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43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58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熥敷颈腰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热可贴外敷,治疗组给予熥敷颈腰痛贴外敷。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ODI指数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90.0%,治疗组有效率为95.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熥敷颈腰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  相似文献   
2.
辅助性T17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对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机体的免疫稳态。Th17/Treg细胞失衡影响免疫稳态的细胞因子而导致的免疫紊乱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研究Th17/Treg细胞失衡状态及其产生的相关因子是开展类风湿关节炎病理机制及防治药物的相关药理研究的途径之一。近年来,以中药调控Th17/Treg细胞失衡来防治类风湿关节炎研究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该文通过总结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调控类风湿关节炎Th17/Treg细胞失衡及其相关因子的研究成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研究、中药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肾间质纤维化(RIF)是由多种病因导致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结合中医“络病学说”“癥瘕理论”与现代医学肾脏病理特征,“肾虚络瘀,肾络癥瘕”是RIF的主要病机,正气亏虚,累及肾气,肾虚气化不利,痰热瘀毒等实邪阻滞肾络,相互胶结,形成癥瘕,积聚于肾络导致了RIF。自噬是细胞体内将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变性的蛋白质等代谢产物进行降解与重吸收的过程,自噬参与了RIF发生的诸多环节,与RIF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将自噬与中医学结合研究发现,机体内生痰热瘀毒等实邪的代谢与自噬降解和重吸收功能相关,自噬在一定程度上是消除痰热瘀毒等实邪的方式,正气不足,累及肾气,肾虚气化不利,自噬功能不足,会引起痰热瘀毒等实邪累积,瘀阻肾络则易形成肾络癥瘕造成RIF,肾虚络瘀是自噬不足的基础,肾络癥瘕是自噬不足的微观病理表现,自噬不足与肾络癥瘕形成具有相同的病机演变,该文就RIF“肾虚络瘀,肾络癥瘕”病机,结合RIF-自噬病理机制,深入探讨“肾虚络瘀-自噬不足-肾络癥瘕”在RIF的相关性,全面诠释“肾虚络瘀,肾络癥瘕”病机的科学内涵,以期从中医理论阐述自噬在RIF中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为RIF的治疗及其机制研究提供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盐酸洛哌丁胺灌胃法建立STC大鼠模型,设定正常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益气活血通便方低、中、高剂量组(3.51、7.02、14.04 g·kg-1)给药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体征变化、计算粪便含水率及肠道推进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结肠组织黏膜炎症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AQP)3、AQP4、AQP8和c-Kit蛋白灰度值,通过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结果:经过益气活血通便方给药治疗10 d后,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通便方不同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大鼠的粪便含水率和肠道推进率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通便方中、高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大鼠结肠无明显黏膜炎症改变,杯状细胞排列较规整无断裂、数量较多。益气活血通便方中、高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血清中SP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VIP明显降低(P&...  相似文献   
5.
槐花的花及花蕾显微定量与含量测定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显微定量在中药及中成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用显微定量法和有效成分的含量两方面对槐花、槐米每毫克特征物和芦丁含量比较。结果 槐花、槐米显微特征物具有显著差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 槐花、槐米的差异是由采收时间、用药部位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改善类风湿关节炎(RA) 模型大鼠关节肿胀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 法:从75 只雌性SPF 级Wistar 大鼠中随机选取60 只,建立RA 大鼠模型,剩余15 只纳入空白组。将造模成 功的60 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桃红四物汤低、中、高(6.53、13.06、26.13 g/kg) 剂量组,每组15 只。连 续给药4 周。采用关节炎指数(AI) 评分法评定各组大鼠右肢的肿胀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 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3(TIMP-3) 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 组大鼠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关节滑膜中Toll 样受体4(TLR4)、核转录 因子-κB(NF-κB) 蛋白含量。结果: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I 评分、血清MMP-8 含量及关节 滑膜TLR4、NF-κB 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TIMP-3 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桃 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AI 评分、血清MMP-8 含量及关节滑膜TLR4、NF-κB 蛋白含量降低(P< 0.05),血清TIMP-3 含量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滑膜 细胞增生;干预后,桃红四物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桃红四物 汤能有效缓解RA 大鼠关节肿胀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其机制与下调TLR4/NF-κB 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降低 MMP-8 含量和提高TIMP-3 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CS)是脊柱常见、多发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且呈年轻化发展的趋势。CS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旋提手法治疗CS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的特点。通过对筋骨理论以及旋提手法的深入挖掘,探讨在筋骨理论指导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旋提手法治疗CS的作用机制,为手法治疗CS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临床试验结合网络药理学探析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①将60例肾阴虚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口服维生素D和钙剂的同时,治疗组口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口服雷洛昔芬,治疗6个月后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腰椎(L1~4)、右侧股骨颈骨密度值、血清骨钙素(OCN)及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水平。②依据TCMSP数据库筛选出六味地黄丸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 3个数据库获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关靶点,将活性成分靶点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关靶点取交集所得靶点即为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靶点。采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以及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PPI网络分析,运用Metascape数据分析平台进行GO生物过程富集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可提升骨密度,反映骨形成指标的OCN值明显升高,骨吸收指标的TRAP-5b值则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显示六味地黄丸作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活性成分有36个,位居前三位的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儿茶素,主要靶点为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抑瘤素M(OSM)、白介素6(IL-6)。GO富集分析显示,生物过程主要涉及到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等;细胞组成主要包括蛋白激酶复合物、质膜蛋白复合物等;分子功能主要包括转录因子结合、核受体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获取相关信号通路为JAk-STAT、Wnt及NF-κB信号通路。结论 六味地黄丸可显著增加骨密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而其作用机制在于应用槲皮素、山奈酚、儿茶素等活性成分,以IRF1、OSM及IL-6为主要靶点,通过JAk-STAT、Wnt及NF-κB等信号通路发挥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现代临床中常见的骨科疾病,其归属于中医学之"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学在POP的治疗中应用愈加广泛,且疗效显著,已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但遗憾的是,其缺乏现代研究理论依据的支撑。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OPG/RANK/RANKL信号通路的发现对中医学治疗此病具有重要意义。故笔者将从中医"虚"理论出发,并以中医学脏腑辨证理论为基础,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OPG/RANK/RANKL信号通路,揭示中医治疗POP的OPG/RANK/RANKL信号通路表达机制,以期为中医学治疗POP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紫癜及紫癜性肾炎患儿实施甲基强的松结合小剂量丙种蛋白静脉注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实施治疗的紫癜及紫癜性肾炎患者中的60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小剂量病种蛋白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甲基强的松结合小剂量丙种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BAFF、PAIg G、PAIg M、PAIg A以及血尿素氮、血肌酐及尿蛋白含量明显显著,差异明显(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内生肌酐清除率、PLT计数及血红蛋白明显偏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结合小剂量丙种蛋白静脉注射治疗紫癜及紫癜性肾炎患儿,能够对患者紫癜相关指标以及肾炎相关指标进行明显的改善,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