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6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219篇
耳鼻咽喉   527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316篇
口腔科学   114篇
临床医学   460篇
内科学   195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134篇
综合类   823篇
预防医学   732篇
眼科学   1575篇
药学   697篇
中国医学   370篇
肿瘤学   19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372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84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433篇
  2005年   400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389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5-羟色胺(5-HT)参与舌和面口部精细运动的调节。5-HT对舌下神经运动神经元功能的调控表现为兴奋性作用。本文首先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在光镜下观察了大鼠舌下神经核内5-HT免疫阳性纤维的形态和分布特征。又进一步采用荧光逆行追踪结合固定脑片细胞内LuciferYellow染色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了伸舌肌(颏舌肌、颏舌骨肌)和缩舌肌(茎突舌肌)运动神经元与5-HT免疫阳性纤维及其终末的解剖学关系。结果证明:舌下神经核有较丰富的5-HT阳性纤维,以尾侧段的背侧部和吻侧段的腹侧部较为密集;根据纤维及其膨体的形态特征,本文将此阳性纤维分为三种类型。5-HT免疫阳性膨体样纤维及其终末与舌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树突分枝和轴丘及轴突起始段形成紧密接触;这些接触多呈不均匀的簇状(由2~7个紧密接触点组成)分布。定量分析发现:在额舌肌神经元和茎突舌肌神经元,除少量分布在胞体(密度为3.4~6.7/1000μm2)外,主要分布在近段和中段树突分权处附近;但是在颏舌骨肌神经元则集中分布在跑体(密度为10.8~17.6/1000μm2)和近侧树突上。以上所见提示:5-HT对舌下神经核整体行为的调节在不同功能的亚核可能有所选择;5-HT调制舌下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方式可  相似文献   
52.
先天性板层白内障X性连锁显性遗传一家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证者(Ⅳ8) 女,3岁,因“双眼视力差1年”于2003年12月就诊,患儿系第1胎足月顺产,其母妊娠期间无发热,皮疹等疾病史,双眼视力检查不合作,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双眼均为先天性板层白内障,对称,无眼球震颤,双眼B超未发现异常,双眼A超显示:右眼角膜曲率K1,K2分别为7.85mm和7.27mm,眼轴22.60mm,左眼角膜曲率K1,K2分别为7.91mm和6.82mm,  相似文献   
53.
雪旺氏细胞的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雪旺氏细胞是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当周围神经受损时,反应性地分裂增殖,形成Bungner带,为轴突再生提供通道;同时雪旺氏细胞分泌数种神经营养因子,防止受损神经经元死亡,促进轴突再生;雪旺氏细胞还分泌细胞外基质成分和细胞粘附分子等,为轴突体供良好的再生环境,支持和引导再生的轴突重新支配靶组织。将体外培养的雪旺氏细胞进行移植,不仅能促进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再生,而且能修复脱髓鞘损伤。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转基因小鼠高表达的FasL对Sertoli细胞在睾丸局部感染时的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溶脲脲原体 (UU)分别注入FasL转基因及野生型小鼠膀胱 ,模拟上行性感染的途径。分别在感染后 1、2和 3wk处死小鼠 ,分离睾丸组织观察其病理变化 ,并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比较UU感染前后 ,Ser toli细胞上FasL和TGF β、IL 1α、IL 6的表达及分泌格局的差异。从野生型小鼠睾丸组织中分离高纯度的Sertoli细胞 ,与未感染UU的对照组相比 ,观察UU感染后FasL Sertoli细胞介导Fas Jurkat细胞的凋亡能力的变化。结果 :UU感染组的转基因小鼠 ,睾丸组织发生的病理改变比野生型更为明显 ;两种小鼠感染后Sertoli细胞分泌的调节因子变化格局不同 ;感染后Sertoli细胞对Jurkat细胞的杀伤能力增强。结论 :在抗感染免疫中 ,转基因表达的FasL可影响Sertoli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格局 ,进而影响睾丸局部的免疫平衡。过高表达的FasL对机体的抗感染应答并非一定有利。  相似文献   
55.
以大鼠和树作为研究材料,在脑桥下缘切断一侧锥体束,用HRP逆行标记和计算机三维重构观察锥体束神经元在皮层的分布,以及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锥体束神经元和GABA能神经元的关系。逆行标记的锥体来神经元主要分布于皮层的运动区和体感区,在枕区、扣带区、颞区和屏状皮层中都有少量分布。树锥体束神经元的总数是大鼠的1.5倍,用计算机重构显示HRP标记的锥体束神经元在脑内吻尾方向上的分布跨度比大鼠小,故其分布范围较大鼠集中,密度较高,且其中大细胞也较多.树的锥体来神经元长径在15μm以上者占74.0%;大鼠则占62.9%。在电镜下观察这些锥体束神经元的胞体上全分布着对称型的突触,其中既有GABA能,也有非GA-BA能者。不同胞体上接受GABA能和非GABA能突触的比例不同,一种较大的胞体上GABA与non-GABA阳性终末相比,前者数量大(13:3)而较小的胞体上则相反,两者的数量相比,为7:18。大鼠和树的锥体束神经元胞体的单位周长上接受的突触数目也不同,树锥体束神经元胞体的10μm单位周长上分布有4.4个突触。大鼠则为3.4个。随着动物进化锥体束神经元接受突触的数目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6.
科学生涯六十载,丝毫不敢有懈怠,学贯中西集百家,立意高远奠基石。严寒烈日何所惧,风沙漫天更不怕,德高望重众人仰,《“仙人掌”精神》放光芒。孜孜不倦勤耕耘,满头乌发霜染尽。事业生命融一体,心灵不老永远年轻。心灵不老永远年轻──贺张香桐先生九十华诞@洪慕祁$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200031  相似文献   
57.
反复注射单抗可产生抗抗体,本文探讨了鼠型单抗Hepama-I 经不同注射途径(肝动脉iHA、门静脉iPV、外周静脉iv)、联用化疗药(5-Fu+ADM+MMC+DDP 简称FAMD)、标记上核素及加用CsA 对兔抗鼠抗体(RAMA)形成的影响及与单抗廓清的关系。结果:iHH、ipv 可减少RAMA,~(131)碘使RAMA产生时间延迟且含量减低;CsA 可部分抑制RAMA 产生;FAMD 与单抗合用可降低抗抗体含量;RAMA 可加速单抗廓清。提示:CsA 是一种理想的抑制抗抗体药物,更为实用的是以核素标记单抗,同时应用化疗药,经肝动脉注入。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岩内段形态位置变化的规律及其与毗邻结构的关系.方法:对66侧正常成人颅底高分辨率CT连续图像进行分析,测量颞骨气房体积,建立定位颈内动脉岩内段及其毗邻结构的参照系,对其位置和形态进行测量,运用偏相关分析方法求出它们形态位置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男性,颈内动脉垂直段更偏外侧,其水平段长度也大于女性.颞骨气化好,则颈内动脉垂直段更偏后移.颈内动脉垂直段与颈静脉球的位置变化表现为同步.垂直段的内外移位相应地使水平段与中线的夹角发生变化.颈内动脉水平段的方位与蜗轴方向相关,蜗轴偏离中线的角度越小,则颈内动脉水平段偏离中线的角度越大,反之亦然.结论:影响颈内动脉岩内段形态位置变化的因素是复杂和多重的,包括性别因素、颅底发育状态、颞骨气化程度以及毗邻结构发育状态均可能是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9.
向培养液中加入15mmol/L的β-AP1-40,48h后,发现原代培养的海马细胞内Ca2+的浓度明显增高,对照组为23.9±3.6(n=51)而β-AP组为36.5±15.8(n=30),两组比较P<0.001,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别。对照组的乳酸脱氢酶没有明显变化,而β-AP组在加β-AP1-4048h后乳酸脱氢酶明显增加,从52iu/L增加到105iu/L,实增加了101%。实验结果表明,β-AP1-40对培养的神经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但没有发现形态学的变化和对细胞的特异性。如在培养液中加β-AP1-40的同时再加25mg/ml的神经节苷脂(GAs)可明显减弱β-AP1-40引发的胞内Ca2+浓度和培养液中LDH浓度的升高。β-AP+GAs组胞内Ca2+浓度为27.7±5.58,与β-AP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β-AP组海马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的浓度增高为101%,而β-AP-GAs组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的浓度增高仅为67%。在NG108-15细胞上也获得了相同的结果。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虽有与GAs类似的作用,但较弱。这些实验结果指出,神经节苷脂和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均能拮抗β-AP1-40的毒性作用,从而对细胞可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建立裸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从转移成功率、转移瘤的大小等方面评价扶正抑癌方的疗效,并从MMP-2、VEGF、CEA的表达水平以及CD44v6的转录水平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将40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中药组、防治组、联合组、化疗组,以1×109cells/L浓度的LoVo细胞悬液0.2 mL接种于裸鼠脾脏,建立大肠癌肝转移模型.后四组分别予扶正抑癌方治疗、扶正抑癌方防治、扶正抑癌方+5-Fu治疗、5-Fu治疗,观察扶正抑癌方的疗效.观察各组转移成功率和转移瘤大小;免疫组化检测肝转移瘤中的MMP-2和VEGF含量;原位杂交检测肝转移瘤中CD44v6的转录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CEA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