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姗  刘毅 《武警医学》2022,33(8):701-704
 目的 探索免充气型喉上通气道(SLIPA)喉罩在不同年龄患者膀胱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9-9至2019-11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膀胱镜手术患者100例,分为老年组(n=50)与非老年组(n=50)。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时平均血压(MBP)、心率(HR)以及喉罩漏气、更换喉罩、喉罩染血及术后咽痛、声嘶的发生情况。结果 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患者使用SLIPA喉罩的即时MBP[ 插入时(87.8±11.7)mmHg vs.(87.2±13.6)mmHg;拔除后(94.0±10.8)mmHg vs.(89.2±14.9)mmHg ]和即时HR[插入时(65.0±9.88)次/min vs.(72.5±12.4)次/min;拔出时(76.4±10.0)次/min vs.(81.6±9.39)次/min]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喉罩漏气情况、拔除喉罩后声嘶、染血、咽痛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8例患者经3次及以上的尝试后才成功插入喉罩,3次及以上的尝试率较非老年组高(16% vs.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IPA喉罩适用于不同年龄患者膀胱镜手术全麻中的气道管理,可降低插管和拔管过程中强烈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ai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10只)、模型组(40只),造模后的模型组再随机分成DNP组(DC组,10只,仅给予10 μl PBS缓冲液)、GDNF治疗组(DG组,10只,注射2 μg GDNF+10 μl PBS缓冲液)。各组大鼠均测造模前,造模后第3、21天,首次给药或PBS缓冲液后第1、3、7、14天的压尾机械阈值(TFT)与热痛缩爪潜伏期(PWL);处死大鼠后,取L4-6脊髓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背角磷酸化PI3K、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以及磷酸化核糖体S6蛋白激酶(p-S6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造模后第21 天,与N组比较,模型组的血糖明显升高(P<0.01),且TFT与PWL也均明显缩短(P<0.01);给药后第14 天,与DC组相比较,DG组TFT和PWL均明显升高(P<0.01),且磷酸化PI3K、p-AKT、p-mTOR、p-S6K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给药后第14天,与N组相比较,DC组TFT和PWL均明显降低(P<0.01),且磷酸化PI3K、p-AKT、p-mTOR、p-S6K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给药后第14 天,DG组与N组相比较,在TFT、PWL以及磷酸化PI3K、p-AKT、p-mTOR、p-S6K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鞘内注射GDNF能够减轻大鼠DNP,其机制可能与GDNF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p-AKT表达水平,从而抑制p-mTOR和p-S6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刘晓梅  董兰  靳冰 《武警医学》2019,30(4):283-286
 目的 探讨每搏量变异(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在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3-12月行全麻下择期脊柱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以SVV作为采血时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对照组以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作为采血时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全麻后行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分别于采血前即刻(T0)、采血100 ml时(T1)、采血200 ml时(T2)、采血300 ml时(T3)、采血结束时(T4)5个时间点记录两组患者MAP、HR或SVV;观察各采血时间点Hct及Hb数值;记录每位患者的采血时间、采血量、采血结束时的羟乙基淀粉(HES)用量及尿量。结果 (1)观察组:与T0相比,T1、T2时点MAP及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4 MAP及HR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T1~T3时点SV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时点SVV[(9.8±1.2)%]显著高于T0时点SVV[(5.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T1和T0时点相比,MAP及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4时点MAP显著低于T0时点,HR显著高于T0时点(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2-T4时点MAP及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及T1时点两组Hb及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4时点观察组Hb及Hc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采血量[(396±91)ml]显著高于对照组[(357±86)ml],HES用量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采血时间、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行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时,SVV作为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比MAP和HR能更好地维持循环动力学稳定,对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的安全实施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具有癌痛特征的HCC患者血清硒含量特点,鉴定血清硒含量相关的lncRNA,并探讨血清硒含量与癌痛等级以及HC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入组51例具有癌痛特征的HCC患者、51例良性肝病患者以及51例健康对照,采集其血样并进行血清硒含量检测.将HCC患者分为血清硒高含量组(Sehigh,27例)和血清硒低含量组(Selow,24例).鉴定两组间的差异lncRNA,并统计患者血清硒含量与临床指征、预后指标以及癌痛等级的相关性.结果 具有癌痛特征的HCC患者血清硒含量显著低于良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且良性肝病组的血清硒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Sehigh组患者的癌痛等级显著低于Selow组、而SAS评分显著高于Selow组.血清硒含量与肿瘤患者的淋巴转移、肿瘤分期、生存时间等预后指标显著负相关.鉴定出一系列血清硒相关lncRNA,其中在Sehigh组具有最高表达的是XLOC_019295,而表达最低的是XLOC_162298.结论 具有癌痛特征的HCC患者血清硒含量与其癌痛等级和临床预后指标存在负相关性,这种功能可能由相关lncRNA介导,适当补硒对癌症发展和癌症相关疼痛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秀满  王卫民  周宪  刘亚华 《武警医学》2021,32(11):933-936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对妊娠期高血压(妊高症)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顺产条件的妊高症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静脉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硬膜外组),记录产妇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测定各个时点产妇的VAS评分,分析产妇的满意度评分;记录各个产程时间及母婴不良反应;测定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血血气。结果 两组在T0(处理前10 min)时MAP、HR、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处理后10 min(T1)、处理后60 min(T2)、分娩后10 min(T3)、分娩后2 h(T4)这四个时间点的比较中,观察组的MA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0(处理前10 min)时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镇痛后各个时点(T1-T2)的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低血压和下肢麻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头晕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血气分析结果和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应用于妊高症产妇时循环稳定,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刘晓梅  马丽  董兰 《武警医学》2020,31(12):1058-1062
 目的 探讨压力记录分析法(pressure recording analytical method,PRAM)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失血性休克兔的效果。方法 建立失血性休克兔模型4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试验组(G组)以PRAM指导失血性休克兔的液体治疗,对照组(C组)以传统静态参数指导液体治疗。记录两组液体治疗期间液体总入量、晶体液入量、胶体液入量、自体血输入量、尿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动物死亡数量,并记录造模前(T0)、失血性休克时(T1)、液体治疗30 min (T2)、液体治疗60 min(T3)、液体治疗90 min(T4)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分析数值。结果 与C组比较,G组液体总入量、晶体液入量及自体血输入量减少,胶体液入量及尿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间点,G组MAP明显高于C组,HR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T2-T4时点MAP及HR均显著高于T1时点;T2-T3时点,MAP均显著低于T0时点,HR均显著高于T0时点(P<0.05)。与C组比较,G组T2-T3时间点PaO2、BE明显增高,pH、PaCO2、Lac显著降低。T1时点两组PaO2、pH、BE均较T0时点显著降低,PaCO2、Lac较T0时点显著升高(P<0.05);T2-T4时点,两组PaO2、pH、BE与T1时点相比均有逐步升高,PaCO2、Lac均逐步下降,T2-T3时点各指标与T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AM指导的GDFT能够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优化液体输入量和液体配比、减少自体血的输入,比传统液体治疗方案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