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择期颈椎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426例行择期颈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 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基础疾病, 并根据基础疾病计算Charl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CCI), 收集术前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 cTnI)水平和围术期MACE发生情况以及手术相关指标, 包括颈椎手术类型、手术方式、入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电解质紊乱情况。计数资料以例(%)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颈椎手术患者围术期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426例患者中围术期发生MACE 54例(12.68%),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4例(7.41%)、急性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椎体成形术(PVP)中,病椎内骨水泥分布不充分、不对称,将影响手术效果及远期症状。本文研究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情况对术后病椎的应力影响。方法:利用志愿者椎体CT数据,建立T12~L2椎体有限元模型。模拟L1椎体OVCFs,行PVP。向L1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柱,骨水泥形成3组分布模式(骨水泥分布不充分组、分布充分组和分布不对称组,其中分布不对称组包括骨水泥偏上分布和偏下分布)。研究不同方向运动对术后L1椎体的生物力学影响。结果:(1)与骨质疏松的L1椎体应力相比,术后L1椎体松质骨中最大应力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骨水泥周围的松质骨,而皮质骨中最大应力的分布没有变化。(2)与骨水泥分布充分组相比,不充分组L1椎体的松质骨和皮质骨的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均显著增加,而不对称组中松质骨的最大应力显著增加。(3)在不同方向的载荷条件下都能得到相似的结果。结论:(1)在OVCFs的PVP中,病椎骨水泥分布不充分会引起术后该椎体最大位移明显增加,导致术后疼痛未缓解。(2)病椎骨水泥分布不充分和分布不对称会引起术后病椎皮质骨及松质骨的最大应力明显增加,所以容易导致术后病椎的再次骨折。  相似文献   
3.
张麦粒  张瑛  马朋朋  张鑫 《四川中医》2023,(10):168-171
目的:研究益肾强骨膏方联合肌力训练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患者骨密度、下肢肌力及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PMOP患者78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肌力训练治疗,治疗组采用益肾强骨膏方联合肌力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下肢肌力、跌倒风险、骨密度及骨代谢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7%)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9.49%)高(P<0.05);两组治疗后腰膝酸软、腰背疼痛、下肢疼痛、步履艰难等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其中治疗组治疗后上述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伸肌群、髋关节伸肌群肌力较治疗前明显增强,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较治疗前高,且治疗组治疗后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股骨颈及腰椎骨骨密度较治疗前高,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Ⅰ型胶原C端肽(β-CTX)、血清骨钙素(BGP)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较治疗前下...  相似文献   
4.
<正>为探讨上皮细胞和黏液丝对UF-100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管型的影响,现对患者的晨尿同时用干化学、UF-100尿沉渣分析仪及光学显微镜检测,结果如下。资料和方法1.标本本院住院患者清晨中段尿液标本1 000例。将尿液分为正常尿液组402例;上皮细胞(主要指移行上皮细  相似文献   
5.
6.
张志敏  苏峰  张春林  马朋朋  张瑛  张晓平 《重庆医学》2013,(28):3403-3404,3407
目的研究不同节段腰椎内固定后对下位相邻节段退变加速发生过程的影响。方法 60具绵羊腰段脊柱标本:取腰1椎体-骶5,以椎弓根螺钉固定,依据固定节段的不同分为完整对照组(未固定)、L6~L7单节段固定组、L5~L7短节段固定组、L3~L7长节段固定组。本实验为自身对照实验,在6N·m(牛顿·米)力矩加载下进行生物力学测定,比较各组在椎弓根螺钉进行不同节段固定下腰7骶1节段的变化。结果施加内固定后,下方相邻节段在屈伸方向上的活动度、椎间盘压力都明显增加,增加幅度随着固定范围的增大而增大,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节段越长,椎弓根钉内固定对下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手术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7年8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标准化抗布鲁杆菌性脊柱炎药物治疗前提下行一期前路或者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42例颈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累及颈椎3个相邻椎体7例,2个相邻椎体23例,单椎体12例,合并有颈椎管狭窄患者5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血清试管凝集试验。以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日本骨科学会(JOA)、颈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判定临床效果。术前应用磺胺甲基异恶唑、强力霉素和利福平治疗14 d以上,待ESR呈下降趋势或持续处于某一数值时进行手术治疗。根据脊髓神经受压和病灶累及椎体的情况选择颈椎前路或前后路联合入路进行手术。手术后继续进行标准化抗布鲁杆菌病药物治疗。结果 患者未出现病情加重情况,末次随访优良率为100%。术后12个月复查颈椎X射线片及MRI未发现复发。术后末次随访颈部VAS评分较术前降低(P <0.05);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较术前升高(P <0.05);术后末次随访ASIA分级中D级7例,E级35例,神经功能恢复较术前明显(P <0.05)。结论 在术前规范化药物治疗前提下,根据感染累及椎体及椎管的情况采取一期病灶清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能够极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及致残的概率,有效地控制病情进展,恢复颈椎稳定性,挽救神经功能,临床疗效值得肯定,术后继续标准化药物治疗是防止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氧合酶-1(HO-1)、脂蛋白关联磷脂酶A2(LpPLA2)与颈椎病围手术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将择期行颈椎手术的100例颈椎病患者按照围手术期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34例)与非MACE组(66例),另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CCI、HO-1及LpPLA2,采用Spearman分析法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对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 (1) CCI、HO-1、LpPLA2:MACE组明显高于非MACE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MACE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MACE与CCI(r=0.529,P=0.024)、HO-1(r=0.632,P=0.015)、LpPLA2(r=0.515,P=0.027)均呈正相关性。(3) CCI>3分、HO-1>400μg/L、LpPLA2>70μg/L为影响颈椎病围手术期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