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48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37篇
综合类   296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3篇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着NMDA受体,NMDA受体的兴奋与抑制不仅与神经元本身的牛长和突触的塑造有关,而且还与大脑的认知功能、大脑的发育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神经细胞的死亡或凋亡有关,研究发现在许多环节上可调控NMDA受体,现对NMDA受体的调控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异丙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脊髓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清洁级Wiser大鼠6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异丙酚组(A组)和缺血再灌注组(B组),每组30只,采用改进的Zivin等的方法制备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的同时A组腹腔注射异丙酚100mg/kg,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分别于再灌注6h、1d、2d、3d、7d时处死6只大鼠。根据Tador评分评价大鼠后肢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电镜下观察脊髓的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脊髓cyclinD1阳性细胞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结果A组脊髓损伤及后肢神经功能损伤均较B组轻,A组脊髓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及cyclinD1表达均低于B组(P〈0.05或0.01)。结论异丙酚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下调脊髓cyclinD1表达,抑制神经细胞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结合长时间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临床麻醉 ,探讨相关麻醉管理要点。方法  2 0例择期脑肿瘤切除术患者 ,静注利多卡因、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行麻醉诱导插管 ,麻醉维持 :静滴 (1~ 2 ) %普鲁卡因 ,吸入 (0 .5~ 3.0 ) %安氟醚 ,辅用维库溴铵 ,除常规监测ECG、SpO2 、CVP及有创血压外 ,持续监测肛温、血糖 1次 /小时。结果  2 0例平均麻醉时间 (10± 2 )小时 ,芬太尼平均用量 (8± 4 ) μg/kg ,维库溴铵平均用量 (0 .80± 0 .30 )mg/kg ,安氟醚平均吸入 (2 .0± 0 .5 ) % ,术后均恢复自主呼吸 ,清醒拔管 ;手术开始后 7~ 10小时 ,血糖、肛温较术前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长时间显微神经外科手术麻醉要加强有创监测 ,术中及时调整麻醉深度 ,根据CVP和尿量指导体液调节 ;麻醉后期应监测血糖、体温 ,防止低血糖及低体温  相似文献   
4.
参附注射液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参附注射液对TNF-α的影响,探讨参附注射液防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参附注射液预处理组(SF组)和假手术组(C组)。采用阻断肠系膜上动脉(SMA)的方法制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浆、肠组织TNF-α含量及血液动力学变化;光镜观察肠粘膜损伤情况。结果IR组再灌注后MAP下降,与C组和SF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SF组肠粘膜损伤程度减轻,与IR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SF组血浆及肠组织TNF-α水平降低,与IR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明显防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肠粘膜损伤,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的释放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肠缺血/再灌注(I/R)致肺损伤时肺内HO-1/CO与iNOS/NO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肠缺血/再灌注模型。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1 h再灌注6 h组(I/R组)、氨基胍组(AG组)和血晶素组(hemin组)。检测肺组织中HO-1和iNOS的表达,观察肺组织丙二醛(MDA)、血清一氧化氮(NO)及动脉血中氧血红蛋白(Hb-CO)的含量,同时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HO-1和iNOS表达显著增强(均P<0.01);AG组HO-1和iNOS表达较I/R组明显降低(均P<0.05);Hemin组iNOS表达较I/R组明显降低而HO-1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I/R组肺组织MDA、血清NO、血中HbCO较Sham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I/R组比较,AG组、Hemin组肺组织MDA、血清NO显著降低(P<0.05或P<0.01)。AG组的HbCO明显降低而Hemin组的HbCO明显升高(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AG组与Hemin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NO及CO对肠I/R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肺内HO-1/CO的大量生成具有使NO产生减少的作用,同时iNOS/NO的过量生成具有上调HO-1表达使CO产生增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1只,3月龄,体重180~220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10)、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组(D组,n=11)和p38MAPK抑制剂组(Ⅰ组,n=10)。D组、Ⅰ组单次腹腔注射链脲菌素65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后,Ⅰ组尾静脉注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 0.5mg/kg,1次/周,连续4周;C组和D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4周后,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左侧坐骨神经传导速率(NCV)、背根神经节(DRG)和脊髓的磷酸化p38MAPK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D组、Ⅰ组MWT下降,NCV减慢,伴有脱髓鞘现象,DRG和脊髓的磷酸化p38MAPK水平升高;与D组比较,Ⅰ组MWT升高,NCV增快,脱髓鞘程度减轻,DRG和脊髓的磷酸化p38MAPK水平下降。结论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TSPV[即theoretical teaching(理论教学)、simulated surgical skills training(模拟操作训练)、practical surgery training(临床实践训练)、video-based review(手术录像点评)的英文首字母缩写]四步教学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方法 30名参加妇科腹腔镜手术培训的学员被分为两组,每组15人。试验组采取TSPV四步教学,对照组接受传统带教,分期完成培训及考核。对比分析两组学员一般资料、培训考核成绩、教学反馈及满意度调查情况。采用SPSS 20.0进行t 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两组学员在年龄、性别分布、学历、临床工作年限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3±4.6) vs. (83.4±4.3),P=0.252)]。试验组模拟操作考核[(91.7±5.2) vs. (72.4±5.9),P<0.001]、临床实践考核成绩[(88.5±4.8) vs. (82.7±6.7),P=0.011]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对教学满意度总体评价更好。结论 TSPV四步教学是一种更优化且受欢迎的妇科腹腔镜培训模式,建议在教学中进一步推广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部大,中等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方法:我院近年来婴幼儿腹部大,中等手术82例,按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三组:A组39例,连续硬膜外阻滞+气管内全麻;B组28例,连续硬膜外阻滞+基础及辅助用药;C组15例,气管内全麻。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心率(HR),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麻醉药用量以及患儿苏醒时间,结果:与B,C组相比,A组麻醉效果满意,HR平稳,术后苏醒快,并且SpO2始终达98%以上。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内全麻是婴幼儿腹部大,中等手术的安全,有效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喉乳头状瘤是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12岁以下儿童更为多见。喉乳头状瘤手术患者因麻醉和手术共用同一气道 ,且病变累及气道 ,影响气道通畅、增加气管插管困难 ,并易造成新的创伤而导致肿瘤的种植和扩展 ,因此 ,喉乳头状瘤手术的麻醉有其特殊性。本文旨在探讨喉乳头状瘤手术的麻醉处理。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选择 1996年~ 1999年间喉乳头状瘤患者 2 1例 ,其中男 16例 ,女 5例 ;年龄 2~72岁 (其中小儿患者 13例 ,成人患者 8例 ) ;ASA分级Ⅰ~Ⅲ级 ;多以声嘶起病 ,病程 1周~ 4年 ;每例发病部位最少 1处 ,最多 5处…  相似文献   
10.
光导管芯H用于气管插管的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光导管芯和普通喉镜气管插管的成功率,两种方法对循环系统和口腔内损伤的影响,评价光导管芯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240例ASAⅠ~Ⅱ级拟行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光导管芯气管插管组和普通喉镜气管插管组,分别按Mallarpati试验分为Ⅰ~Ⅳ级.每例病人插管次数限定3次,超过3次记为失败;同时记录第一次插管前1min、插管中、插管后1min3个时相两组患者SP、DP、MAP、HR及SpO2变化.结果光导管芯插管成功率为92.5%,其中3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75.8%、11.7%、5.0%,失败率为7.5%;普通喉镜插管成功率为96.7%,其中3次插管成功率分别89.2%、4.2%、3.3%,失败率为3.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光导管芯插管时SP、DP、MAP、HR在插管前1min、插管中、插管后1min差民无显著性(P>0.05),但普通喉镜插管时有显著性变化(P<0.01).MallampatiⅠ、Ⅱ级两组患者无明显的口腔内损伤,而Ⅲ、Ⅳ级患者光导管芯插管比普通喉镜插管口腔内损伤及患者不适感明显较轻.结论光导管芯气管插管对循环影响小,它是一种损伤轻、安全、有效的盲探气管插管器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