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腰骶部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腰骶部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 降低临床误诊率。方法: 回顾 24例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骶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病史、发病特点、病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分析发生误诊的原因, 以及纠正误诊的方法。归纳出两类疾病的各自特征及鉴别要点和方法。结果: 临床上腰骶部肿瘤容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主要原因在于忽视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过多地依赖影像学检查, 以诊断收集资料而不是以分析收集资料推导诊断, 违背了正常的诊断程序。结论: 腰骶部肿瘤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史、疼痛特点以及临床表现有明显不同, 只要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仔细的体格检查并结合必要的影像学资料, 两者是可以鉴别的。  相似文献   
72.
翁文杰  王锋  陈东阳  袁涛  徐志宏  蒋青 《中国骨伤》2008,21(11):834-836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向关节周围局部注射混合镇痛液的疗效。方法:将7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成2组,38例患者术中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液,另38例不注射。术后采用直观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所有患者术后24h内使用患者自控镇痛泵(PCA),于不同时间点分别记录PCA的用量。结果:在麻醉后恢复室及术后4h,患者VAS疼痛评分注射组比对照组明显低。患者PCA使用量,与对照组6h及12h相比,注射组使用量明显少;术后24h内PCA使用总量注射组也比对照组明显少。注射组患者未观察到任何与混合镇痛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向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液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并减少镇痛泵的用量。  相似文献   
73.
双钢板或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内外侧双钢板或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1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内固定20例,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11例.结果 双钢板固定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为103.4°±21.9°,外侧锁定钢板为108.2°±24.7°,差异无显著性(P>0.05).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双钢板固定者为74.9分,优良率为71%;外侧锁定钢板固定为75.6分,优良率为82%,功能评分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胫骨平台高度丢失和切口感染分别为双钢板固定者为6例和3例,外侧锁定钢板固定者为2例和1例.结论 内外侧双钢板或外侧锁定钢板均能有效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中,横切口取腱和纵切口取腱的优缺点。方法:以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行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病例6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横切口取腱32例,纵切口取腱32例,随访时间均超过1年。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疤痕面积、隐神经髌下支受损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种方向取腱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全部恢复正常,且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横切口取腱手术平均时间较纵切口延长11分钟;横切口长度(5.0cm/m±0.25cm/m)显著短于纵切口(5.8cm/m±0.16cm/m),其疤痕面积(2.32cm2±1.75cm2)显著小于纵切口(7.05cm2±2.75cm2);横切口取腱患者无明显跪地痛表现;横切口取腱患者隐神经髌下支受损率为81.3%(26/32),而纵切口取腱患者为87.5%(28/3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关节镜下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横切口取髌腱与纵切口相比,手术难度较大,但术后疤痕小。关节功能不因切口方向选择有任何影响。两种切口方向取腱,隐神经髌下支损伤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5.
目的评估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微创治疗的手术疗效。方法对6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在手术后1~3年,测定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影像学指标,对腕关节功能进行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患侧腕关节的背伸和尺偏活动范围显著小于正常腕关节(P〈0.05),掌曲、桡偏、旋前和旋后活动范围与正常腕关节无显著性差异(P〉0.05)。掌倾角显著小于正常腕关节(P〈0.01),桡骨高度和尺偏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0.6%。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能有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高铁环境对人成骨细胞(hFOB1.1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观察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34℃条件下体外培养hFOB1.19,以不同浓度(50、100、200μmol/L)枸橼酸铁铵(FAC)干预48h后,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凋亡情况;分别用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试剂盒检测成骨细胞MDA含量及SOD、GSH-PX活性。结果用不同浓度FAC干预成骨细胞48h后,FAC50、100和200μmol/L干预组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63±0.02)、(0.55±0.03)和(0.46±0.0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69±0.04),呈剂量依赖性;FAC50、100和200μmol/L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98±0.84)%、(11.82±0.66)%和(15.78±0.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71±0.43)%],呈剂量依赖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细胞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升高,成骨细胞抗氧化物酶SOD及GSH-PX活性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铁环境可抑制成骨细胞增殖,促进成骨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氧化应激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铁离子或铁离子螯合剂后成骨细胞(hFOB1.19)膜铁转运蛋白1(FPN1)表达的变化,探讨铁离子浓度对成骨细胞FPN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枸橼酸铁铵(FAC,50、100、200μmol/L)和去铁胺(DFO,5、10、20μmol/L)分别加入人hFOB1.19培养基,24h后用共聚焦显微镜(CLSM)测定细胞内铁离子浓度,用定量PCR、Westernblotting和免疫荧光法测定不同组别成骨细胞FPN1的表达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用不同浓度的FAC和DFO干预20h后,成骨细胞内铁离子浓度随FAC浓度增加而增加,随DFO浓度增加而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N1基因和蛋白表达随FAC浓度增加而增加,随DFO浓度增加而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铁环境可上调FPN1表达,低铁环境可下调FPN1表达。FPN1表达量的改变可有效维持成骨细胞内铁离子浓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脉冲冲洗术对急性骨与软组织感染创面致病菌的清除作用。方法:选取外伤后出现急性骨或软组织感染的病例37例,在常规清创后加用脉冲冲洗,分别于术前、常规方法清创后、使用脉冲冲洗后取创面渗出液进行培养。结果:术前全部37例标本中培养出球菌属28株、杆菌属26株;常规方法清创后即应用脉冲冲洗前培养出球菌属7株、杆菌属16株,杆菌属的培养阳性率高于球菌属(P〈0.05);脉冲冲洗后培养出致病菌3株,其中球菌属1株、杆菌属2株,两者比较,P〉0.05;不论何种细菌,冲洗后较冲洗前培养阳性率都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开放性创伤导致的急性骨与软组织感染,使用脉冲冲洗可有效清除致病细菌,尤其对使用常规方法清创较难清除的杆菌有较好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分阶段治疗策略在Rii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28例Rii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共33肢的资料,其中开放性骨折25肢,闭合性骨折8肢。采用一期手法复位后牵引或石膏托单托、外固定支架固定,二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或有限切开内固定加超踝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的分阶段治疗策略。结果:本组24例(26肢)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参照Burwell—Chamley放射学评价标准术后1年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6.2%。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6个月。踝关节功能参照Tometta临床治疗结果评价标准术后1年优良率为86、2%。无深部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螺钉进入踝关节间隙等并发症。结论:一期外固定或牵引、二期内固定的分阶段治疗策略是临床处理Rii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的可行方法,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0.
1998~2005年作者收治多种原因引起的四肢骨感染20例,经持续灌注冲洗,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