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重症瓣膜病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42例重症瓣膜病患者经过充分围手术期的准备后在ECMO辅助下完成二尖瓣置换术17例,联合瓣膜置换术25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2例,三尖瓣成形术26例,左心房折叠术13例.通过手术前后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评估患者在ECMO支持下受益的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早期并发右心功能不全9例,左心功能不全5例,呼吸功能不全5例,肾功能不全1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MSOF)5例;其中术后死亡4例,死亡原因:肺衰竭1例,心力衰竭1例,MSOF 2例.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重症瓣膜病患者经过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和在ECMO辅助下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材料补片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7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n=17)和对照组(n=10),两组分别应用生物材料补片和自体组织补片进行食管胃吻合口覆盖、包埋及加固,气管、支气管残端加固、包埋,膈肌缺损、破裂修补等。观察两组围术期及术后1、6个月的重建效果、急慢性排斥反应及并发症。【结果】两组在围术期及术后1、6个月均未出现吻合口及支气管胸膜瘘、急慢性排斥反应及与植入物相关的并发症;相关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材料补片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应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术的手术指征、围手术期处理、术前评估测量方法、并发症预防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4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所有病例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经股动脉将带膜支架移植物导人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结果 48例患者的血管移植物均植入成功,无术中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b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分析2001年9月至2007年3月我院胸心外科收治静脉药瘾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需外科治疗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43岁,平均30.5岁,有吸毒史2.5~15年。结果:13例患者均于术后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5年,复查心脏超声均无新的赘生物及血栓形成,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静脉药瘾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治疗具有其特殊性,手术时机选择十分重要,对于严重败血症、感染难以控制、心力衰竭难以控制的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提倡尽量行瓣膜成型修复术,术中要彻底清除赘生物及周围受损的瓣叶,恢复正常瓣膜功能。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483例微创手术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在胸外科疾病诊治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1996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及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或手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共治疗483例胸外科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发生院内死亡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5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5ml,仅有4例中转开胸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有21例,其中包括肺膨胀不全15例,胸腔包裹性积液6例和手汗症的胸交感神经切除术后躯体代偿性多汗5例。术后无伤口感染,病人全部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10年,良性病变,气胸和手汗症均未见复发。结论胸部微创后术除了有助于术中明确诊断外,而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及符合美容等优点。它可代替大部分开胸外科手术,但对复杂性手术或需要淋巴的清扫的恶性肿瘤手术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术的手术指征、围手术期处理、术前评估测量方法、并发症预防及临床应用.方法 对4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所有病例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经股动脉将带膜支架移植物导人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结果 48例患者的血管移植物均植入成功,无术中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b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肺癌手术过程中使用自体输血和异体同型输血对肺癌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肺癌手术患者 6 4例 ,采用半随机分组方法 ,自体输血组平均采血量 ( 4 6 7± 45 )ml,异体输血组平均输血量 ( 5 16± 6 7)ml,按《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单病种诊治规范》执行手术和术后辅助治疗。结果 :自体输血组术后 1,2 ,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90 3% ,74 2 % ,6 1 3% ;异体输血组则分别为 81 8% ,5 7 6 % ,36 4%。 2组间术后 2 ,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自体输血可有效减少或避免输异体血所致的免疫抑制 ,延长肺癌病人术后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温卡托普利局部灌注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后脊髓组织氧自由基、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影响。方法80只成年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4组,A组:假手术组(n=8);B组:缺血对照组(n=24);C组(n=24):低温生理盐水局部灌注;D组(n=24):低温生理盐水和卡托普利(4mg/kg)局部灌注。建立兔脊髓缺血损伤模型,经主动脉阻断段灌注保护液;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再灌注后8h、24h及72h脊髓组织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力,检测MPO活力。结果脊髓缺血再灌注后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力下降,MPO活性增强;C组、D组与B组比较,MDA含量在各时相点均下降(P〈0.01),MPO活力明显降低(P〈0.01),脊髓组织MDA与动物后肢神经功能评分之间呈负相关。结论低温溶液可减少脊髓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生成,减轻中性粒细胞浸润,联合卡托普利局部灌注,具有协同保护脊髓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老年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脂联素(adiponectin,ADP)浓度与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73例,男38例,女35例,年龄65~80岁,BMI24 kg/m~2,ASAⅠ或Ⅱ级,术后24、48和72 h采用中文版意识模糊评估量表评估认知功能,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OD将患者分为两组:POD组和非POD组。于麻醉诱导前5 min(T_0)、气管拔管即刻(T_1)、术后24 h(T_2)、术后48 h(T_3)和术后72 h(T_4)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清MMP-9及ADP浓度。结果 13例患者发生POD,发生率为17.8%。与T_0时比较,T_1—T_4时POD组血清MMP-9浓度明显升高,血清ADP浓度明显降低(P0.05);T_1时非POD组MMP-9浓度明显升高,血清ADP浓度明显降低(P0.05)。T_1—T_4时POD组血清MMP-9浓度明显高于,ADP浓度明显低于非POD组(P0.05)。结论围术期血清MMP-9浓度升高与ADP浓度下降可能参与老年肺叶切除术患者POD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脂联素(ADP)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行开胸手术老年患者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65~80岁,BMI 18.6~26.6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PG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40例。PG组采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GA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即刻(T0)、诱导插管后(T1)、切皮后15min(T2)、拔管前即刻(T3)的HR和MA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于麻醉前即刻,切皮后15min、术后1和7d分别采集静脉血样检测血清MMP-9、ADP浓度。采用MMSE于术前1d和术后7d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记录。记录两组患者术后7dPOCD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2-T4时GA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与GA组比较,T2-T4时PG组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与麻醉前即刻比较,切皮后15min、术后1和7d两组血清MMP-9浓度明显升高(P0.05),ADP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GA组比较,切皮后15min、术后1和7dPG组血清MMP-9浓度明显降低(P0.05),ADP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后7dPG组发生POCD 4例(10.8%),明显低于GA组8例(22.2%)(P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能改善老年开胸手术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该麻醉方式同时也可抑制MMP-9和促进ADP表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