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道镜联合HPV-DNA测定诊断351例宫颈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HPV-DNA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人乳头瘤病毒(HPV)亚临床感染(SP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72例宫颈细胞学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1例均进行高危型HPV-DNA检测及阴道镜图像定位取活检,对照组221例仅做传统肉眼宫颈四点活检,对高级别的CIN及宫颈癌患者以手术后标本病检结果为最后诊断标准,对两种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宫颈活检病理诊断阳性率52.14%,HPV阳性率41.31%,手术标本病检结果诊断符合率为100.00%,宫颈活检漏诊率为0%。对照组宫颈活检诊断阳性率为34.39%,HPV阳性率12.67%,手术标本病检结果诊断符合率为71.43%,宫颈活检漏诊率9.95%。二者在宫颈活检阳性率、HPV阳性率、诊断符合率、宫颈活检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PI中二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联合HPV-DNA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特别是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及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诊断中阳性预测值较理想、敏感性较好、漏诊率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多能干细胞,其增殖分化与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及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关系密切,大量研究表明传统补肾中药诱导BMSCs增殖分化治疗OP疗效显著。本文以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为指导,探讨“肾藏精-主骨生髓-BMSCs-OP”之间的科学内涵,并探讨“补肾生髓”理论指导下传统补肾中药通过诱导BMSCs成骨分化与OP的关系,结合补肾中药及复方诱导BMSCs治疗OP的现代医学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及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重,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增长,骨质疏松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群,尤其中老年妇女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诱发因素众多且发病机制复杂,对骨质疏松的阐释一直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如何更有效的防治骨质疏松亦成为研究者面临的重大难题。近年来肠道吸收、肾脏排泌和骨骼调控的钙、磷平衡和稳态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而体内钙、磷平衡和稳态是正常骨稳态的关键。同时作为寄居在胃肠道的复杂微生物群落肠道菌群,能够产生多种影响代谢的调节物,间接或直接且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于机体防治骨质疏松被广泛证实。因此,进一步探索肠-肾-骨骼轴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及机制对骨质疏松的防治起着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学者们运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进行了大量探索,发现中医药能干预肠道菌群表达而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该文从“肠-肾-骨骼轴”为基础出发,通过文献综述对肾与骨质疏松、肠与骨质疏松、肠-肾轴的中西医结合论述及从肠论治肾、肠与骨质疏松及中药调节肠道菌群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做简要论述,以期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骨吸收大于骨形成所引起的骨重塑失衡。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在参与调控骨重塑的基因表观遗传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可通过靶向上游关键调控因子(Runx2、RANKL等)及相关信号通路(Wnt/β-catenin通路、PI3K/Akt通路等)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成骨细胞分化及破骨细胞分化等细胞代谢进而影响骨重塑。中医药防治OP历史悠久,确有疗效,具有多通路、多靶点协同的特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可通过干预多种miRNA表达参与调控成骨及破骨分化,进而改善骨代谢防治OP。该文通过总结多种miRNA调控相关因子影响成骨及破骨分化的靶向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干预miRNA防治OP的研究成果,为探索miRNA在OP中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防治OP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临床常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目前临床治疗药物存在副作用明显、价格较高等不足。中医药治疗OP历史悠久,具有临床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的独特优势,但相关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自噬为细胞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生物学过程,与OP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其通过干预病理性骨代谢水平来发挥治疗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中药活性成分及中药复方通过调节细胞自噬治疗OP的作用明确,本文拟从自噬与OP的发病机制及中药单体、复方调控自噬治疗OP的角度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治疗OP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以及炎症细胞因子在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T2DM DKD)患者体内的变化情况。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分为单纯糖尿病组、早期肾病组和临床肾病组,每组60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NGAL、白细胞介素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表达水平。 结果 治疗前,糖尿病患者的IL 6、TNF α水平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糖尿病肾脏疾病越严重,其血清中的IL 6、TNF α水平越高(P<0.05)。对各组患者空腹血糖、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PC)、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糖尿病肾病越严重,其血清中的FPC、SCr、BUN水平越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肝肾疾病患者患病程度越严重,其体内NGAL、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就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钙通道阻滞剂(CCBs)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单一用药与联合治疗对中国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11年第7期)、PubMed(1980~2011)、EMbase(1990~2011)、CBM(1978~2011)、CNKI(1994~2011)、VIP(1989~2011)和WanFang Data(1998~2011),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85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CBs与ACEIs联合用药组在改善EH患者收缩压[MD=–6.49,95%CI(–10.55,–2.43)]、舒张压[MD=–4.48,95%CI(–6.76,–2.21)]、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MD=–5.31,95%CI(–8.43,–2.19)]、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MD=–1.33,95%C(I–2.00,–0.66)]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MD=–0.87,95%C(I–1.41,–0.33)]方面均优于单用CCBs组。此外,与单用ACEIs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在降低LVMI[MD=–11.54,95%CI(–15.06,–8.01)]、IVST[MD=–0.76,95%CI(–1.25,–0.27)]及LVPWT[MD=–0.80,95%CI(–1.01,–0.59)]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但在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短轴缩短率及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的改善方面,联合用药组与单用CCBs或ACEIs组的临床效果相当(P>0.05)。结论 CCBs与ACEIs联合用药组在逆转左室肥厚方面要优于单用CCBs或ACEIs组。由于所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差,且样本量较少,上述结论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RCT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8.
骨关节炎作为老年疾病中的一种退行性疾病,对它的研究一直被认为是重点和难点,而如何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成为最主要的问题。microRNA-223作为骨科疾病的关键调节因子,其表达的变化对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具有调节作用。由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 NF-κB)信号通路作为经典的与骨关节炎相关的信号通路,对骨关节炎的发生及发展可进行调节,且研究发现microRNA-223可以通过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本文就microRNA-223对NF-κB信号通路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microRNA-223在治疗骨关节炎方面提供一些新的治疗思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羌活鱼超微粉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骨微观结构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75只4月龄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羌活鱼超微粉组、羌活鱼普通粉组、仙灵骨葆组,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药物干预12周后通过ELISA检测各组血清骨代谢指标、通过Micro-CT扫描测定各组大鼠的股骨骨微结构变化、运用Western Blot法测定骨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药物干预12周后,与模型组相比,羌活鱼组、仙灵骨葆组的ALP、OPG、PINP及BMD、BV/TV、Tb.Th、Tb.N显著升高,SMI、Tb.Sp、TRACP显著降低,Wnt2、β-catenin、Runx2的蛋白表达增加,但仍较假手术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羌活鱼超微粉组在改善大鼠骨代谢、骨微观结构及蛋白表达方面均优于羌活鱼普通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羌活鱼能够延缓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且超微粉剂优于普通粉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其发病率日渐上升,已成为我国第3大慢性疾病。近年来关于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不断深入,发现蛇床子提取物蛇床子素具有明显的抗骨质疏松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代谢水平,改善骨结构。本文总结蛇床子素在细胞、动物实验中对骨代谢的影响及相关作用信号通路研究进展,同时对含有蛇床子的中药复方进行总结,概述目前研究现状及不足,旨在为该药材深入研究及开发为新的靶向治疗药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