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股骨头坏死的因素很多,由髋关节创伤引起的股骨头坏死占了较大的比例,并且其发病率仍呈增高趋势。经颈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外伤性脱位、股骨头骨折均可引起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92.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髓内钉(PNF)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经验。方法:5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PNF内固定治疗(EvansⅠ型9例,Ⅱ型17例,Ⅲ型21例,Ⅳ型11例)。结果:经4~18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疗效满意。结论:PNF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患者术后恢复好,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本文报告了120例硬膜外腔造影的X 线表现及75例手术所见。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发现造影像可分为Ⅴ型,正位像:单侧神经根缺损型(Ⅰ型)、硬膜凹陷型(Ⅱ型)、不完全梗阻型(Ⅲ型)、完全梗阻型(Ⅳ型)、双侧神经根缺损型(Ⅴ型);侧位像:前缘缺损型(Ⅰ型)、后缘缺损型(Ⅱ型)、不完全梗阻型(Ⅲ型)、完全梗阻型(Ⅳ型)、竹节样变型(Ⅴ型)。并且与椎管内病变和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病理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CT Scan 尚未普及和水溶性脊髓造影剂价格昂贵、购入困难的今天,不仅可以作为椎管内病变特别是椎间盘突出症的辅助诊断方法,而且可以作为决定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法的常用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4.
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和载体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炎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由于退行性病变、创伤等造成的关节软骨缺损已成为导致残废,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关节软骨是一种无血管组织,一旦损伤,极难修复至正常,为解决这一难题而开展的软骨组织工程研究十余年来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取得了许多很有意义的成果。其中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部分缺损已被FDA批准上市,用于临床,还有一批组织工程产品已进入临床前或临床验证阶段。软骨组织工程的基本方法是将自体或异体组织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接种到一种组织相容性好可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上,将组织—生物材料复合体植入体内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95.
背景:辛伐他汀可上调骨形态发生蛋白2 的表达从而促进骨形成,但是具体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 从基因水平明确辛伐他汀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对成骨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方法:取大鼠股骨、胫骨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给予辛伐他汀或安慰剂干预,培养第7天,提取、纯化mRNA,反转录合成cDNA,荧光标记后与大鼠全基因组寡核苷酸芯片杂交、扫描后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分析与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第14,21天分别进行碱性磷酸酶和钙结节茜素红染色。 结果与结论:第14天,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比例实验组明显多于对照组;茜素红染色表明辛伐他汀能促进成骨细胞的矿化能力。在22 575个基因中,共检出2倍差异表达基因和表达序列标记(ESTs)103条,其中包括与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如C/EBPδ,Cited,Ascl2,Ptpn16,Wisp2,Tieg等。结果表明,辛伐他汀能够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其作用机制与从基因水平调控多种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6.
断指再植术是挽回患者终身残缺的一项细致的综合性创伤外科手术。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多.而且病情易反复。我院(含分院)2005-2006年进行断肢再植术24例。通过加强对术后的治疗和细致观察护理。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他汀类药物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通过抑制骨吸收而不是促进骨形成,而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作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以促进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表达,众多学者对他汀类药物对骨代谢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大多数研究结果都肯定了辛伐他汀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或抑制骨吸收的作用,但由于他汀类药物代谢特点及实验设计的不同,也有部分实验未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进一步研究分子水平他汀类药物影响骨代谢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尽早开发研制对骨骼具有高度亲和力的他汀类药物是他汀类药物能否最终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8.
患者,女,53岁。入院前sd夜间突然发热,寒战,晨起颈部剧痛,呈持续性,伴头胀痛,头晕,干呕,T41C。当地医院对症处理。于1993年11月3日收入神经内科。入院查体:T38.8C,P104/min,R20/min,BP13/gkPa。颈部活动明显受限。颈后皮温稍高,疼痛拒按。颈抵抗4横指。防二、三头肌位反射(付),霍夫曼征(-)。腰椎穿刺,压力及.19kPa。CSF外观呈白色混浊液,细胞总数gX10‘/L,白细胞数7.8X106/L,单核02,多核0.8。潘迪试验(+),五管糖试验l~5(+),蛋白O5g/L,糖、氯化物正常。血常规检查,WBC10.3X10’/L…  相似文献   
99.
田发明  张柳 《综合临床医学》2009,(10):1117-1118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变,骨脆性增加而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骨质疏松性骨折作为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现通过回顾近年相关研究,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
患者男,21岁,1989年8月不慎从8米高处坠地。查体:生命体征平稳,T_(12)前突与L_1呈阶梯状,局部软组织挫伤,压痛明显,脐以下皮肤感觉减弱,双下肢跟腱反射、膝腱反射均存在,肌力Ⅱ级。X 线正位片,T_(12)椎体稍向左移位,该椎体可见横行骨折线。X 线侧位片,T_(12)椎体向前移位,其后缘与L_1椎体前缘重合,椎体附件结构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