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可与多种基因启动子部位的κB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促进转录表达,它是由Sen和Baltimore在1986年首先从成熟B淋巴细胞中抽提出的可与免疫球蛋白重链和κ轻链基因增强子序列(GGGACTTTC)特异结合的核蛋白因子,是一种调控基因表达的DNA结合因子。此后,逐步发现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转录因子,存在于许多类型的细胞中,通过调控多种重要的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在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及细胞的生长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活化也参与细胞坏死和凋亡的过程。一定程度的  相似文献   
2.
分娩是妇女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产后情绪会较以往更脆弱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如缺乏支持、亲人的表现以及家庭和社会压力等的影响。严重时会发生产后抑郁,直接影响母体及婴儿的身心健康。因此,重视初产妇产后心理康复,使她们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围产保健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IUD取出困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的对比分析 ,探讨宫内节育器IUD的合理取器时间。方法 16 8例取器妇女 ,分为A组围绝经期 10 8例 ,B组绝经后 6 0例 ,B超检查帮助取器困难者 ,比较各组IUD取出情况。结果 两组人群中共有 33例取器困难者 ,其中A组困难率为 11.9% ,B组困难率为 36 .7%。结论 子宫萎缩 ,宫内环嵌顿 ,宫内环老化等是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取出困难的主要原因 ,将取器时间提前 ,环到期及时更换及采取适当的取环措施 ,可以降低取器困难率。  相似文献   
4.
宋大平  方仔羽 《重庆医学》2012,41(27):2834-2835,2838
目的探讨EZH2和PTEN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对73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标本和39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标本中EZH2和PTEN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EZH2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1.2%,高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的阳性率12.8%(P<0.01),且随着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rs分别为0.246、0.251,P<0.05);PTEN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5.2%,低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的阳性率76.9%(P=0.0013),且随着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降低(rs分别为-0.330、-0.247,P<0.05);两者存在负相关(r=-0.903,P=0.005)。结论 EZH2和PTEN蛋白可能参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发生、发展过程,有望作为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严艳  刘铭球 《华中医学杂志》2003,27(5):284-284,F003
核因子-kB(NF-k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可与多种基因启动子部位的出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促进转录表达,它是由Sen和Baltimore在1986年首先从成熟B淋巴细胞中抽提出的可与免疫球蛋白重链和κ轻链基因增强子序列(GGGACTTTC)特异结合的核蛋白因子,是一种调控基因表达的DNA结合因子。此后,逐步发现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转录因子,存在于许多类型的细胞中,  相似文献   
6.
陶玮 《实用全科医学》2005,3(3):282-282
我院开展“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分娩”(Ambulatoryorwalkinglaboring Epidural Analgesia)技术是一种需要在麻醉师帮助下进行较为舒适的分娩过程,在第一产程中产妇可以行走,产时出血少。产后不受硬膜外麻醉的限制,即可下床活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 receptor type 1,TfR1)与早期生长反应因子4(early growth response protein 4, EGR4)在宫颈癌(uterine cervical carcinoma, U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UCC临床病理分期的相关性,选取2012年3月至2018年5月于武汉市第四医院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3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患者78例、宫颈鳞癌患者63例。采集宫颈炎症和癌变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TfR1与EGR4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显示,TfR1与EGR4在慢性宫颈炎、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最低(分别为6.1%、9.1%),而在CIN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随分期的增加而上升,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分别为74.6%、57.1%)。相关性分析显示,TfR1与EGR4的表达呈正相关(r_s=0.695,P0.001),而两者表达水平均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TfR1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国际肿瘤学会和国际妇产科协会(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分期和分化程度患者中存在差异(χ~2=16.937,P0.001;χ~2=8.051,P=0.018),EGR4的表达水平则仅在不同FIGO分期患者中不同(χ~2=8.974,P=0.003)。提示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TfR1与EGR4起着重要作用,其中TfR1的表达随着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FIGO分期的增加而上升,EGR4的表达水平则仅随FIGO分期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8.
柳君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6):1175-1175
宫内节育器(IUD)避孕方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避孕方法,一次放置能长期避孕,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而取环困难这一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针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我院2002年对常规取器失败的33例妇女,采用B超指导取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该人群取器困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与外源性促性腺激素(Gn)剂量对夫精人工授精(AIH)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3月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行AIH治疗并有妊娠结局的143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成功组和妊娠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行AIH治疗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AMH、外源性Gn剂量及两者联合对行AIH治疗的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 143例不孕症患者妊娠成功率为21.68%,周期临床妊娠成功率为19.20%。妊娠失败组的年龄、不孕症病程、Gn剂量高于妊娠成功组(P <0.05),妊娠失败组的基础促卵泡素(FSH)、AMH则低于妊娠成功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 =2.927(95% CI:1.274,6.725)]、不孕症病程[O^R =2.878(95% CI:1.253,6.611)]、AMH[O^R =3.979(95% CI:1.732,9.141)]及Gn剂量[O^R =3.695(95% CI:1.608,8.489)]均为行AIH治疗的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MH、外源性Gn剂量及两者联合预测行AIH治疗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敏感性分别为77.42%(95% CI:0.630,0.854)、74.19%(95% CI:0.596,0.828)、70.97%(95% CI:0.579,0.815),特异性分别为68.75%(95% CI:0.540,0.805)、74.11%(95% CI:0.601,0.852)、98.21%(95% CI:0.882,0.999),AUC分别为0.752(95% CI:0.662,0.829)、0.763(95% CI:0.674,0.838)、0.868(95% CI:0.792,0.925)。结论 血清AMH、外源性Gn剂量及两者联合对AIH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搪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生长激素(GH)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雄激素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组1)及24例合并肌瘤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组2)的手术标本,应用免疫边霉亲合素-生物素化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测定ER、PR、EGFR及GH;另应用相同方法对24例术前应用甲基睾丸素治疗的子宫腺肌瘤患者(组3)测定ER、PR、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