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6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以兰州市70对母婴为研究对象,调查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钙、铁、锌、铜水平及体重的相关性。方法:测定孕妇血清和新生儿脐血钙、铁、锌、铜含量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脐血钙、铁、锌均高于母血,并与母血水平呈明显正相关;脐血中钙、铜含量与新生儿体重具有相关性。结论:孕妇钙、铁、锌、铜摄入水平对新生儿发育质量一定程度的影响。为确保母婴健康,应加强对孕妇体内微量元素的监测,合理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72.
针对脂溢性脱发的病因、病机,提出针刺治疗的临床取穴原则及组方规律,并对所选穴位及配伍进行分析,提出同时采用梅花针叩刺治疗的作用及具体操作方法 和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3.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春杰  杨磊 《陕西中医》2012,33(1):30-32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均为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1d为1周期,共4个周期。对照组单用化疗,两组其他对症及支持治疗相同,21d为1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化疗前后血细胞及Karnofsky评分的变化。结果:化疗后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减轻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并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正骨理筋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3例.治疗组采用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配合西药治疗.分别于治疗1~2个月后按照临床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性,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采用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局部封闭配合西药治疗,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平刃针埋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采用平刃针埋线法;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一次性穴位埋线针埋线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4%,治愈率64.71%,对照组总有效率87.88%,治愈率39.39%,经统计学处理(P0.05),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平刃针埋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6.
20世纪50年代,在面对重度关节挛缩、骨不连、骨缺损及成骨不全等传统骨科技术难以治愈或无法治愈的一些疑难疾病时,前苏联学者Ilizarov发明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即采用细钢针穿骨、张力下固定的金属环型外固定器及微侵袭技术矫正畸形和治疗创伤,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2].此后,Ilizarov等对牵伸性组织的发生及起源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最终形成了张力-应力法则[3]和牵拉组织再生的生物学理论,即给生长中的组织缓慢牵伸产生一定张力,可刺激某些组织的再生和活跃生长,其生长方式同胎儿组织一致,均为相同的细胞分裂.应用这一理论及其研制的各种牵伸外固定器在临床已治愈了许多骨科疾病,被誉为骨科治疗学上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77.
患者男,46岁。颌下、颈部、躯干、四肢铜钱样红斑伴瘙痒2月。有冶游史,曾被误诊为"环状肉芽肿"、"银屑病"。查血清RPR1:16阳性,TPHA阳性。诊断:二期梅毒。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注,1次/周,治疗3次后,皮损消退,瘙痒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78.
目的通过检测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eIF4E)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及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术前确定胃癌患者的中医证型,术后胃癌组织标本石蜡块常规保存,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eIF4E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胃癌组织eIF4E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5.3%(29/3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8.8%(20/34)(P〈0.05)。2)eIF4E的表达与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癌组织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及Lauren分型均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态及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5)。3)eIF4E蛋白在胃癌不同中医证型中存在着差异表达,痰瘀毒结〉肝胃不和〉脾胃虚寒,其中痰瘀毒结与脾胃虚寒两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eIF4E可作为胃癌进展和预后较差的指标;eIF4E的表达差异可能为胃癌不同中医证型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小儿增食灵合剂对小儿厌食症幼龄大鼠促胃液素(Gas)水平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采用病因模拟法建立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分别检测幼鼠下丘脑、血浆和胃黏膜中Gas水平。[结果]治疗组可明显增加小儿厌食症幼龄大鼠食欲,提高下丘脑、血浆和胃黏膜Gas水平(P0.05,0.01)。小儿增食灵合剂大、小剂量组间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儿增食灵合剂能明显增加小儿厌食症幼龄大鼠的食欲,促进Gas分泌。  相似文献   
80.
从院内感染、引起院内感染的真菌种类、真菌的实验室诊断、真菌感染的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引起医务工作者对真菌感染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