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短节段加伤椎固定结合硫酸钙填充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0月,对91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短节段加伤椎固定结合硫酸钙椎体成形(A组,32例)、短节段加伤椎固定(B组,29例)和短节段固定结合硫酸钙椎体成形(C组,30例)治疗。所有患者术后至少随访13个月。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和VAS疼痛评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损伤节段和术前神经功能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中有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Frankel分级都有1~2级的神经功能恢复。B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83.5±15.6min,226.4±28.5ml)比A组(93.5±13.4min,243.4±30.4ml)、C组(90.4±13.3 min,237.4±25.5ml)少(P<0.05)。术前三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48.6%±8.1%,47.3%±8.6%,47.9%±7.7%)、Cobb角(28.6°±4.2°,28.8°±5.7°,29.8°±4.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A组(96.2%±3.2%,5.2°±1.2°)、B组(96.8%±3.5%,5.3°±1.1°)优于C组(94.8%±4.3%,6.3°±1.8°)(P<0.05);末次随访时A组(96.1%±2.6%,5.7°±2.6°)优于B组(93.7%±3.7%,6.8°±3.1°)和C组(94.2%±3.3%,29.8°±4.5°)(P<0.05)。三组丢失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A组(2.1%±0.1%,1.2°±0.8°)、C组(2.3%±0.1%,1.4°±0.5°)小于B组(5.1%±0.2%,3.7°±1.6°)(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1例螺钉断裂,C组有1例内固定松动移位,A组无内固定失败病例。结论:短节段加伤椎固定结合硫酸钙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够有效恢复并维持伤椎的高度,提供了伤椎前中柱支撑和固定,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跖底动脉弓的足底岛状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6例前足软组织缺损患者施行以跖底动脉弓为蒂的逆行足底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随访6个月,皮瓣全部成活,两点辨别觉<10mm。结论 该皮瓣血管蒂长(最长可达18cm),皮肤质地与受区相近,血运可靠,是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髋臼骨折的复位固定导向器,提高内固定螺钉植入的精确度。方法应用髋臼骨折复位固定导向器治疗有移位的髋臼骨折23例,其中后壁骨折9例,后柱伴后壁骨折4例,前伴后半横行骨折1例,T型骨折6例,双柱骨折3例。结果手术中复位固定导向器使用后,复位满意,拉力螺丝钉植入均一次成功。结论髋臼骨折的复位固定导向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复位、固定满意,导向精确,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4.
陈剑 《中国骨伤》2013,26(9):775-778
目的:回顾和总结胫骨PilonⅡ型及Ⅲ型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预防各种并发症。方法:分析自2006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29例患者,男23例,女6例;年龄21~61岁,平均35岁。按Ruedi-Allgower分型:Ⅱ型19例,Ⅲ型10例。所有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苜蓿叶形钢板内固定8例,解剖型钢板内固定10例,锁定解剖钢板固定11例。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42个月,平均15个月,疗效评定参照Mazur评价标准,其中Ⅱ型优12例,良5例,可2例;Ⅲ型优4例,良4例,可1例,差1例。全部达到骨性愈合,时间12~32周,平均15周。结论:严格把握手术时机和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掌握手术技巧,可有效避免并发症,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骨缺损、骨不连新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自2000年3月~2002年6月以逆行隐血管蒂股骨内侧髁骨瓣、骨膜瓣加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缺损、骨不连9例。结果随访6个月~1年7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治疗结果:优8例,良1例。结论该方法具有固定可靠,加快骨折愈合进程,早期活动关节,疗效可靠,易于推广等优点,是治疗胫骨骨不连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道临床应用旋股外侧动脉升支薄型皮瓣的成功经验.方法 自2002年10月起,以旋股外侧动脉升支为蒂切取皮瓣、并将皮瓣的深筋膜和大部脂肪去除后移植5例患者。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该皮瓣具有供区隐蔽,切取范围大,并可修成薄型皮瓣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手足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有移位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移位复杂髋臼骨折采用不同手术入路与方法,探讨提高其疗效的方法。方法 手术治疗有移位髋臼骨折86例,对其中27例有移位复杂髋臼骨折进行了随访。所有骨折均按Letournel-Judet的方法进行分型。根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ack入路13例,髂腹股沟入路2例,前后联合入路12例,分别进行复位应用骨盆重建钢板和螺钉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18.3个月(5~38个月)。根据改良的Merled’Aubigne和Poste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10例,良12例,一般3例,差2例,优良率81.4%。术后发生骨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7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无死亡、感染及不愈合的病例。结论 手术前分析骨折的类型及骨折的移位方向,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及手术中良好的复位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护理(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6例在青岛市骨伤科医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卧床舒适度、疼痛、便秘、情绪烦躁4个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6.23%,对照组为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