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横断面研究是经典的研究设计方法之一,在临床各个专业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在全科医学研究中大量科学问题的解答采用了横断面研究设计。这其中不仅包括了对人群健康特征,疾病特征或卫生服务现状的调查研究,还包括了面向社区人群的疾病筛查诊断方法构建等多种研究场景。在全科医学领域中,横断面研究可以做现况描述和比较分析,关联因素分析以及社区筛查诊断方法探索。开展横断面研究应包括研究设计和研究实施两个阶段,研究设计包括准确提炼研究目标,明确研究人群,研究因素及结局指标等临床要素以及确定样本获取方式,明确样本量的确定依据及合理的统计分析策略等方法学要素。研究实施,则需要通过完备的研究方案和病例报告表呈现研究设计思路,在伦理批准的前提下开展数据收集工作,同时注重数据管理工作质量并严格执行方案中的统计分析方法,求证医学问题。横断面研究的特点是相比于随访观察研究所需要的研究周期相对较短,不同基础的研究团队都能找到适合的研究方向,通过了解健康医疗现状,从探讨关联因素创建筛查方法等角度,服务社区医疗。  相似文献   
52.
干预性研究的核心目的在于验证临床干预手段的临床效能。为了说明干预效果,对照研究是常用的研究手段。从验证的目标看,对照研究往往通过与对照干预措施的比较,说明试验方法的临床干预效果。从二者的有效性对应关系上,临床验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试验方法优于对照方法; 2.试验方法的效果与对照方法相仿(即试验方法的干预效果既不比对照方法差也不比对照方法好); 3.试验方法的效果不比对照方法差。  相似文献   
53.
54.
诊断是临床医疗的重要环节,是区分患者与非患者的过程.用于诊断的试验方法被称为诊断试验.对于诊断试验的诊断能力分析通常可以通过试验方法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的比较,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符合度等诊断能力指标而给予评价.其中灵敏度和特异度是最基本的评价指标.灵敏度所反映的是试验方法对患者的检出能力.特异度所反映的是排除非患者的能力.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维A酸类X受体α(RXRα)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RXRα在5例正常人表皮、17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非皮损表皮中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方法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RXRα在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呈细胞核表达;在银屑病非皮损及皮损表皮中的表达面积均较正常人明显增加(P < 0.01=,并伴随着由胞核向胞膜的移位;而RXRα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强度较非皮损明显下降(P < 0.001=.结论:RXRα在表皮的正常角化以及稳态维持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在银屑病表皮中,RXRα由细胞核移位至细胞膜,其表达强度的下降,尤其是细胞核中表达的缺失,可能是使银屑病表皮失去正常生长分化调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
目的构建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诊断的质控量表,并评价其信度及效度。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的相关文件及指南,对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诊断质量控制应达到的相应条件编写量表,并对266家新生儿听力筛查机构和72家新生儿听力诊断机构发放该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机构和诊断机构回收的有效量表分别是266份和72份,有效性100%。新生儿听力筛查质控量表和新生儿听力诊断质控量表总体的克朗巴赫系数分别为0.934和0.969,折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708和0.852。因子分析显示,筛查质控量表8个领域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9.87%,诊断质控量表4个领域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4.30%,本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结论成功构建了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诊断质控量表,且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折半信度及结构效度,可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与诊断的质控评估。  相似文献   
57.
处理效应是指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反应和结果,是干预效果判定的核心内容。为了准确反映处理效应,需要选择适当的观察指标用以测量治疗效应。这就要求选定的观察指标应与处理效应具有本质联系,能够反应治疗效应的真实强度。在观察指标的选择中,需关注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58.
研究设计问题案例:研究目的:评价磁共振检查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T2加权成像(T2WI)对乳腺癌的诊断能力。研究方法:回顾一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的磁共振检查结果,获得两种成像技术的乳腺癌阳性检出情况。研究结果:通过卡方检验对两成像技术的阳性检出率进行差别性检验。结果示,DWI成像的乳腺癌患者阳性检出率高于T2WI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59.
目的总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临床表现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总结本院在2003年4月至5月间收治的126例确诊SARS病人的临床和X线表现,定量分析其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前后的变化.结果 126例患者中男性51人,女性75人,平均年龄(34±12.7)岁.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咳嗽、肌痛、乏力、头痛、咳痰、胸闷憋气及腹泻等.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体温迅速明显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肌痛、头痛等症状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后平均症状评分均明显减轻;咳嗽、咳痰及腹泻等症状在发病几天后开始减轻,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症状继续减轻;胸闷憋气症状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第5天开始减轻并持续好转.胸片肺部阴影从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第1天开始减轻,至第5天差异存在显著性,继续随访3周,阴影持续吸收.结论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明显减轻SARS的肺部病变及临床症状,是SARS急性期治疗中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闫辉  赵杰  刘影  李雪迎  张欣  齐建光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7):2202-2206
背景 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原因,我国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儿童保健人员及家长的正确认知不仅是血脂异常状态早期发现和正确诊疗的基础,而且是形成正确膳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关键,对于实现该类疾病的早期识别与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北京市作为家长的儿童保健人员对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的认知情况及检查意愿,以实现对血脂异常的早期发现和防控。方法 选取2019年4-12月参加北京市婴幼儿科学养育项目的儿童保健人员,纳入家庭中有20岁以下子女的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对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认知情况及检查意愿进行调查,具体内容包括:子女性别、年龄,调查对象对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的认知情况、城乡地域、调查对象及配偶受教育程度、工作地点及职业、一级及二级亲属是否有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对自己子女血脂水平了解情况及是否愿意给子女做血脂检查。将选择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5%者及选择儿童青少年血脂不稳定者作为认知不正确组,选择5%及以上者作为认知正确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 选择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5%者109例(20.4%),在5%及以上者247例(46.2%),选择儿童青少年血脂不稳定者179例(33.5%)。认知不正确组288例,认知正确组247例。两组工作地点、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保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是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认知的影响因素(P=0.042)。了解子女血脂水平的家长共45例,占8.2%;认为血脂检查重要者占90.4%;愿意给子女做血脂检查者523例(95.4%)。结论 超过一半的儿童保健人员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认识不足,其受教育程度是对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认知的影响因素,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不了解子女的血脂水平,但认为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值得重视,并认同对儿童青少年做血脂方面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