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69篇
中国医学   17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白血病是一类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到染色体易位、融合基因及融合蛋白的形成、基因拷贝数的改变、癌基因的活化、抑癌基因的失活等。针对不同白血病,从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分类综述国内外抗白血病药物的发展及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12.
人血浆中非那雄胺的HPLC-MS法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非那雄胺的HPLC-MS测定法,以测定志愿者口服非那雄胺片剂后的血药浓度,并对供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血样经0.1 mol·L-1NaOH碱化后用重蒸乙酸乙酯提取,进行HPLC-MS分析,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 (85∶15),内标为甲地孕酮,检测离子为m/z 395(非那雄胺)、m/z 407(内标),裂解电压为120 V。20名健康志愿者交叉口服供试片和参比片,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以判断生物等效性。在1~200 μg·L-1非那雄胺与内标峰面积比值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8 6), 检测限为0.05 μg·L-1,回收率为85.9%~98.7%。以AUC0-24计算的非那雄胺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13)%。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准确、简便。统计学结果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的钙调素抑制剂E6对纯化的原代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P-糖蛋白活性的影响.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纯化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检测P-糖蛋白底物罗丹明123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荧光评估E6对P糖蛋白功能的影响.结果:使用流式细胞仪能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从其它杂细胞中分离纯化,3,10μmol/LE6和50umol/L维拉帕米能显著提高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内罗丹明123的含量(P〈0.01),10μmol/L E6能使罗丹明123的胞内浓度增加接近三倍,而无P-糖蛋白表达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罗丹明123浓度则不受影响.结论:E6能显著抑制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P-糖蛋白活性.  相似文献   
14.
HPLC-ELSD法测定贝母中异甾类生物碱及糖苷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贝母中5种异甾类生物碱——peimissine, imperialine, sinpeinine A, imperialine-3β-glucoside和yibeinoside A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C18柱;流动相:乙腈-水(含0.1%二乙胺);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器:Alltech 50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结果线性范围为peimissine 13.1~288.2 mg·L-1(r2=0.997 5), imperialine-3β-glucoside 7.7~169.4 mg·L-1 (r2=0.999 3), yibeinoside A 7.3~160.6 mg·L-1 (r2=0.999 7), imperialine 16.5~363.0 mg·L-1 (r2=0.999 2), sinpeinine A 8.7~191.4 mg·L-1 (r2=0.994 2)。 5个化合物的精密度和重现性RSD均<5%。结论本方法简便、有效、可行,可用于贝母中5种异甾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西红花酸对压力超负荷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沈祥春  钱之玉 《药学学报》2004,39(3):172-175
目的研究西红花酸对压力超负荷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部分狭窄术致心肌肥厚,采用试剂盒测定Na+-K+ ATPase和Ca2+-Mg2+ ATPase的活力及羟脯氨酸的含量,SDS-PAGE检测MMPs的活力。结果 模型组ATPase活性降低更加明显,羟脯氨酸的含量明显增加,MMPs活力明显增强。西红花酸能显著提高心肌组织的ATPase活力,降低胶原的含量,抑制MMPs的活力。结论西红花酸对压力超负荷所致大鼠心肌肥厚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抑制MMPs的活性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沈祥春  钱之玉  陈琦  王雅娟 《药学学报》2004,39(10):787-791
目的研究西红花酸对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原代培养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1 μmol·L-1 NE损伤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的LDH、心肌细胞ATPase、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MSDH)的活力,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观察西红花酸保护作用。结果模型组细胞培养上清液LDH增加,心肌细胞MSDH和ATPase的活力降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西红花酸明显降低培养上清液LDH增加,提高MSDH和ATPase的活力、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对心肌细胞的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西红花酸对NE所致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和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金钱草抗炎利胆有效部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对金钱草各提取部位进行了抗炎活性筛选,用小鼠及大鼠胆汁分泌实验进行利胆活性筛选。结果:金钱草醇提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明显促进小鼠和大鼠胆汁的分泌。结论:乙酸乙酯提取部分可能是金钱草抗炎利胆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8.
木犀草素对博莱霉素引起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国清  钱之玉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2):1116-1119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的木犀草素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肺组织的肺重量指数、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含量及组织学变化的影响。结果:木犀草素在20,40和80mg·kg~(-1)剂量下连续灌胃给药21d,对模型大鼠的上述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其组织形态也有明显改善,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木犀草素对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局部涂抹木犀草素抑制小鼠干燥性皮肤瘙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木犀草素对小鼠干燥性皮炎的作用进行了评价。方法:用丙酮和乙醚的混合液(1:1)局部敷于ICR小鼠皮肤造成干燥性皮炎模型,造模期间,小鼠皮肤局部应用木犀草素(2,20,100μg/site),5天后观察45min内小鼠的自发瘙瘁行为,检测造模处皮肤的PGE2含量。此外,我们还对木犀草素体外对compound 48/80(50μg/ml)引起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木犀草素能够显著减少干燥性皮炎引起的小鼠的自主瘙痒行为,降低病变皮肤中的PGE2含量,并能有效抑制compound 48/80(50μg/ml)引起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结论:木犀草素能有效减轻小鼠干燥性皮炎的瘙痒症状,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肥大细胞脱颗粒及局部炎症的抑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氮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芍药苷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芍药苷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MTT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细胞存活率,DNA凝胶电泳观察DNA的断裂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500 μmol·L-1 硝普钠(SNP)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下降.预先经过 0.1、1和10 μmol·L-1 等浓度芍药苷处理后, SN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同时明显减弱一氧化氮对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影响.结论:芍药苷可抑制一氧化氮诱导PC1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稳定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