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2株黏菌素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鉴定细菌及检测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并检测菌株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三维试验检测菌株是否产AmpC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对黏菌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PCR及测序检测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的分子分型和同源性;接合试验和S1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S1-PFGE)对菌株的质粒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株菌均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对黏菌素耐药,其中N408对头孢类药物耐药;PCR扩增和测序分析显示2株菌均携带mcr-1基因,且N408和N433分别携带blaCIT和blaTEM-1基因;2株菌质粒接合试验均成功,接合子均检测到mcr-1基因;MLST分析显示N408为ST453型,N433为ST8900型,PFGE显示为不同条带。S1-PFGE显示N408有2个质粒,N433有1个质粒。结论本地区已出现携带mcr-1基因黏菌素耐药大肠埃希菌,且可通过质粒在不同菌株间水平播散,应引起临床的重视,加强此类菌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革兰阴性杆菌是引起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特别是其中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常常引起患者难以控制的感染,且致死率很高。多黏菌素被认为是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但随着多黏菌素在畜牧养殖业及人类中的频繁使用,其耐药率也日益增高。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多黏菌素耐药是由染色体介导,然而,2015年我国学者首次报道从动物源大肠埃希菌中发现了可水平转移的质粒介导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这一新型耐药机制的出现立刻掀起了全球微生物学者的研究热潮。近几年有关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及其亚型的研究较深入,本文主要综述质粒介导mcr耐药基因及其亚型的研究新进展,旨在及时掌握介导mcr基因质粒的特性,为预防mcr基因在不同菌株间快速播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曹煌  张静雅  龚苏晓  许浚  张铁军  刘昌孝 《中草药》2015,46(24):3617-3622
对中药五味中"酸"味的概念、功效内涵、来源以及与药性理论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归纳。阐述应用电子舌仿生技术及化学分析手段进行酸味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和模式,提出酸味的表征方式及其物质基础拆分的研究方法,并总结了酸味中药的临床应用与配伍规律,为酸味药性的表达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对我院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率变迁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对2014-2018年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送检标本采用VITEK-2 Compact鉴定分析仪,VITEK MS质谱仪、Optochin试验及胆汁溶菌试验对细菌进行鉴定;用AST-GP68药敏卡及纸片扩散法对抗菌药物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并用E-test进行青霉素补充药敏试验,使用WHONET5.6软件分析临床特征和耐药性。结果共分离获得448株肺炎链球菌,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63.17%),脓液标本(27.68%)和血液标本(3.79%);收集标本中儿童组(14岁)、老年组(60岁)和14~60岁组患者肺炎链球菌分离率分别为7.36%、51.79%和40.85%;此外,春冬季检出率明显高于夏秋季,其中春、夏、秋、冬季检出率分别为30.14%、18.30%、18.97%和32.59%;分析药敏结果显示,肺炎链球菌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和红霉素的5年平均耐药率最高,分别为55.48%、69.56%和90.66%,对左氧氟沙星(2.05%)、头孢曲松(9.97%)和美罗培南(13.47%)的5年平均耐药率较低,未发现泰利霉素、莫西沙星、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依据非脑膜炎口服给药折点判读显示,我院近5年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均≥25.00%,不同年份肺炎链球菌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略有差别。结论我院肺炎链球菌主要来源较广,以痰液为主,老年人为主要易感人群,感染好发于春冬季;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较严重,对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及美罗培南敏感性较高,未发现泰利霉素、莫西沙星、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反复发作,评估疾病活动度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与C3补体与的比值(NC3R)与活动性SLE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89例SLE患者,91例RA患者,79例健康体检人群;测定实验室指标,比较NLR、NC3R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评价其与SLE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3组间NC3R、NLR具有差异性(P<0.01)。SLE活动度评分与NC3R(R=0.449 P<0.01)和NLR(R=0.267 P<0.01)具有相关性。当NC3R的cut-off值为5.85,诊断活动度SLE的灵敏度为0.529、特异性0.937;NLR的cut-off值为3.14,灵敏度为0.423,特异性为0.873。结论:NC3R、NLR可以作为评估SLE疾病活动度的辅助指标,并指导SLE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9.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主要流行于泰国、印度、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越南等亚洲热带地区。过往其主要感染人群为HIV患者,而近几年,非HIV患者感染在逐年增多。马尔尼菲篮状菌的致病性与形态的转变、黑色素的形成、生化代谢产物的产生等相关。近几年,有关马尔尼菲篮状菌致病机制,尤其是调控形态转化的基因有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近年来马尔尼菲篮状菌相关毒力基因尤其是在代谢产物、色素形成、形态学转变上的调控基因进行的总结及评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 Teneurin 跨膜蛋白4(Teneurin transmembrane protein 4,TENM4)基因 rs4483616 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江西省汉族人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易感相关性。方法 收集笔者医院血液内科2015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00例ITP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收集于笔者医院体检的18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aqMan 探针法对所有受试者TENM4基因 rs4483616 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比较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结果 病例组TENM4基因 rs4483 616 位点 CC、CT 基因型频率分别是98%和2%,C、T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99%和 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NM4基因 rs4483616位点可能是江西省汉族人群ITP的易感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