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8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86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11篇
预防医学   22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30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脂代谢紊乱对老年复发性脑梗死致病性的相关性。结论:血脂代谢紊乱是老年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比较甲氯芬酯合用氟西汀与单用氟西汀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48例脑梗死后抑郁的病人分为2组,甲氯芬酯合用氟西汀组(简称合用组)25例[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74±s 7)a],给氟西汀胶囊20 mg,po,qd×6 wk,同时加用甲氯芬酯,用法为d 1~14针剂300 mg,iv,gtt,qd,d 15起改用胶囊200 mg,po,tid,总给药6 wk,氟西汀组23例[男性9例,女性14例,年龄(74±8)a],给氟西汀胶囊20 mg,po,qd×6 wk,应用HAMD及NFD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合用组抑郁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4%,氟西汀组为74%,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合用组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为80%,氟西汀组为65%,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甲氯芬酯合用氟西汀治疗脑梗死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改善的疗效与单用氟西汀近似。  相似文献   
103.
紫杉醇静脉输注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跃年  陈颖  孙朝荣  张健  胡松浩 《中国药房》2006,17(12):946-947
紫杉醇问世于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其在治疗卵巢癌、乳腺癌和肺癌中有较好疗效,是目前抗癌活性较强的化疗药。其抗癌机制是通过刺激微管的聚合,促进微管双聚体装配成微管,使微管超稳定,最终使细胞增殖停止在有丝分裂期的G2/M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确切疗效,已成为迄今发现的最具有应用价值的抗癌药之一。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一种急性心肌梗塞体外超声助溶仪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作为急性心肌梗塞的辅助治疗手段,使用一定频率超声波在体外作用于心脏部位,加速溶栓药物向血栓渗透,提高药物的效果,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CD4细胞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目标区域的分割,分析了形态、光密度、色彩、纹理四个方面的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构建了BP网络分类器,较好的实现了CD4细胞的识别.  相似文献   
106.
许滢  胡秀枋 《医疗装备》2005,18(1):23-25
面临医院网络数据库的高速发展 ,开发小组用VB6 0开发出一个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应用程序 ,以满足医院高效、准确的应用要求。其中 ,清晰的开发思路和高超的编程技巧 ,使这种医院网络数据库方面的应用程序深受医保局、医疗单位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肌肉张力的定量测定方法。研究装置通过分别测定活动触头位移量、肌肉反弹力、施加给肌肉的力来计算人体皮肤某一点处肌肉及周围组织的硬度值来间接测定人体肌肉张力,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数据,提高了临床研究的准确度、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8.
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所致糖代谢紊乱性疾病,也是老年人一种慢性病,老年人发病较多。Ⅰ型糖尿病较少见,且诊断不难,Ⅱ型即非胰岛素依赖型,临床多见。由于Ⅱ型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或者无症状,病人很少主动或及时就医,甚至以并发症为首诊才发现是糖尿病。有时在建立诊断初就已存在一种或多种并发症。 我院1993~1994年12月发现老年糖尿病114  相似文献   
109.
大鼠胰岛与生长因子共微囊提高囊内胰岛存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微胶囊胰岛皮下移植治疗化学性糖尿病小鼠和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与大鼠胰岛共微囊对提高囊内胰岛存活率的作用.方法 选取C57BL/6雄性小鼠皮下预血管化糖尿病模型25只,行微胶囊大鼠胰岛皮下移植.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①A组:GF与大鼠胰岛共微囊移植组;②B组:微胶囊大鼠胰岛移植组;③C组:GF微囊移植组;④D组:大鼠胰岛移植组;⑤E组:空囊移植组.观察受体小鼠的血糖和体重变化,移植后8周比较微胶囊内胰岛存活数.结果 移植后1周至移植后3周A组与B组间血糖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移植后4周至移植后8周A组与B组间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后1周至移植后4周B组与C组间血糖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C组血糖异常升高,移植4周后小鼠陆续死亡.D组和E组移植无效.A组和B组间各实验点小鼠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小鼠体重成模时下降,移植2周后开始上升.A组和B组胰岛存活数有非常显著差异(F=36.84,P<0.01).结论 GF与大鼠胰岛共微胶囊移植,GF可促进胰岛的细胞增殖和再生,显著提高囊内胰岛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0.
简要介绍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原理和荧光定量PCR中常用的荧光检测方法.着重讨论了FRET应用于PCR光检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