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8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257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肱骨近端骨密度(BMD)的测量方法,研究肱骨近端BMD与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探讨肱骨近端BMD在预报骨质疏松症的敏感性.方法 选择绝经后健康女性志愿者,使用Hologie DELPHI-A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及本研究设计的肩部定位器和前臂定位器测虽肱骨近端BMD.研究第一部分包括30名忐愿者,每人连续测量右侧肱骨近端BMD 2次,根据测量结果计算短期精密度RMS SD和RMS CV;第二部分包括92名志愿者,记录其年龄、身高、体重,测量右侧肱骨近端BMD,分析肱骨近端BMD与年龄和BMl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肱骨近端BMD测量方法的短期精密度:RMS SD=0.011 g/cm2,RMS CV=2.4%.本研究92名志愿者平均(60.2±6.4)岁,平均身高(159.5±5.4)cm,平均体质晕(59.4±7.5)kg,平均BMI 23.3±2.7,平均肱骨近端BMD(0.543±0.083)g/cm2,肱骨近端BMD 同年龄呈负相关,同BMI无显著相关.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测苗肱骨近端BMD的方法;年龄越人肱骨近端BMD越低;由于BMI对BMD的影响会掩盖骨质的丢失,而非负重区域即肱骨近端会最大程度地减少BMI对BMD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求健侧C7神经根移位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手术中尺神经与桡神经的最佳吻合部位。方法在10具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上肢标本上观察桡神经及其肱三头肌肌支的解剖学特征;尺神经的解剖学特征;尺神经不同水平与对侧颈根部的距离。结果桡神经从后侧束发出部位到发出肱三头肌长头的第一支肌支之间的距离为(8.2±1.4)cm,从发出长头的第一个肌支部位到外侧头最后一个肌支发出部位之间的距离为(4.8±0.7)cm。尺神经肘部以上几乎无分支,尺神经在发出部位的直径为(6.7±0.6)mm;在肘部的直径为(6.3±0.5)mm;在腕部的直径为(4.0±0.4)mm;从锁骨下尺神经发出部位到肘部的长度为(29.0±2.6)cm;从锁骨下尺神经发出点到对侧颈根部的距离为(18.0±1.8)cm。结论健侧C7神经根移位修复桡神经,尺神经与桡神经的最佳吻合部位是锁骨下区,在此部位吻合不但能保证肱三头肌功能恢复,而且大大缩短桥接神经的长度。  相似文献   
3.
CT重建椎弓根轴线投影点定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椎弓根螺钉最佳入钉点,提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高速螺旋CT共扫描检查40例国人的200个L1~L5脊椎。重建后测量400个椎弓根的入点坐标(x,y),即椎弓根轴线在椎骨后表面的投影点与后正中线的距离(x)及与横突中线的垂直距离(y)。结果:x坐标从L1~L5逐渐增大,男性大于女性(P<0.05);y坐标从L1到L4逐渐下移,在L4与横突中线接近重叠,但L5突然上升,与L2节段水平相当,L1~L5y坐标基本上都在横突中线以上,但每组数据变异较大。就y坐标而言,椎弓根轴线投影点与传统入点比较均有差异。结论:横突中线是椎弓根螺钉置入的重要参照标志,但椎弓根轴线投影点并不在横突中线上,不同个体、节段之间y坐标存在的较大差异是高误置率发生的重要原因。对个体而言,术前常规通过CT测量椎弓根轴线在椎骨后表面的投影点数据对椎弓根螺钉的置入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第九届全国骨与关节损伤学术会议纪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骨与关节损伤学组和《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战创伤中心创二科(骨创伤科)承办的第九届全国骨与关节损伤学术会议于2003年11月20~23日在重庆市举行。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416篇,有5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生物人工周围神经修复大鼠不同长度周围神经缺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采用一种自行研制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部分脱乙酰甲壳质构建人工神经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不同长度的缺损,研究证实其修复效果。方法 选用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造成不同长度(5、10、15mm)的坐骨神经缺损,右侧进行人工神经桥接修复,左侧进行原位神经移植。12周后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以及组织学检测。结果 5mm以及10mm组,光镜下能够观察到人工神经内新生的纤维延续存在。组织学证明。此种人工神经能够有效的修复10mm以内的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神经肌肉复合动作电位的产生表明:12周后神经已经长过缺损段,神经传导功能恢复,并且已经长入远端靶器官。结论 结果证明这种套管能够有效的桥接10mm的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神经直径的6~8倍)。可能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同时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发组织工程化的人工神经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6.
肌电图对腰神经后根节段定位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肌电图行大鼠腰神经后根节段定位的方法。方法:通过电生理的方法,依次电刺激L3 ̄L5脊神经后根,分别记录大鼠双侧下肢主要肌肉的肌电图像,测量最早出现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最大波幅值。结果:刺激L3脊神经后根,于股四头肌记录到的波幅峰值(480.8±255.9μV)显著高于其它各组肌肉(P<0.01)。刺激L4脊神经后根,于下肢四组肌肉记录到的CMAP最大波幅平均值均>100μV,其中在股四头肌(305.2±131.5μV)、胫骨前肌(340.2±310.4μV)记录到的波幅峰值显著高于在股二头肌(142.4±144.7μV)、腓肠肌(138.2±127.6μV)记录到的波幅峰值(P<0.01)。刺激L5脊神经后根,于股二头肌(377.5±264.4μV)、腓肠肌(168.4±126.7μV)记录到的波幅峰值显著高于其它各肌群记录到的波幅峰值(P<0.01)。结论:电刺激不同脊神经后根,在大鼠下肢不同肌肉记录到的SNAP的波幅峰值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记录到的SNAP的波幅峰值,可作为腰神经后根节段定位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55年,Neer首次发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并报告其优良率及满意率均为90%左右00]。但亦有文献报道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较差,术后可出现肩关节僵硬或疼痛。因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较低,故临床处理此类骨折的经验不足。骨折造成骨性标志的破坏、术中假体放置高度及后旋角度的不确定性、大、小结节未达到解剖复位等均可影响肩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及预后。本文拟对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制器械关节镜下单通道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腕管综合征病例,分为关节镜组和传统手术组,关节镜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7.5±4.5)岁,病程(6.6±4.2)个月;传统手术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48.5±3.5)岁,病程(5.6±4.4)个月。两组均为单侧。根据腕关节的解剖及治疗需要切断腕横韧带和关节镜的特点自行设计了器械,包括套管、内心、钩刀。将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关节镜联合自制器械单通道治疗和传统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进行统计比较,采用波士顿腕管量表(Boston Carpal Tunnel Questionnaire,BCTQ)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关节镜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均较传统手术组具明显优势,住院总费用增加。术后BCTQ评分,术后1个月两组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关节镜组优于传统手术组;术后3、6个月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联合自制器械单通道治疗腕管综合征较开放性手术疗效可靠、微创、手术过程简化,但术前应明确诊断,选择合适病例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四肢骨折术后镇痛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的镇痛方案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探讨一种确实有效的符合四肢骨折术后无痛功能锻炼要求的镇痛模式。方法选择2003年8月1日~2003年9月15日50例四肢骨折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A组接受系统规律的镇痛治疗方案,B组采用传统的疼痛时再给止痛药物的方法治疗,以VAS评分法评判镇痛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患者,A组患者开始接受主、被动功能锻炼明显早于B组患者,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结论系统规律的有效镇痛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6):1518-1520
[目的]探讨冲压(die-punch)骨折块在手术治疗尺骨鹰嘴粉碎骨折中对于解剖复位滑车切迹及提高手术疗效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32例手术治疗的尺骨鹰嘴粉碎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及随访结果。X线片/CT扫描确认患者是否存在冲压骨折块。32例患者中20例存在冲压骨折块。[结果] 20例患者中16例行后路接骨板治疗,4例予8字形张力带钢丝固定。术后随访12~22个月,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4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0.00%。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并发症包括创伤性关节炎(3例),浅表感染(1例)和异位骨化(1例)。[结论]此类骨折中众多患者均存在冲压骨折块。解除冲压骨折块的嵌压及解剖复位是滑车切迹解剖复位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