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99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56篇
药学   66篇
中国医学   42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测定不同来源的4种大宗常用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G1和AFG2)的含量,比较不同基质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的分布状况。方法 基于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IAC-HPLC-FLD)方法,分析不同产地共75批中药样品。结果 柏子仁、薏苡仁、决明子及党参共计75批中药饮片中,阳性检出:26批柏子仁(AFs 1.22-46.67 μg·kg-1,AFB1 1.22-31.40 μg·kg-1)、4批薏苡仁(AFs 1.97-41.13 μg·kg-1,AFB1 1.97-36.40 μg·kg-1)、1批决明子(AFs 13.65 μg·kg-1,AFB1 12.60 μg·kg-1),阳性率41%,超标率15%。阳性样品经 LC-MS/MS确证,排除假阳性。4种大宗常用中药饮片柏子仁、薏苡仁、决明子、党参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水平依次降低,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29%、7%、0%,表明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状况与药材基质密切相关。结论 针对易污染AFs的中药品种,需进一步加强其污染状况的全面检测分析,为黄曲霉毒素的有效防控以及完善中药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障中药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鲜人参中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甙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产鲜人参中分离出4种单体化合物。其中3种经理化及光谱鉴定分别为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甙-Rb1,-Rb2,-Rd。  相似文献   
3.
肉鸡猝死综合症(Sudden death Syndrome),简称SDS。这是一种急性死亡的一种新疾病。为有效的防治本病,近几年来有许多学者都对此病作过研究报道。但就目前研究看,对SDS病因尚无定论,同时也没有特异性的诊断方法。笔者在防治本病的研究中,对SDS诊断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对SDS的诊断,在排除细菌、病毒感染及有毒物质中毒的情况下,可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病状、病理变化及营养代谢的改变来综合分析,建立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选人参Panax ginseng趁鲜切制饮片工艺,比较分析趁鲜切制与传统切制人参饮片的质量,为人参趁鲜切制的合理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考察切片厚度、烘干温度、烘干时间等因素优选人参趁鲜切制饮片最佳制备工艺;建立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法评价2种炮制工艺人参饮片质量差异性;并定量分析2种人参饮片中指标性成分人参皂苷含量差异。结果 人参趁鲜切制饮片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人参鲜药材含水量65%,烘干温度50℃、烘干时间8 h、切片厚度1.5 mm;指纹图谱分别确定了人参趁鲜切制饮片和传统切制工艺饮片22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7个共有峰,2种炮制工艺所得人参饮片指纹图谱相似度分别在0.983~0.992、0.948~0.996。趁鲜切制与传统切制工艺饮片之间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60~0.993,相似度良好;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将人参趁鲜切制饮片和传统切制饮片归为2类,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确定2种炮制工艺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流感反向遗传技术,以B型流感病毒B/Yamagata/16/88株作为骨架,表达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构建以B型流感病毒为载体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候选株。方法基因合成新冠病毒参考株S蛋白上的RBD基因片段(318-541aa),对B型流感病毒B/Yamagata/16/88/的NS1片段进行设计改造并插入RBD序列,构建重组质粒NS110-RBD。将NS110-RBD与其余7个骨架株重组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和MDCK细胞,拯救表达新型冠状病毒RBD区重组流感病毒,对拯救出的毒株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病毒滴度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成功拯救出重组流感病毒株并命名为rIBV-NS110-RBD。PCR鉴定RBD目的基因大小正确,测序表明拯救病毒株的序列正确,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拯救病毒株的病毒粒子具有流感病毒粒子的典型特征。经测定,拯救株rIBV-NS110-RBD在MDCK细胞上的病毒滴度为10^(5.5) TCID_(50)/ml,在鸡胚上的病毒滴度为10^(6.5) EID_(50)/ml,血凝效价最高达2_(5);Western Blot检测到RBD的表达,其分子质量为35ku。结论成功拯救出高表达新型冠状病毒RBD蛋白的高血凝效价的重组流感病毒株,该病毒具有流感病毒粒子的典型特征,为以B型流感病毒为载体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人参生产智能专家系统在人参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姚玉霞  陈桂芬  司秀丽  刘义 《中草药》2004,35(5):588-590
介绍了多媒体人参生产智能系统在人参栽培中的应用。通过对人参栽培中的水、肥、土、病、虫、草害进行图像及文本的采集、数字转化、专家推理,达到计算机对作物形态特征自动提取和智能诊断的目的,对提高人参栽培水平起到专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绿保一号”高效生物菌肥改造参地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参业是靖宇县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 ,沿用代林栽参的模式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 ,随着国家对森林实施“天保工程”,伐林种参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参地也不予批复 ,北京同仁堂吉林人参有限责任公司 ,为建立 GAP人参基地 ,按照 GAP要求 ,把吉林人参产业持续发展下去 ,苦心专研 ,与农民技师王金和、靖宇县特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 ,历经 7年的时间 ,研制出“绿保一号”高效生物菌肥 ,改造老参地 ,农田土种植人参均获成功 ,在单独追施新林土参地 ,增产显著 ,我们于 1 999年秋季对典型地块进行了跟踪记录和观查 ,效果明显。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柳叶中地奥辛含量。方法:分析柱为Zorbax SB 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进样量20μL,用外标法定量。结果:线性范围在3.16-20.16μg内,r=0.9996,精密度实验RSD为1.5%,稳定性实验RSD为2.0%,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1.6%(n=5)。结论:方法简便、快速、有效、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大黄柳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9种中药提取物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抑菌作用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人体易感染的菌体,能引起变态反应性肾炎、风湿病、心肌炎等疾病。本实验着重比较9种中药提取物抑菌程度,为明确抑菌效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不同碳源对掌叶大黄毛状根生物量和蒽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世海  刘晓峰  果德安  郑俊华 《中草药》2005,36(7):1075-1077
目的研究不同碳源对掌叶大黄毛状根生物量和蒽醌产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个克隆的掌叶大黄毛状根和非转化根,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7种糖作为培养基碳源时对大黄根生物量的积累和5种蒽醌类化合物的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糖作为碳源对大黄根生物量积累和蒽醌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大黄根类型与糖种类互作分析显示,DH 7a与麦芽糖对于蒽醌产量来说是优势组合,而DH 5a和DH 5c在蔗糖和果糖差异不显著,非转化根在蔗糖作碳源的培养基中蒽醌产量极显著地高于其他6种糖。结论果糖作为碳源最利于大黄根培养的生物量的积累,蔗糖作为碳源时大黄根蒽醌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