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1):1984-1988
[目的]通过压缩强度的测定和扫描电镜的观察,评价本研究制备的载三联抗痨药HRZ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缓释材料的物理性能,从而制定构成缓释材料各成分的优化配比方案。[方法]实验组分为A1、A2、A3、A4、A5五个亚组,避光环境下分别根据五种不同比例的配比方案,称取适量硫酸钙/聚氨基酸、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吡嗪酰胺(PZA,Z)制备成直径9 mm、高6 mm圆柱状载药人工缓释材料,每一亚组制备8块,干燥。对照组B组为不含任何药物的人工缓释材料,以同法制备8块。将制备好的人工缓释材料在电子力学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定压缩强度;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显微结构。[结果](1)实验组各亚组药占比重量A19.09%、A212.28%、A313.79%、A416.67%、A528.57%时,压缩强度分别依次为(11.63±0.18)MPa、(10.74±0.25)MPa、(10.11±0.24)MPa、(3.48±0.22)MPa、(1.18±0.18)MPa;对照组不含药物,压缩强度为(18.62±0.16)MPa;6组数据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 141.068,P=0.000);(2)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缓释材料晶体之间存在大量的空隙,为承载药物提供了丰富的空间。[结论]载三联抗痨药HRZ硫酸钙/聚氨基酸人工缓释材料随着抗痨药物药占比的增加,压缩强度逐渐降低;但在一定药物含量范围内,人工材料的强度变化并不明显;硫酸钙晶体间的空隙是该人工材料承载抗痨药物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3.
4.
5.
脊柱手术通常需要在切口内留置引流管,以利于排出手术后创面的渗血、渗液[1-2],从而避免术区感染以及因为血肿形成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等并发症的发生[3-4]。然而,也有文献报道脊柱手术安放引流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5],并且还有可能增加出血、感染的风险以及再次手术拔除引流管[6-7]。目前,脊柱手术是否使用引流存在一定的争议,不同的研究结果有不同的主张;有支持安放引流的,有不支持安放引流的,也有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安放引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缓释涂层在兔脊柱结核模型体内的抗结核性能及组织相容性。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兔构建L4/5脊柱结核模型,将建模成功的60只模型兔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只,其中A组(实验组)病灶清除术后植入包裹HRZ缓释涂层的自体髂骨;B组(对照组)病灶清除术后植入包裹空白涂层的自体髂骨;C组(空白对照组)病灶清除术后单纯植入自体髂骨。术后观察实验兔一般状况及伤口情况;造模前1d、病灶清除术前及术后1d、3d、7d、14d、28d、56d、84d、112d进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检测;术前以及术后14d、28d、56d进行肝肾功能检测;术后28d时A组随机处死5只兔,取心脏、肝脏、脊髓、脾脏及肾脏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观察;术后56d行脊柱X线片检查后,每组随机处死5只兔在植骨部位局部取材进行骨-材料界面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术后B组1只兔切口感染,C组1只兔死亡、1只兔截瘫,其余兔术后一般状况良好。三组造模前和手术前的ESR和CR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手术前的ESR和CRP均较造模前显著性升高(P0.01)。三组术后1d时ESR和CRP均较术前显著性升高,3d时CRP达到峰值,7d时ESR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A组至术后56d时CRP降至造模前水平,84d时ESR降至造模前水平;B、C组至112d时CRP和ESR均仍显著性高于造模前水平(P0.05)。A组术后7d、56d、84d及112d的ESR和CRP均低于同时间点B、C组(P0.05),B组与C组同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间术前和术后14d、28d、56d的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术后14d、28d、56d的肝、肾功能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8d时A组心脏、肝脏、脾脏、脊髓及肾脏组织未见器质性改变及组织损伤征象。术后56d时A组植骨融合情况优于B组及C组(P0.05),骨-材料界面组织病理切片骨小梁面积显著性高于B组及C组(P0.01)。结论:HRZ缓释涂层在兔体内具有优良的抗结核性能和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BS)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经流行病学、影像学、实验室及病理检查确诊的70例BS患者的相关资料,并分析其CT和MRI表现。结果:70例BS患者共累及172个椎体,其中累及腰椎123个(71.51%),尤以下腰椎受累为著,骶椎18个(10.47%),胸椎17个(9.88%),颈椎14个(8.14%);累及相邻2个椎体46例(65.71%),相邻3个及以上椎体21例(30%,最多累及连续5个椎体),“跳跃征”3例(4.29%)。影像表现:虫蚀状骨质破坏伴骨质增生硬化最常见(96/172,占55.81%);大片状骨质破坏较虫蚀状骨质破坏更容易发生死骨(86.36% vs 13.64%)、椎体压缩(85.71% vs 14.29%)及后凸畸形(100% vs 0%)。椎间隙多正常(25/70,35.71%)或轻度狭窄(25/70,35.71%),可伴有“周围真空现象”(11/70,15.71%),终板破坏呈“类许莫氏结节”(32/70,45.71%);局限性椎旁脓肿和硬膜外脓肿分别占85.42%(41/48)和88.10%(37/42),仅6例脓肿内可见钙化;累及背部竖脊肌3例,累及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马尾及终丝均为1例。结论:BS好发于下腰椎,影像上多表现为相邻椎体虫蚀状骨质破坏伴骨质增生硬化,椎间隙多正常或轻度狭窄,椎旁脓肿与硬膜外脓肿均较局限;BS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椎间盘及相邻椎间盘的术前MRI表现,评估其退变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科已行手术治疗的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3~79岁(51.68±5.60岁),将所有患者以10年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突出椎间盘发生在L4/5节段50个,其相邻椎间盘100个;L5/S1节段50个,其相邻椎间盘50个。观察术前腰椎MRI,椎间盘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进行评估;软骨终板形态以Pappou分级标准进行评估。年龄段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邻椎间盘与退变椎间盘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相邻椎间盘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各年龄段L4/5、L5/S1突出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均在Ⅲ级以上、Pappou分级均在Ⅱ级以上,各年龄段间椎间盘退变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各年龄段间软骨终板退变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段间突出椎间盘发生在L4/5、L5/S1的上位相邻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有统计学差异(P0.05),下位相邻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各年龄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邻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结果各年龄段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邻的L3/4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突出的L4/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有相关性(r=0.696,P=0.000),相邻L5/S1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突出L4/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间无相关性(r=0.214,P=0.136);相邻的L3/4、L5/S1椎间盘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与突出的L4/5椎间盘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均有相关性(r=0.467,P=0.001;r=0.380,P=0.007)。相邻L4/5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与突出L5/S1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有相关性(r=0.549,P=0.000);相邻L4/5椎间盘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与突出L5/S1椎间盘的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有相关性(r=0.684,P=0.001)。L4/5椎间盘突出的相邻L3/4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和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评分分别为3.26±0.87分、1.54±0.50分,均高于相邻L5/S1椎间盘的2.96±0.59分、1.23±0.49分(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节段的相邻椎间盘及软骨终板的退变与年龄及突出椎间盘退变程度关系密切,且相邻上位椎间盘较下位椎间盘退变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过表达PRDM13慢病毒与感染阴性对照病毒的胶质瘤细胞mRNA存在的差异,筛选并分析抑制胶质瘤增殖、迁移相关的基因。方法通过胶质瘤细胞感染慢病毒,建立过表达PRDM13细胞模型,使用转录组测序方法检测两组中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分析。结果过表达PRDM13慢病毒细胞模型成功建立,过表达PRDM13可以改变U87细胞的形态,转录组测序检测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显著性差异表达基因。结论找到抑制胶质瘤增殖、迁移的相关基因,为进一步研究PRDM13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