组静脉穿刺推注芬太尼0.05mg后接PCA镇痛泵;A组镇痛药为0.125%左布比卡因加0.0004%芬太尼,B组镇痛药为0.001%芬太尼,两组均设置2ml/h。观察各组VAS评分、BCS舒适评分、术后上肢感觉阻滞、活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VAS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BCS评分则低于A组,提示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结论:0.125%左布比卡因加0.0004%芬太尼行上肢手术后臂丛神经PCRA切实可行、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较芬太尼静脉镇痛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4.
罗哌卡因临床上多用于硬膜外麻醉、周围神经阻滞及局部阻滞等。我们2006年10月~2007年3月将其用于剖宫产的腰硬联合麻醉,旨在评价其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5.
目的: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阿托品、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对其镇痛作用进行观察,与芬太尼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早孕且需行人工流产的妇女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丙泊酚、阿托品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阿托品复合芬太尼麻醉,对其麻醉效果及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酒石酸布托啡诺组术中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组,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与芬太尼组相似,呼吸抑制比芬太尼组少。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阿托品和丙泊酚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起效迅速、麻醉镇痛效果好、循环呼吸抑制轻,术后清醒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人工流产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七氟醚麻醉下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的效果和术野质量。方法:ASAⅠ~Ⅱ级择期鼻内镜手术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n=15):瑞芬太尼组(Ⅰ组)及对照组(Ⅱ组)。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手术时间缩短(P<0.05)、术野质量提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T1时心率、平均动脉压降低(P<0.05),与T0相比,Ⅱ组T1时心率、平均动脉压降低(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可达理想的降压效果,术野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哌替啶不同给药时程对SD大鼠齿状回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C)组、单次给药1d处死(D1)组、重复给药7 d处死(D7)组和重复给药14 d处死(D14)组.各组在末次给药24 h后经心脏灌注取脑.免疫组化检测GFAP,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测定齿状回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及体视学参数.结果 D1组GFAP表达水平增加,平均细胞面积减小,细胞个数增加,细胞形态复杂,侧枝增多;D7组GFAP表达水平较D1组有所下降,但仍高于C组,细胞的侧枝开始减少;而D14组GFAP表达水平与C组相仿,细胞胞体皱缩,面积缩小,侧枝更少.结论 哌替啶不同给药时程对SD大鼠齿状回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GFAP表达的影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8.
张忠  罗锡珍  曹苏 《江苏医药》2008,34(12):1231-1232
目的 研究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对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方法 选择14例择期肢体手术伴有缺血再灌注的患者,测定血栓素B2(TXB2)、前列腺环素(6-Keto-PGFIα)、白细胞介素8(IL-8)、过氧化脂质(LPO)和一氧化氮(NO)的值,比较再灌注前后的改变.结果 与再灌注前相比,肢体缺血再灌注后10 min,LPO显著升高;再灌注后18 min TXB2、TXB2/6-Keto-PGFIα、IL-8和LPO均显著增高,NO显著降低.结论 骨骼肌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因子失控性变化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小儿包皮环切手术术中、术后麻醉镇痛效果及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包皮环切术的患儿共231例,排除疾病、药物过敏、不同意参加研究以及局部麻醉无法配合的患儿共141例,最终前瞻性纳入90例,随机分为3组,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利多卡因骶管阻滞组(I组)、静脉麻醉联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组(II组)、喉罩插管全身麻醉联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组(III组)。手术方法为传统切除缝合法。监测术中生命体征,记录从麻醉诱导到手术开始时间、运动阻滞评分、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停留时间、记录术后各时点疼痛评分、术后镇痛给药次数、麻醉费用、住院时间等。结果:3组患儿均按术前制订的麻醉方案进行,麻醉效果满意,术中生命体征平稳。I,II,III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0.23±6.22) min,(29.24±5.91) min,(29.94±5.59) min。从麻醉诱导到手术开始时间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I,II组术毕患儿送往PACU,III组术毕拔出喉罩后送往PACU。术中加用丙泊酚人数I,I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3),III组术中七氟烷维持(1.0%~1.5%)。术后PACU停留时间(P=0.458)和住院时间(P=0.05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使用镇痛药和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II,III组,I组在术后30 min存在运动阻滞(P<0.001)。三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5),术后III组有7例(23.3%)患儿出现苏醒期躁动、3例(10%)患儿出现分泌物增多。III组的麻醉费用比I,II两组高出近1倍。结论:静脉麻醉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用于小儿包皮环切术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佳,不良反应少,麻醉费用低,加速患儿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