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研究颈椎椎体CT值在预测颈椎前路融合术后早期内置物沉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颈椎专业组收治的306例行颈椎前路融合手术的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上测量C2~C7椎体中横断面的CT值,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获得L1~L4总的骨密度T值。在术后第2天、术后3个月颈椎中立侧位X线片上分别测量颈椎前路融合节段前、后缘高度和融合节段Cobb角。定义术后3个月较术后2d融合节段前、后缘高度丢失的平均值≥2mm为内置物发生沉降。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腰椎骨密度T值与C2~C7椎体CT均值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C2~C7椎体CT均值、腰椎骨密度T值分别与融合节段高度丢失数值、融合节段Cobb角改变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检验C2~C7椎体CT均值、腰椎骨密度T值与沉降的关联。以沉降为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C2~C7椎体CT均值的临界值。结果:术后3个月明确发生沉降122例,未发生沉降184例,沉降发生率为39.9%。C2~C7椎体CT均值与腰椎骨密度T值呈显著正相关(r=0.518,P<0.001),与融合节段Cobb角改变有显著相关性(r=-0.170,P=0.003),呈负相关。但腰椎骨密度T值与融合节段Cobb角改变无显著相关性(P=0.605)。融合节段高度丢失值与C2~C7椎体CT均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6),与腰椎骨密度T值无显著相关性(P=0.274)。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性别、术式和节段的影响后,内置物沉降与C2~C7椎体CT均值有显著相关性(P=0.035), CT值每升高1HU,沉降风险降低0.4%(OR=0.996,95%CI:0.992~1.000);控制性别、术式和节段的影响后,内置物沉降与腰椎骨密度T值的无显著相关性(P=0.098)。以沉降为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562,ROC曲线上最佳C2~C7椎体CT均值为273HU。结论:预测颈椎前路融合术后早期内置物沉降时颈椎椎体CT值要优于腰椎骨密度T值,术前较高的颈椎椎体CT值患者术后发生内置物沉降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伴骨盆倾斜的影像学特征,并分析脊柱矫形术后相关的影像学参数和骨盆倾斜的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融合手术的181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合并骨盆倾斜20例,年龄46~75岁(62.10±7.56岁),随访时间12~96个月(47.21±19.13个月)。15例患者C7铅垂线(C7PL)偏移方向与骨盆髂嵴较高侧保持一致,定义为Ⅰ型;5例患者C7PL偏移方向与骨盆髂嵴较低侧一致,定义为Ⅱ型。收集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冠状位平衡(coronal vertical axis,CVA)、锁骨角(clavicle angle,CA)、顶椎偏距(apical vertebral translation,AVT)、骶骨倾斜角(sacral obliquity angle,SOA)、骨盆倾斜角(pelvic obliquity angle,POA)等影像学参数以及顶椎位置、融合节段、截骨方式、远端固定椎位置等临床指标,并进行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结果:Ⅰ型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  相似文献   
3.
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dysplastic spondylolisthesis)是脊柱外科比较少见的滑脱类型,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根据Wiltse分类,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主要是由于小关节或椎板等后方附件的发育异常,导致L5椎体前滑移和L5、S1椎体形态异常,最常见于L5/S1水平。在影像学上有特征性的L5椎体梯形变、骶骨上终板穹窿样变,常伴有L5峡部延长或峡部裂、脊柱隐裂,且脊柱矢状位序列常常表现为失衡状态。因其起病隐匿,不易早期发现,往往患者出现腰腿痛以及腰骶部畸形才就医。由于存在腰骶部后凸畸形、脊柱-骨盆矢状位失衡等情况,会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极大影响。诸多学者已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初步达成一定共识。笔者围绕近年来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影像学评估、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一款新型的脊柱机器人系统进行椎板切除操作,评估该系统的准确性。方法 取10例羊腰椎标本,对每个标本的椎板两侧进行共20次椎板切削操作。记录每次切削操作的时间,并对术后CT数据呈现的椎板切割轨迹与手术前规划的切割轨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一共进行了212次垂直切削,平均每侧的椎板切削需要10.6次垂直切削来完成。单侧椎板切除的平均时间为(172.55±33.23) s。规划切割面和实际切割面在起始点的距离为(0.99±0.46) mm,在终止点的距离为(0.85±0.55) mm,切割的准确度符合预期。结论 基于3D打印配准模板的脊柱机器人系统进行椎板切除操作的精度基本满足临床要求,但仍需进一步的实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调查与分析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价术后腰椎僵硬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变的影响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前(48例)、术后半年(42例)、术后1年(38例)、术后2年(41例)、术后3年及以上(40例)的209例患者进行调查。男89例,女120例;年龄27~82岁(62.2±10.1岁)。所有参与调查的患者均完成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评分和一项自制调查问卷的填写。自制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疼痛/不适、神经功能障碍、心理健康受损、工作能力受限、各项日常活动能力受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术后患者的满意度和恢复程度。统计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分析ODI、NRS、JOA评分改善情况与患者满意度和恢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前患者ODI、腰痛NRS、臀部或下肢痛NRS评分显著高于术后各时间点的患者,JOA评分显著低于术后各时间点的患者(P<0.001)。96.27%(155/161)的术后患者认为生活质量较术前改善。患者自我报告的恢复优良率为67.70%,对手术治疗的满意率为73.91%,二者之间呈高度相关(r=0.701,P<0.001)。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疼痛/不适、神经功能障碍和日常活动能力受限。在受限制的各项日常活动中,对术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行走受限、外出/户外活动受限和站立受限;对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行走受限、弯腰/下蹲受限和外出/户外活动受限。ODI、NRS、JOA评分的改善值、JOA评分改善率与患者报告的恢复程度和满意度之间呈低中度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310~0.627之间。结论:疼痛/不适、神经功能障碍和日常活动能力受限是影响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受限制的各项日常活动中,除行走和外出/户外活动受限外,站立受限对术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相对较大,弯腰/下蹲受限对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ODI、NRS和JOA评分的改善情况与患者自我报告的恢复程度和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不高。在综合评估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时,除腰腿疼痛外,还应考虑腰腿酸胀、麻木,下肢无力以及腰椎僵硬等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颈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合并退变性颈椎后凸患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9年9月,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18例多节段脊髓受压的慢性颈脊髓病合并退变性颈椎后凸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52.3±8.1岁;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合并慢性颈脊髓病5例,脊髓型颈椎病13例。减压节段:17例为C3~C7,1例为C3~T1,术中固定融合3.8±1.0个椎体。12例患者出院时(术后2周左右)复查颈椎MRI,1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13.5年(10.5±2.8年)。在术前、出院时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后凸节段Cobb角,在颈椎MRI上测量脊髓前缘角及改良K线,末次随访时在X线片上评估手术固定节段骨性融合及后凸矫形角度丢失情况。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JOA评分及颈痛VAS评分。结果:18例患者术前后凸节段的局部Cobb角为6.6°±6.5°后凸,术后2周为3.8°±8.0°前凸,有显著性差异(P<0.01); 术前C2~C7颈椎Cobb角为1.3°±9.4°前凸,术后2周为5.8°±7.0°前凸,无显著性差异(P>0.05)。12例患者颈椎MRI上测量脊髓前缘角术前为11.1°±4.2°后凸,术后2周为1.3°±5.2°后凸,有显著性差异(P<0.01);C2~C7节段脊髓前缘角术前为6.5°±4.4°后凸,术后2周为1.1°±6.3°前凸,有显著性差异(P<0.01)。7例(39%)患者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均在术后1~4个月内完全恢复。术后末次随访11例患者颈椎侧位X线片显示手术固定节段均获骨性融合,后凸矫形角度无丢失;颈椎MRI显示脊髓无受压,正中矢状位片显示脊髓前缘角无丢失。11例患者JOA评分术前8.0±2.8分,末次随访时15.6±0.9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JOA评分改善率(83±14)%;颈痛VAS评分术前为2.2±3.0分,末次随访时为1.1±1.2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合并有退变性颈椎后凸的多节段受压的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采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矫形内固定融合术可以获得长期稳定、良好的脊髓功能改善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腰椎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是脊柱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其适应证包括腰椎管狭窄症、退变性腰椎侧凸、特发性脊柱侧凸、胸腰椎骨折、感染和肿瘤等。该术式在重建脊柱平衡、维持矫形效果和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该术式需要固定腰椎多个运动节段,往往导致腰椎活动度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引发腰椎僵硬,进而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和生活质量。目前,腰椎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后疗效评估主要集中于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等方面,而对于手术附带结果(collateral outcome)如腰椎僵硬的关注较少[3]。随着长节段固定融合术的广泛应用,术后出现腰椎僵硬的病例越来越多。为了准确描述患者术后腰椎僵硬状态,甚至有学者制作了专门评估腰椎僵硬的量表。本文拟对腰椎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后腰椎僵硬相关功能障碍的评估现状做出总结,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颈后路经肌间隙入路“升顶式”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20年9月我院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的75例多节段CSM患者,其中42例患者采用颈后路经肌间隙入路“升顶式”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升顶组),年龄31~79岁(57.2±10.7岁);33例患者采用传统“关节囊悬吊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悬吊法组),年龄48~82岁(67.2±9.6岁)。所有患者于术后3~14个月门诊随访。收集两组患者的住院相关基本信息;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颈椎X线片上测量颈椎矢状面平衡参数,包括C0-2 Cobb角、C2-7 Cobb角、C2-7矢状面轴向距离(C2-7 SVA)、C7倾斜角(C7-Slope),同时测量颈椎活动度(ROM);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JOA(mJOA)评分、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计算mJOA评分改善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术中出血量和平均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升顶组患者年龄和术后住院天数均小于悬吊法组(P<0.05)。两组术前C0-2 Cobb角、C2-7 Cobb角、C2-7 SVA、C7-Slope和颈椎ROM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升顶组C7-Slope和C2-C7 SVA小于悬吊法组(P<0.05),C2-7 ROM大于悬吊法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mJOA和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mJOA和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mJOA评分改善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NDI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相比,颈后路经肌间隙入路“升顶式”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CSM早期可获得相同神经功能改善效果,且在维持颈椎矢状面平衡及颈椎活动度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