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手术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解剖学数字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对于骶髂关节骨折进行闭合手术治疗的术前指导作用。[方法]选择30个骶髂关节,均行X线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关节。A组:根据CT数据资料于M in ics软件指导下行骨折克氏针固定;B组:于电视X线机下行骨折克氏针固定,根据X线片和螺旋CT资料行骨折克氏针固定。固定后通过生物力学和大体剖面观察,评价不同组间生物力学和解剖学效果。[结果]A、B 2组在力学强度和解剖位置方面均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力学强度和解剖位置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Minics软件及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很好的指导骶髂骨折的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2.
局部麻醉下的膝关节镜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局部麻醉行膝关节镜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00~2005年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行膝关节镜术978例。术前关节腔内注入0.5%利多卡因50~60ml,同时对关节镜入路的皮肤、皮下及关节囊进行逐层浸润麻醉。保留10—15min后连接灌注管道,关节腔内灌注生理盐水(内含。肾上腺素1mg/3000ml),使关节腔充盈扩张。[结果]止痛效果满意,所有病人无明显疼痛或可以忍受,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视野清晰,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绝大多数的膝关节镜手术均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完成,且安全有效,手术费用较低,特别适用于门诊的关节镜手术。因此,作者建议局部麻醉可以作为大多数膝关节镜手术的标准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屈指肌腱腱纽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60只手(成人50只,右23、右27;婴幼儿10只:左右各5只),研究了屈指肌健键纽的位置、形态、数量、大小、起止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详细观察了发白指掌侧固有动脉和神经又经腱纽分布到屈指肌腱的动脉和神经分支及其穿腱鞘的位置、行走途径、外径大小和分布特点,以及指掌侧动脉弓的位置,外径大小等。作者认为腱纽中的血管对指腱鞘内屈指肌腱的营养是重要的,同时腱纽又给肌腱提供了一个附着于指骨的结构,并能传送一定的力。因此在手术中应注意保护腱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髓内外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nail,PFNA)固定治疗的23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110例,女122例,年龄65~86(平均78.65)岁。骨折AO分型:稳定性骨折(A1.1型至A2.1型)1 4 5例,不稳定骨折(A 2. 2型至A 3. 3型) 8 7例。记录患者末次随访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内固定情况,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内固定失败的因素。结果:截至2018年5月,215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率为92.67%(215/232),随访时间在15~39(平均25)个月,有17例患者在随访12个月后陆续失访。232例患者中,16例(6.90%)出现内固定失败。其中DHS固定失败6例,PFNA固定失败10例。最后一次随访(17例患者随访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58~90(平均81.9)分,优、良、可、差分别有42,160,13和17例,优良率为87.07%。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OR=267.31,P=0.002)、尖顶距(tipdistance,TAD)>25mm(OR=341.45,P<0.001)、不稳定型骨折(OR=22.19,P=0.020)、功能复位(OR=20.82,P=0.030)以及合并内科疾病(OR=4.61,P=0.041)是髓内外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TAD>25 mm、不稳定型骨折、功能复位以及合并内科疾病均能引起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治疗期间应重视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治疗萎缩性骨不连的手术方式,即病段切除髓内腓骨移植结合骨延长技术联合应用,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以来本院收治的21例外伤术后反复治疗不愈的萎缩性骨不连患者采用病段切除髓内腓骨移植结合骨延长技术进行治疗,其手术要点包括:切除骨不连断端活力不佳的骨段,取同侧腓骨节段行髓内移植,一期紧密对合胫骨断端,胫骨近端行截骨延长,观察其效果并分析总结。[结果]患者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9.3±6.5)个月;延长长度3.236个月,平均(19.3±6.5)个月;延长长度3.25 cm,平均(3.93±0.48)cm;愈合时间:45 cm,平均(3.93±0.48)cm;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4.7±0.6)个月;ASAMI评价:骨愈合评价全部为优,优良率100%,功能评价11例为优,9例为良,1例为中,优良率95.2%。并发症方面:钉道感染6例,踝关节僵直1例。[结论]病段切除髓内腓骨移植结合骨延长技术对于萎缩性骨不连有着较好的疗效,可作为处理萎缩性骨不连的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背景:对于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至今尚无十分有效完善的方法.髂骨钢板的应用不仅可以保持骨折端与植骨块的紧密接触,促进骨折的愈合;还可以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稳定性,提供更加坚强的固定.目的:观察应用髂骨钢板植骨有限内固定置入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骨创伤外科收治的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20~51岁,平均年龄35.5岁:全部患者采用髂骨钢板植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X射线平片观察骨愈合情况;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进行评定,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与结论: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64个月,平均随访38个月.全部患者原骨不连处均在6-10个月(平均8.1个月)内完全愈合;所有患者肩肘关节活动功能正常,术后半年Neer评分71-96分,平均87分.无感染及患肢疼痛等并发症,无再发骨折及骨不连发生,肩肘关节功能均得到恢复.提示髂骨钢板植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是一种十分合理、安全、可靠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2003年2月至2004年12月我们采用以臀上动脉为蒂的筋膜皮瓣修复骶部褥疮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5例,女1例,年龄22~47岁.车祸伤4例,高处坠落伤2例.颈椎骨折2例,胸椎骨折1例,腰椎骨折3例.脊髓损伤致完全性截瘫5例,不完全性截瘫1例.  相似文献   
8.
壳多糖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周围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 观察壳多糖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周围粘连的作用。方法 24 只成年新西兰白兔 L3 、 L5 水平切除椎板1 .0 cm ×0 .5 cm , L3 硬膜外放置壳多糖膜( A 点) , L5 作为空白对照( B 点) 。分别于术后3 、6 、12 周进行大体形态、光镜观察。结果  A 点硬膜外粘连程度明显低于 B 点;光镜观察 A 点粘连范围明显低于 B 点, A 点硬膜外有空隙,未见明显异物、炎症反应, B 点硬膜外与瘢痕紧密粘连,瘢痕侵入椎管内,对硬膜有压迫。结论 壳多糖膜具有明显的预防硬膜周围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足跟再造术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ai J  Li B  Cao X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1):869-871
目的 研究应用组织移植一期重建全足跟及足跟大部缺损的方法及远期功能效果。方法 用小腿外侧复合瓣逆行带血管移植一期再造足跟,即用对折的腓骨代替跟骨,小腿外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吻合腓肠神经外侧支与近侧皮神经重建足跟感觉功能,携带部分肌肉充填缺损并恢复足跟部饱满外形。结果 4例全足跟缺损,8例部分足跟缺损修复全部成功。经过2-13年随访(平均5年2个月),再造足跟不仅功能恢复良好,其组织结构也发生了适应性变化,移植腓骨逐渐“跟骨化”,皮肤受力处出现胼胝,足跟部皮肤两点辨别觉达到0.8-3.0cm,所有病例均参加体力劳动,按综合功能评价标准优11例,良1例。结论 用小腱外侧复合瓣一期移植再造足跟不仅足跟部各种组织都可以得到修复,而且经过术后长期适应和功能锻炼,骨骼皮肤等组织结构可以改变,功能越来越满意。  相似文献   
10.
经研究证实足的支撑结构为一个三臂桁架动态结构,距骨为顶,跟骨为后支撑力臂,第一跖骨、楔骨及舟骨构成前内支撑力臂,第4、5跖骨与骰骨组成前外支撑力臂,其附着韧带与跖间膜有绑固和拉杆作用,拉杆缩短桁架顶升高,其耐压负载力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