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流产(MA)是早孕期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主要药物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二者联合使用,可使早孕期孕妇完全终止妊娠率达到90%。但是,MA导致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长、量多,甚至阴道大流血,而需采取急诊刮宫术治疗等,尚未被彻底解决。如何安全、有效终止早孕期妊娠,保护女性生殖健康是目前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重点。美国妇产科医师学学会(ACOG)发布的《2020 ACOG实践简报:孕龄≤70 d药物流产(No.225)》对早孕期孕妇终止妊娠,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笔者拟就该简报对MA用于孕龄≤70 d孕妇的临床效果评估,MA用药方案、禁忌证、适应证,MA前咨询和检查,MA疼痛管理,MA后观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随访管理、避孕措施9个方面基于循证医学推荐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摘要】 例1男,16岁,面部、颈部及双腋下见密集褐色毛囊角化性丘疹,部分融合成斑块,局部可见疣状增生;母亲与其有相似的病史及临床表现。例2男,21岁,头面部、颈部、躯干、双腋下及臀部见弥漫性毛囊角化性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局部可见疣状增生;家族成员均无类似症状。例2颈部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伴灶状角化不全,棘层部分区域棘刺松解并有腔隙形成,可见绒毛、圆体和谷粒细胞,真皮浅层炎症细胞浸润。2例患者及其父母基因检测:例1及母亲ATP2A2基因存在第15外显子c.2300A>G错义突变;例2第15外显子与第15内含子交界处存在c.2097+5G>A 剪切区域突变。2例患者其他家族成员未见上述突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M1段重度狭窄"亚满意"成形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采用Enterprise支架治疗的20例MCA M1段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脑血管旋转造影数据建立数值模型,应用血流动力学系列软件计算手术前、后及计算机模拟狭窄部位完全修复后狭窄局部、狭窄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和管腔内总压力。术后复查DSA判断血管狭窄程度,以残余狭窄率<30%(定义为"亚满意")为手术成功。结果20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MCA狭窄率较术前明显降低[分别为(29.9±13.2)%、(86.6±10.0)%,t=15.31,P<0.05]。20例患者术后MCA狭窄部位和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均较术前降低[狭窄部:(25.1±4.6)Pa、(49.0±13.2)Pa,穿支根部:(1.1±0.2)Pa、(3.5±0.4)Pa,均P<0.05],而狭窄近端和远端正常血管的壁剪切力均较术前增高[近端:(7.2±3.8)Pa、(3.6±2.6)Pa,远端:(12.6±5.8)Pa、(4.9±2.6)Pa,均P<0.05]。术后狭窄部位和近端正常血管壁面的总压力均较术前降低[狭窄部位:(276.5±86.3)Pa、(992.6±15.7)Pa,狭窄近端:(605.4±27.8)Pa、(992.6±15.7)Pa,均P<0.05],而穿支根部和狭窄远端正常血管的总压力均较术前增高[穿支根部:(58.2±5.6)Pa、(2.7±0.3)Pa,狭窄远端:(101.0±43.4)Pa、(10.3±4.3)Pa,均P<0.05]。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狭窄部位管腔恢复至同两端血管完全一致时,狭窄部位、狭窄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总压力与术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CA M1段重度狭窄"亚满意"成形术后狭窄局部、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较术前发生明显改变,且达到较理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配偶参与式正念认知行为训练对阴道感染患者病情控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1日~2019年3月31日收治的64例阴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配偶参与式正念认知行为训练;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采用Nugent评分量表)、正念认知水平[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自我感受负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自我效能感评分[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婚姻质量(采用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患者及配偶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训练后Nugent评分、SPBS评分、MCMQ中屈服和回避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训练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训练后MAAS评分、GSES评分、MCMQ中面对维度评分、Olson婚姻质量评分、患者及配偶护理满意度均高于训练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配偶参与式正念认知行为训练,能减轻阴道感染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正念认知水平,促进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增强自我效能感,降低自我负担,提升婚姻质量,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郇稳史  丽璞 《肝脏》2020,(2):155-157
目的通过对SS合并PBC患者中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的检测,分析其临床特征,并探明Th17、Treg细胞对SS合并PBC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SS合并PBC患者22例,SS患者48例,选取健康志愿者68名。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肝功能指标、Th17、Treg和TH17/Treg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SS合并PBC组出现黄疸、皮肤瘙痒、腹水、消化道出血、口干、食管静脉曲张、发热及眼部干涩等主要临床表现为20例(90.9%,20/22),高于对照组37例(77.1%,37/48),(P<0.05)。而体质量减轻的患者SS组(46例,95.8%)明显多于SS合并PBC组(17例,77.3%),(P<0.05)。SS合并PBC组患者ALT、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胺酶(γ-GT)和TBil均高于SS组和健康组(P<0.05)。SS合并PBC组患者Th17细胞百分比为[16.6(10.1,22.5)%],明显高于SS组[9.4(7.0,13.0)%,P<0.05]及健康组[4.9(4.3,9.8)%,P<0.05];SS合并PBC组Th17/Treg细胞比值[0.52(0.42,0.62)]均明显高于SS组[0.25(0.14,0.37),P<0.05]及健康组[0.22(0.13,0.26),P<0.05]。结论SS合并PBC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水平及其比值明显失衡,提示Th17细胞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致病过程。此外,Th17/Treg比值与某些肝功能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液氮冷冻联合Nd:YAG激光照射对兔耳静脉的作用,评估该方法治疗静脉畸形的可行性。方法:将65只白兔随机分为4组。A、B、C为实验组,每组20只;D组为空白对照组,5只。以兔耳背中央静脉为实验模型,A组行液氮冷冻及Nd:YAG激光照射,B组行液氮冷冻,C组行Nd:YAG激光照射,D组不做处理。分别于实验处置后1、3、7、14、21 d对兔耳背中央静脉进行大体、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A组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管壁平滑肌及构架结构均有明显损伤破坏,管腔内血栓形成,最终静脉闭锁。B、C组虽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栓形成,但随后血栓逐渐溶解,血管修复。结论:冷冻联合激光照射对兔耳静脉有较强的损伤作用,具有治疗静脉畸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平行重叠吻合法在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行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3例,女55例;中位年龄为64岁,年龄范围为30~76岁。138例患者术前右半结肠肿瘤均经肠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所有患者按日本大肠癌协会第9版《大肠癌规约》进行淋巴结清扫,严格遵循无瘤原则行右半结肠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和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9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138例患者均行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采用平行重叠吻合法,无1例中转开腹。138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1.0±54.0)min,平行重叠吻合时间为(20.1±2.0)min,术中出血量为(60±21)mL。(2)术后情况:138例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5±0.4)d,术后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为(4.0±1.3)d,手术辅助切口长度为(3.0±0.2)c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2%(5/138)。5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1例肠梗阻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吻合口漏,经胃肠减压、局部通畅引流、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腹腔积液伴感染行CT引导下置管引流后痊愈;1例切口感染给予控制感染,加强换药,局部冲洗引流后痊愈;1例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138例患者术后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9±8)枚,术后住院时间为(7.2±4.1)d,治疗费用为(4.8±1.4)万元。138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示结肠腺癌,其中低分化腺癌27例,中分化腺癌92例,高分化腺癌10例,黏液腺癌9例。(3)随访情况:138例患者中,13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3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死亡(1例术后16个月发现多发肝转移,术后21个月死亡;1例术后20个月发现多发肝转移,术后24个月死亡),8例出现肿瘤远处转移,其中肝转移5例,肺转移1例,腹腔转移2例,死亡及转移患者的术后病理学分期均为Ⅲ期。其余123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结论平行重叠吻合法应用于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T1加权序列可变反转角度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 T1-SPACE)结合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TOF MRA)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因颅内动脉瘤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患者,均为宽颈动脉瘤。术后6~10个月所有患者均行3D-TOF MRA、3D T1-SPACE序列MR扫描和DSA检查。分别使用3D-TOF MRA和DSA以Raymond分级法评价瘤腔栓塞情况,使用3D-TOF MRA和3D T1-SPACE序列以4分法评价载瘤动脉支架内管腔显示情况。采用配对设计的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动脉瘤栓塞程度分级和支架内管腔显示情况。以DSA为金标准,计算3D-TOF MRA评估动脉瘤残留的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术后6~10个月随访,对于动脉瘤闭塞情况,DSA造影显示Raymond 1级23例,2级1例,3级1例;3D-TOF MRA 1级21例,2级3例,3级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57,P=0.577),其中有4例患者两种评估方法结果不一致。对于载瘤动脉支架内管腔情况的显示,3D-TOF MRA评分3分14例,2分8例,1分3例;3D T1-SPACE序列25例均为4分,3D T1-SPACE优于3D-TOF MRA(Z=-4.484,P<0.001)。以DSA为金标准,3D-TOF MRA结合原图像评估动脉瘤栓塞情况的特异度为86.9%(20/23),准确率为84.0%(21/25)。结论3.0 T MR 3D T1-SPACE序列可清晰显示支架内管腔,能准确判断支架内血管的通畅情况,3D-TOF MRA可充分评估动脉瘤瘤腔有无残留。将上述两种MRI血管成像技术相结合,可用于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的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视频反馈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消化内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消化内科实习护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法,观察组给予视频反馈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质量、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评价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护理评估、身体检查、操作技能、健康教育、临床判断、组织效能及人文关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能力总分、动手实践、综合能力及团队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反馈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提高消化内科实习护生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新护士自我效能感、问题解决能力与离职意愿现状,分析三者的路径关系。[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38名参与规范化培训的新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问题解决能力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我效能感和积极型问题解决能力与新护士离职意愿呈负相关(r=-0.588,P<0.01;r=-0.668,P<0.01),积极型问题解决能力在新护士自我效能感和离职意愿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9.4%。[结论]护理管理者在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时,应重视其积极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提升新护士自我效能感,减少离职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