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胸膜横突中间点(MTP)阻滞在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围术期中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11月—202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限期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的患者60例,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32~80(56.9±9.2)岁。60例患者按数...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乳腺癌根治患者术后早期抑郁和焦虑情绪反应和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拟行乳腺癌根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氯胺酮组(Ket组)和对照组(Con组),每组40例。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并置入喉罩机械通气后,Ket组和Con组分别静脉持续泵注50 mL氯胺酮(0.5 mg/kg)和0.9%氯化钠注射溶液,均持续20 min泵完。术后所有患者采用相同的镇痛方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于术前1天以及术后第3天对患者情绪进行评估,同时采用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量表)对患者术后恢复质量进行评估。术后2 d内观察并记录患者的NRS疼痛评分,当NRS评分≥4分时给予补救镇痛,每次静脉给予2 mg羟考酮,并记录为1次补救镇痛。记录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拔管时有无呛咳、苏醒期有无躁动及谵妄的记录在恢复室(PACU)期间的Ramsay镇静评分,幻觉、恶心、复视、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结果与Con组比较,Ket组术后第3天的SDS量表和SAS量表的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抑郁的发生率(Con组比Ket组:37.5%比55%)和焦虑的发生率(Con组比Ket组:45%比57.5%)也有较明显降低;与Con组比较,Ket组术后第3天的QoR-40量表评分升高(P0.05);与Con组比较,Ket组术后2天内补救镇痛比例有较明显降低;两组在恢复室期间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喉罩拔除时间、复苏室内谵妄及躁动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复苏室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复视、恶心、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乳腺癌根治患者静脉给予单次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能降低术后早期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提高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操作镇静镇痛(procedural sedation and analgesia,PSA)在老年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髋关节手术患者100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G组)和神经阻滞复合PSA组(S组)各50例。记录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时间、低血压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患者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睁眼及拔管时间、下床和出院时间;评估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和术后谵妄(POD)情况。结果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平稳,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丙泊酚用量、苯肾用量、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术后POD和POCD发生率明显少于G组(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复合PSA麻醉效果完善,安全性高,在老年髋关节手术术后快速康复中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 观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妇胃窦排空的影响。
方法 选择孕足月初产妇87例,年龄20~40岁,BMI 20~40 kg/m2,ASA Ⅱ 或 Ⅲ 级。根据自愿是否需要分娩镇痛分为两组:镇痛组和对照组,其中镇痛组43例,对照组44例。镇痛组在L2-3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术,置管成功后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镇痛药物配方为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 μg/ml。对照组不使用分娩镇痛。超声检查胃窦排空后给予碳水化合物饮料300 ml,分娩期间产妇不再进食其他食物饮料。记录胃窦排空即刻、饮用碳水化合物后5、30、60、120 min 和宫口开全时的胃窦横截面积(CSA)、单位体重胃容量(GVW)和VAS疼痛评分。记录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胃窦再次排空所需时间。记录分娩期间恶心和中转剖宫产情况。记录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记录产后住院时间。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镇痛组饮用碳水化合物后30、60、120 min和宫口开全时CSA和GVW明显减小(P<0.05),胃窦排空即刻、饮用碳水化合物后5、30、60、120 min和宫口开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胃窦再次排空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恶心发生率、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产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会加快产妇胃窦排空,产程中饮用300 ml的碳水化合物饮品对母婴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6.
刘自由  李倩倩  翟明玉  章敏  谢言虎  杨佳 《安徽医学》2022,43(11):1301-1304
目的 观察薄荷液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择期行甲状腺切除术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试验组手术结束前30分钟使用薄荷液5滴湿润呼吸回路过滤器;对照组:手术结束前30分钟用生理盐水5滴湿润呼吸回路过滤器。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术后24h PONV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补救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术后眩晕、嗜睡、咽喉痛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4h PONV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分级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眩晕、嗜睡、咽喉痛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薄荷液对预防甲状腺手术患者PONV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异氟醚后处理通过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发挥脑缺血后神经保护效应,及其对下游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异氟醚后处理组(ISO组)、TGF-β_1抑制剂组(LY组)和TGF-β_1激动剂组(SR组)。S组仅做分离颈部血管的探查手术;IR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ISO组在MCAO再灌注即刻吸入1.5%异氟醚后处理60 min;LY组和SR组分别在MCAO前30 min经脑立体定位仪侧脑室分别注射抑制剂(LY2157299)和激动剂(SRI-011381),总量为50μl,注射10 min,注射完成后常规行MCAO和异氟醚后处理。TTC染色法及神经行为学评分判断神经损伤程度,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程度,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海马CA1区TGF-β_1的蛋白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TGF-β_1及p-SMAD2/3、p-JNK1/2蛋白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ISO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神经元凋亡明显加重,TGF-β_1、p-SMAD2/3和p-JNK1/2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SO组和SR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神经元凋亡明显减轻,TGF-β_1和p-SMAD2/3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JNK1/2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ISO组比较,LY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神经元凋亡明显加重,TGF-β_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JNK1/2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异氟醚后处理可通过调节TGF-β_1/SMAD信号通路进而抑制p-JNK1/2的表达,发挥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45只,8~10周龄,体重180~2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肾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磷酸肌酸预处理组(PCr组),每组15只。S组仅游离肾蒂并行右肾切除术。IR组和PCr组在S组基础上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模型。PCr组于缺血前30min尾静脉注射磷酸肌酸钠150mg/kg,IR组于同时点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再灌注6h后于同时段经左心室采集动脉血样,血气分析记录PaO_2,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Fluo-3AM染色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肺泡巨噬细胞内Ca~(2+)浓度。取肺组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果,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膜联蛋白V/碘化丙锭(Annexin V/PI)双染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比例。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PCr组PaO2明显降低,MDA浓度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减弱,肺泡巨噬细胞Ca~(2+)浓度明显升高,肺W/D比明显增大,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明显加重,肺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PCr组PaO_2明显升高,MDA浓度明显降低,SOD活性明显增强,肺泡巨噬细胞Ca~(2+)浓度明显降低,肺W/D比明显减小,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肺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磷酸肌酸预处理可有效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诱发的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降低细胞凋亡及钙离子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七氟醚抑制帕金森病(PD)患者切皮时肾上腺素能反应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_(BAR))。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择期行脑深部刺激器植入术患者21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40~64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吸入8%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喉罩置入后调整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_(ET)Sev)至预设水平。采用序贯法测定七氟醚MAC_(BAR)。第1例患者C_(ET)Sev调整至3%,稳定后15 min切开锁骨下皮肤。将切皮前3、1 min HR和MAP的平均值记录为基础值,将切皮后1、3 min HR和MAP的平均值记录为变化值,若HR或MAP升高幅度超过基础值的20%则定义为肾上腺素能反应阳性。若切皮时肾上腺素能反应为阳性,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否则采用低一级浓度,浓度梯度为0.2%。当出现7个"阳性反应-阴性反应"的转折点时停止试验。采用概率回归法计算七氟醚MAC_(BA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肾上腺素能反应阳性的患者MAP变化值明显高于肾上腺素能反应阴性的患者(P0.05)。通过概率回归法算得PD患者切皮时七氟醚MAC_(BAR)为2.11%(95%CI 1.94%~2.27%)。结论七氟醚抑制帕金森病患者切皮时肾上腺素能反应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为2.11%(95%CI 1.94%~2.27%)。  相似文献   
40.
术后慢性疼痛(CPOP)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可长期限制患者术后活动,引起患者焦虑、抑郁,严重影响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并增加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随着手术患者数量增加,CPOP患者也相应增多,对CPOP的关注越来越多。本文从CPOP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