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早期隐匿,为DR的早期干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了解人群中DR的发生和进展状况对于中国DR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调查北京市顺义区≥40岁的2型糖尿病(DM)患者中DR患病率,探讨DR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顺义区共抽取24个调查点,对≥40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糖测量以及裂隙灯、检眼镜及免散瞳眼底照相等眼部检查。将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与DR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抽样所得≥40岁人群4549位中,共有4167(91.6%)位受检者接受筛查。根据早期治疗DR研究组(ETDRS)诊断标准,DR患病率为29.2%,严重的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为2.5%(n=11),PDR为1.3%(n=6),威胁视力的DR为5.4%(n=24)。2型DM患者中,0.4%(4/445)为社会性盲(VA〈0.1),6.3%(28/445)为双眼的视力损害(VA〈0.3)。单因素分析显示低体质量指数(BMI)(P=0.022)、胰岛素治疗史(P=0.011)与DR的发生有明显相关。较长的DM病程(P〈0.01)及增高的空腹血糖水平(P〈0.01)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的提高是预防DR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31)。结论北京市顺义区≥40岁人群DR患病率低于国外同年龄人群的调查结果,胰岛素治疗史及低BMI是影响DR发生的相关因素,而DM病程及空腹血糖水平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对预防DR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背景视力损害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盲和致盲性眼病的现状是做好防盲工作的基础。目的对北京市顺义区≥40岁人群进行视力损害的现况调查,为中国政府制定防盲计划提供相关信息。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视力损害标准,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40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电脑验光、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和直接检眼镜下眼底检查。不同年龄受检人群的视力分析以10岁的间隔进行分组,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视力损害与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本研究检查人员均经过标准化培训。结果本调查共入选满足纳入条件者4549人,实际接受筛查者4167人,应答率为91.6%。受检者年龄为40~94岁,平均(56.61±11.10)岁;受检者中视力损害者161例,患病率为3.9%。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损害的患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不同年龄组视力损害发生率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487,P〈0.01);≥70岁年龄组视力损害的患病率是40~49岁年龄组的15倍(OR=0.114,95%CI:0.056~0.234)。女性视力损害患病率稍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01,95%CI:0.627~1.295)。文盲组视力损害患病率为非文盲组的5.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743,95%CI:1.830~4.111)。结论年龄的增长及低文化程度是视力损害患病率增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个体而言,文化程度的提高是防止视力损害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荧光分子探针四甲基罗丹明-葡聚糖(dextran-tetramethylrhodamine, DT)和荧光黄(lucifer yellow CH, LY)、磁性分子探针钆-二乙三胺五乙酸(gadolinium-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 Gd-DTPA)在多孔介质中的动态扩散分布规律,筛选合适的荧光分子探针用于大鼠脑组织间隙(interstitial space, ISS)光学成像。方法:琼脂糖凝胶分为DT组、LY组、Gd-DTPA组,分别导入相应分子探针, 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别动态观察DT、LY在琼脂糖凝胶内的扩散分布,与磁共振成像显示的Gd-DTPA在琼脂糖凝胶内的动态扩散过程进行比较。LY分别导入18只大鼠尾状核,对不同时间点离体脑切片进行荧光成像,其成像数据与相应导入Gd-DTPA的大鼠的磁共振在体检测成像数据进行对比。结果:DT、LY及Gd-DTPA在琼脂糖凝胶中的扩散分布均表现为各向同性,平均扩散分布速率分别为:(0.07±0.02)×10-2 mm2/s、(1.54±0.47)×10-2 mm2/s、(1.45±0.50)×10-2 mm2/s,DT与LY、DT与Gd-DTPA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NOVA, F=367.15, P<0.001; Post-Hoc LSD, P<0.001),LY与Gd-DTP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ost-Hoc LSD, P =0.09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分子探针的扩散分布面积随时间变化的趋势:DT与LY、DT与Gd-DTPA间的变化规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Bonferroni校正, α=0.0125, P<0.001),LY与Gd-DTP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Bonferroni校正, α=0.0125, P =0.203)。LY与Gd-DTPA在大鼠尾状核ISS内分布随时间变化呈各向异性,均表现为指向同侧皮层区的单方向楔形扩散,平均扩散分布速率分别为 (1.03±0.29)×10-3 mm2/s和(0.81±0.27)×10-3 mm2/s, t=0.759, P =0.490;信号衰减半衰期分别为 (2.58±0.04) h和(2.46±0.10) h, t=2.025, P =0.113。LY与Gd-DTPA间扩散分布面积比率在0.5、1、2、3、7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49, P=0.088; t=2.582, P=0.061; t=1.966, P=0.121; t=0.132, P=0.674; t=0.032, P=0.976),在1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7, P =0.043)。结论:LY与Gd-DTPA在多孔介质内的扩散分布规律一致,是ISS荧光成像的适用分子探针,可用于脑ISS的微观、宏观、离体检测。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调查与分析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价术后腰椎僵硬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变的影响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前(48例)、术后半年(42例)、术后1年(38例)、术后2年(41例)、术后3年及以上(40例)的209例患者进行调查。男89例,女120例;年龄27~82岁(62.2±10.1岁)。所有参与调查的患者均完成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评分和一项自制调查问卷的填写。自制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疼痛/不适、神经功能障碍、心理健康受损、工作能力受限、各项日常活动能力受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术后患者的满意度和恢复程度。统计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分析ODI、NRS、JOA评分改善情况与患者满意度和恢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前患者ODI、腰痛NRS、臀部或下肢痛NRS评分显著高于术后各时间点的患者,JOA评分显著低于术后各时间点的患者(P<0.001)。96.27%(155/161)的术后患者认为生活质量较术前改善。患者自我报告的恢复优良率为67.70%,对手术治疗的满意率为73.91%,二者之间呈高度相关(r=0.701,P<0.001)。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疼痛/不适、神经功能障碍和日常活动能力受限。在受限制的各项日常活动中,对术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行走受限、外出/户外活动受限和站立受限;对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行走受限、弯腰/下蹲受限和外出/户外活动受限。ODI、NRS、JOA评分的改善值、JOA评分改善率与患者报告的恢复程度和满意度之间呈低中度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310~0.627之间。结论:疼痛/不适、神经功能障碍和日常活动能力受限是影响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受限制的各项日常活动中,除行走和外出/户外活动受限外,站立受限对术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相对较大,弯腰/下蹲受限对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ODI、NRS和JOA评分的改善情况与患者自我报告的恢复程度和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不高。在综合评估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时,除腰腿疼痛外,还应考虑腰腿酸胀、麻木,下肢无力以及腰椎僵硬等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外科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外科治疗具有侵袭性、复杂性、个体化、高度依赖操作者技能等特点,因此,其评估与药物治疗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仍然缺少相应的方法学框架和指南。IDEAL框架与指南[The Idea,Development, Exploration,Assessment,and Long-term Follow-up(IDEAL)Framework and Recommendations]旨在针对外科手术创新、有创性医疗器械和其他复杂治疗干预措施建立科学、严谨的评价路径,并根据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对研究方法、报告规范等进行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不同危险程度患者中评估心肺适能对ASCVD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期间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心肺运动试验的非ASCVD患者544例,根据《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对其进行ASCVD总体危险评估,通过心肺运动试验准确测定心肺适能指标——峰值摄氧量(peak oxygen uptake,VO2peak),并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结果:506例患者完成了随访(低危组250例,中危组93例,高危组163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9~28个月)。在随访期内共51例患者出现ASCVD事件,其中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冠脉血运重建治疗者 33例,缺血性脑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颈动脉血运重建者18例。出现ASCVD事件的患者作为ASCVD组(n=51),其余患者作为非ASCVD组(n=455)。ASCVD组VO2peak[16.3(3.6)mL/(kg·min) vs. 19.1(3.2)mL/(kg·min), P<0.001]显著低于非ASCVD组。以是否发生ASCVD事件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VO2peak[OR 0.893(95% CI:0.831~0.959),P=0.002]及ASCVD危险分层[OR 1.428(95% CI:1.028~1.878),P=0.031]与ASCVD事件的发生独立相关,VO2peak每升高1 mL/(kg·min),ASCVD事件发生风险降低11%。依据患者VO2peak的三分位数[14.4 mL/(kg·min), 23.0 mL/(kg·min)]将患者分为低、中、高VO2peak,分别在ASCVD 危险分层高危和中、低危的患者中,以是否发生ASCVD事件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ASCVD危险分层高危患者中,中水平VO2peak[OR 0.210(95% CI:0.054~0.814),P=0.024]及高水平VO2peak[OR 0.146(95% CI:0.025~0.870), P=0.035]患者ASCVD事件的发生均显著下降,但在ASCVD中低危患者中未发现VO2peak升高对ASCVD事件发生的显著影响。结论:高心肺适能可显著降低ASCVD高危患者ASCVD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