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目的探讨模拟与临床相结合的喉罩置入通气教学法在麻醉科规培医师带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麻醉科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生40名,分为两组,模拟组和非模拟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规培医生喉罩置入的时间和成功率。结果非模拟组喉罩置入的时间为(28.8±9.3)s,模拟组喉罩置入的时间为(21.3±7.5)s,模拟组短于非模拟组,并且成功率升高(45%vs.80%)。结论为提高带教效果,临床模拟训练是很好的选择。利用患者上呼吸道矢状面解剖图进行喉罩置入通气的模拟训练,让规培医生在进入临床操作前即可进行反复操作和练习,对熟练掌握该项临床技能和操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塞来昔布对lewis肺癌小鼠血清galectin-3、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荷瘤对照组和塞来昔布组.荷瘤对照组和塞来昔布组建立lewis肺癌模型.正常对照组和荷瘤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而塞来昔布组自接种之日起给予含塞来昔布1 mg/g的饲料喂养.35天后测量各组皮下肿瘤的重量和肺部肿瘤转移灶的数目.并且使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MMP-9和galectin-3水平.结果 塞来昔布组皮下肿瘤重量和肺部肿瘤转移灶数量明显低于荷瘤对照组(P<0.05);与荷瘤对照组相比,塞来昔布组血清MMP-9和galectin-3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塞来昔布能够抑制lewis肺癌的生长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galectin-3、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输注乌司他丁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时CD14+肺泡巨噬细胞、局部及全身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行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80例,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各40例。乌司他丁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20 KU乌司他丁,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 h外周静脉中血白介素-2(IL-2)和免疫细胞,并检测术中单肺通气1 h后非通气侧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CD14+巨噬细胞、IL-2、免疫细胞。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术后2 h乌司他丁组患者外周血中IL-2、CD14+单核细胞增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及活化的T细胞亚群增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外周血IL-2、CD14+单核细胞及主要免疫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乌司他丁组患者单肺通气1 h后非通气侧肺BALF中IL-2和CD14+巨噬细胞增高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T细胞、CD8+T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的T细胞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麻醉前给予乌司他丁能减少食管癌术中单肺通气时全身及肺部的炎性反应,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行根治性胃切除术的患者围手术期体温及寒颤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8月择期行根治性胃切除术并术后进入苏醒室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0例。F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100 mg(10 mL),C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10 mL生理盐水。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患者手术前(T0)、入恢复室(T1)、出恢复室(T2)时的血压、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耳膜温度,评估入恢复室后出现的寒颤次数、强度分级及持续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10 min(T3)、30 min(T4)VAS评分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T0相比,T1、T2时间点两组患者耳膜温度明显降低(P<0.05),T1、T2时间点两组耳膜温度无明显差异(P>0...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和相关机制及可溶性TNF-α受体I(sTNFRI)基凼的保护作用。方法预先给予携带sTNFRI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后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阻断肝左、中叶入肝血流60rain后分别再灌注1h、3h、6h、12h。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肝酶学指标(AST、ALT),TBA法测定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大鼠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后,行光镜检查,观察肝组织显微结构变化。结果AST、ALT和肝脏的组织形态学都显示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大鼠有明显的肝脏损伤,其中以再灌注6h肝脏损伤最严重。肝组织MDA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于再灌注3h达到高峰。肝组织TNF-α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且于再灌注6h达到高峰。结论sTNFRI可增强抗氧化能力,降低MDA水平,抑制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胸横肌平面-胸神经(transversus thoracic muscle plane-pectoral nerves,TTP-PECS)阻滞用于减阿片类药物全麻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TTP-PECS阻滞联合减阿片药物全麻组(TO组)和常规全身麻醉组(GA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 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切皮时(T2)、切除乳腺标本时(T3)、手术结束时(T4)各时点安静及运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24 h 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uality of recovery-40,QoR-40)评分;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T4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显著降低(P < 0.05),但两组之间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O 组术后 2 h、6 h、12 h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 GA 组(P < 0.05);TO组术后24 h QoR-40量表总评分及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心理支持、疼痛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GA组(P < 0.05);TO 组患者诱导期咳嗽反射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GA组(P < 0.05)。结论:TTP-PECS阻滞联合羟考酮-丙泊酚减阿片药物全身麻醉可安全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早期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27.
正地佐辛自2009年在国内上市以来,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为规范和优化地佐辛的临床应用,国内专家组曾于2013年召开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研讨会,并形成《2013年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建议》,并发表于当年的临床麻醉学杂志。该建议对规范和优化地佐辛的临床应用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近年来,国内积累了大量的地佐辛临床应用资料,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因此有必要对2013年以来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鉴于文献中大规模、多中心、严格对照的文献仍  相似文献   
28.
29.
鲁振  高蓉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35(10):945-947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炎性因子C1q、C3b及神经颗粒素与老年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关系。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94例,男53例,女41例,年龄≥65岁,ASAⅠ—Ⅲ级,根据是否发生POD将患者分为两组:POD组和非POD组。于术前24 h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并抽外周血检测血浆C1q、C3b与神经颗粒素浓度;术后第1~3天采用混乱评估法对患者进行POD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炎性因子预测POD的效能。结果有21例患者(22.3%)发生POD(POD组)。POD组术前血浆C1q、C3b、神经颗粒素浓度明显高于非POD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POD组(P0.05),术前MMSE评分明显低于非POD组(P0.05)。术前血浆C1q、C3b及神经颗粒素预测PO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78~0.99)、0.87(0.79~0.96)及0.89(0.80~0.98)(P0.05)。结论 POD患者术前血浆C1q、C3b及神经颗粒素浓度明显升高,因而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能对POD早期诊断与防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胸腔镜下右肺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传统通气模式组(C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组(P?D组),每组20例。各组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前即刻(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1 h(T3)、单肺通气2 h(T4)、恢复双肺通气15 min(T5)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于T0、T1、T3、T4、术后2 h(T6)、术后24 h (T7)测定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并记录各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D组患者于T5时间点OI显著升高(P < 0.05),P?D组患者OI于T1~T5均显著升高(P < 0.05或P < 0.01);与P组比较,P?D组患者则于T1~T5 OI均显著升高(P < 0.05或 P < 0.01);与C组比较,P组患者于T4、T6、T7,D组和P?D组患者于T3、T4、T6、T7升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 < 0.05或 P < 0.01),P组患者于T6、T7,D组患者于T4、T6、T7,P?D组患者于T3、T4、T6、T7 SOD水平显著升高(P < 0.05或 P < 0.01);与P组比较,P?D组患者于T3、T4、T6、T7 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P < 0.05或 P < 0.01)。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右美托咪定可以进一步提高氧合,显著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