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合三维乳腺数字化断层摄影(DBT)钙化分数对于钙化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18例行乳腺DWI检查和DBT检查的患者,DBT检查发现有钙化征象,其中乳腺癌患者51例,病理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原位癌、髓样癌、浸润性小叶癌、黏液腺癌;乳腺良性病变67例,病理类型包括:纤维腺瘤、腺病、导管内乳头状瘤。对所有患者DBT图像的钙化征象进行钙化评分并且测量相应病变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析ADC值、钙化分数及二者联合在乳腺含钙化病变的诊断效能。  结果  乳腺癌组ADC值低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钙化分数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DC值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钙化分数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值为0.855,采用Delong检验得出两种方法对诊断乳腺含钙化病变的良恶性诊断效能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两种方法(钙化分数+ADC值)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种方法相结合的AUC值为0.903,具有很高的诊断效能。将ROC曲线(钙化分数、ADC值、两种方法结合的预测概率)经两两Delong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结合的ROC与单一RO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22)。  结论  DWI与DBT钙化分数对于钙化征象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无差别,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单一方法,为乳腺含钙化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膦酸盐治疗时每日补充800~1200 IU维生素D是否可以获得理想的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方法将112例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根据补充维生素D的剂量分为800 IU组和1200 IU组,在双膦酸盐治疗前和16周时检测血清25OHD,比较治疗前后25OHD的变化和获得理想25OHD水平的患者例数。结果 112例患者治疗前25OHD 24.26±7.98 ng/ml,治疗16周时25OHD 32.04±8.12 ng/ml。补充维生素D 800 IU组治疗后25OHD提高5.08±8.35 ng/ml,25OHD≥30 ng/ml患者为55.56%,25OHD≥33 ng/ml为38.89%;补充维生素D 1200 IU组治疗后25OHD提高10.29±8.20 ng/ml,25OHD≥30 ng/ml患者为60.34%,25OHD≥33 ng/ml为46.55%。结论双膦酸盐治疗时每日补充维生素D800~1200 IU可以显著提高25OHD水平,但仍然约有50%的患者不能达到理想的血清25OHD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血管移植物(ENDURANT及EXCLUDER)腔内修复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疗效,探讨早中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对2010年以来收治的42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采用ENDURANT及EXCLUDER行腔内修复治疗、跟踪随访,观察其早、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早期并发症主要有内漏、移植物反应、脑梗、移植物感染等;中期随访见瘤体最大直径较术前缩小(P〈0.05),瘤颈长度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明显减少术后内漏及移植物移位等相关并发症。内漏仍是腔内修复术后主要并发症,可通过球囊扩张或附加覆膜支架等措施解决。  相似文献   
4.
目的:做骨密度检测时,应用椎体骨折评估软件发现椎体骨折,提高椎体骨折诊断率。方法连续对217例≥50岁绝经后女性做股骨近端骨密度检测时,行胸腰椎侧位扫描,应用椎体骨折评估软件发现椎体骨折。根据骨密度T值分为T>-2.5组和T≤-2.5组,年龄分为50~59岁组、60~69岁组和≥70岁组,绝经年限分为0~9年组、10~19年组和≥20年组,分析骨密度、年龄和绝经年限对椎体骨折率的影响,为了了解VFA对椎体骨折的评估的一致性,由同一位研究人员间隔2个月后再次对影像进行评估,采用Kappp统计方法行重复性检验。结果骨密度T>-2.5患者椎体骨折率为21.6%,T≤-2.5患者椎体骨折率34.8%;各年龄组椎体骨折率:50-59岁为12.5%,60-69岁为25.6%,≥70岁为44.8%;绝经年限长的女性椎体骨折率显著升高。重复性检验提示一致性强度极强。结论对绝经后女性做骨密度检测时,同时进行椎体骨折评估有利于提高椎体骨折和骨质疏松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MR-PROSET序列观察腰骶神经根(节)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磁共振选择性水激励脂肪抑制技术(MR-PROSET)在显示腰骶神经(节)中的价值。方法采用3DPROSET序列扫描健康受试者30例,所得原始图像行3DMIP后处理,结合原始图像及MIP图像观察腰骶神经根(节)的形态和走行,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结果PROSET序列图像能清晰显示L1~S1水平的神经根鞘、神经节以及L3~S1水平的节外段神经;L1~2水平的节外段显示稍差。L1~L5水平的神经根鞘长度逐渐增加,而S1水平的神经根鞘长度较L5水平稍短。L1~S1水平的神经根鞘直径、神经节长径、宽径以及面积均自上而下逐渐增加;神经根鞘倾斜角则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结论MR-PROSET序列能清晰显示腰骶神经根(节)的解剖形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介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LAN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该院首次接受治疗的LANC患者〔T3T4和(或)N2N3〕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行动脉灌注介导化疗联合后期同步放化疗,对照组行经静脉诱导化疗联合放疗,诱导化疗方案同试验组,静脉给药。分别于诱导化疗前、化疗1、2个周期后抽取两组患者外周血,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全程放化疗后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全程放化疗后12 w,试验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3.255,P=0.000)。2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6,P=0.529)。3诱导化疗前,两组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均相似(P0.05);化疗第1个周期后,两组T细胞亚群较治疗前有所减低,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两组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组CD4+,CD8+,CD4+/CD8+比值下降程度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脉灌注介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LANC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明显,与静脉化疗相比,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进一步加大病例数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年龄和维生素D状态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握力的影响。方法对123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血清25(OH)D检测和手握力测量,25(OH)D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手握力测量使用手持式Jamar测力计,取优势侧握力最大值作为分析数据。观察患者年龄与最大握力的相关性和患者年龄与血清25(OH)D的相关性,研究血清25(OH)D与最大握力的相关性。结果年龄44~91岁,平均(65.55±10.66)岁。最大握力6~34 kg,平均(22.24±6.05)kg,年龄与最大握力呈显著负相关;25(OH)D为6.32~52.23 ng/ml,平均(24.35±8.23)ng/ml,年龄与血清25(OH)D呈显著负相关,25(OH)D与最大握力无显著相关性,当25(OH)D≤10 ng/ml时,最大握力显著降低。结论在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中,年龄是导致握力和25(OH)D水平下降的重要因素,维生素D缺乏时可致握力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握力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绝经后女性进行握力测量和骨密度测定,观察≤60岁组、61~70岁组和70岁组的握力和骨密度变化,应用单因素Person相关性分析和散点图研究握力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最大握力:≤60岁组25.86±4.77 kg,61~70岁组23.37±4.64 kg,70岁组16.63±5.40 kg。骨密度测定提示:65例股骨颈T值≤-2.5;90例腰椎T值≤-2.5。最大握力与骨密度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握力与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呈非常显著正相关。结论绝经后女性握力越大,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及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评价.方法 78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联合组行序贯TACE→RFA+PEI→TACE治疗.对照组仅行TACE治疗2~5次.治疗1个月后全部病例复查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CT,观察患者肿瘤缩小程度、甲胎蛋白水平变化和随访1、2年生存率.结果 联合组甲胎蛋白转阴率,肿瘤缩小率及1、2年生存率分别为81.3%、87.2%、97.4%、7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64.1%、79.5%、53.8%(P值均<0.05).结论 TACE联合RFA及PEI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疗效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将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疗(IAC)组和静脉诱导化疗联合放疗(IVC)组。治疗后4周, IAC 组与 IVC 组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94.0%、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2周,IAC 组与 IVC组的 CR 率分别为98.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均未发现远处转移病例。两组之间3、4级急性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因此动脉灌注诱导化疗联合后期同步放化疗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