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4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6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在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侧块钉棒Ⅰ期联合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27例,手术均在颅骨牵引下经鼻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先采用俯卧位,植入侧块螺钉、减压、复位后,植入棒,运用“弓弦原理”,采用CD旋棒技术恢复颈椎的序列,维持并稍加大颈椎在矢状面上的生理前凸,植骨融合后拆除颅骨牵引置仰卧位,行前路椎体复位、减压、植骨及自锁钛板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7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6~27个月,平均11.6个月。脱位均完全复位,无植骨不融合。损伤节段稳定,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都得到良好重建及维持,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神经、食道损伤等并发症。除5例A级、2例B级脊髓功能无恢复,Frankel分级无变化外,其余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8级,其中5例患者达到E级。[结论]颈椎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完全恢复颈椎序列,复位良好,椎管前后方压迫得到彻底解除,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为一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枕颈融合联合鼻内镜治疗枢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枕颈融合联合鼻内镜技术行颈椎重建和肿瘤切除治疗枢椎肿瘤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2005年7月以来,共收治5例枢椎肿瘤,采取后路枕颈融合联合前路鼻内镜肿瘤切除术治疗。结果5例患者术后颈椎稳定性均得到满意重建,肿瘤切除充分。其中2例瘫痪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枕颈融合联合鼻内镜技术治疗枢椎肿瘤,肿瘤切除率高,并发症低,为高颈段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4.
广泛后路松解三维矫形治疗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广泛后路松解三维矫形对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3月至2005年9月我院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42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前路松解后路矫形)20例,男3例,女17例;年龄12~20岁,平均15.5岁;Lenke 1型12例,2型2例,3型3例,5型3例.B组(后路脊柱松解三维矫形)22例,男3例,女19例;年龄12~26岁,平均15岁;Lenke 1型13例,2型2例,3型4例,5型3例.比较两组间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和SRS-22评分的差异.结果A组主弯Cobb角由83.6°±7.6°矫正到21.4°±5.4°,矫正率为72.4%±5.1%;B组由85.4°±11.5°矫正到22.0°±5.4°,矫正率为74.1%±5.2%,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SRS-22评分分别为303.9+28.9min、1379.5±236.8ml、92246.5±9784.9(¥)及17.4+0.24分;B组分别为241.0±20.8min、965.5±193.1ml、77725.1±8917.8(¥)及19.65±0.20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曲轴现象、假关节形成及失代偿发生.结论广泛后路脊柱松解三维矫形对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矫正效果满意,具有手术风险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相对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比初次和再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保 守治疗的生存质量,了解再次骨折对此类患者生存质量各方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观察治疗OVCFs后出现再骨折 的患者30名(再骨折组)和同时期行保守治疗OVCFs后未发生再骨折的基本条件相似的患者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出 院后3个月时SF-36简明健康健康状况调查表的调查结果。结果:再骨折组治疗后的8个维度均不同程度较对照组变差 (均P<0.01)。结论:再骨折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心理预期、情绪和社会活动 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3):1153-1158
[目的]探讨经后路多点锚定技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23例;年龄10~22岁,平均13.6岁;其中胸弯13例,胸腰双主弯4例,胸腰弯3例,双胸弯2例,腰弯1例;术前冠状面Cobb角48.9°~91.4°,平均68.3°;凸侧Bending相Cobb角40°~79.2°,平均57.4°;柔韧性8.3%~28.1%,平均15.7%;顶椎旋转度2°~3°,平均2.3°;矢状面胸椎后凸Cobb角46.4°~79.6°,平均58.2°,胸腰段后凸Cobb角21.1°~35.7°,平均28.3°。均采用经后路多点锚定技术进行矫形融合固定。[结果]随访12~96个月,平均52个月。术后冠状面Cobb角16.3°~46.7°,平均28.4°;顶椎旋转度1°~2°,平均1.2°;矢状面胸椎后凸Cobb角16.1°~38.3°,平均25.3°,胸腰段后凸Cobb角-4.3°~18.7°,平均8.9°;术后各指标均获得良好的矫正,侧凸矫正率为46.3%~74.1%,平均56.9%。末次随访时侧凸矫正丢失率仅3.1%,无神经系统并发症,仅1例假关节形成。[结论]经后路多点锚定技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可获得较满意的矫形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累及不同部位的结核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性别分布差异。方法连续收录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南方地区新发结核病患者为病例组及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按结核累及部位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各组人群中性别、年龄差异,计算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结核病患者344例(单纯脊髓脊柱结核患者12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175例,多发结核患者49例),健康志愿者350例。病例组中男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01, ■=1.285)。单纯肺结核(■=1.440)和多发结核患者(■=1.306)中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脊髓脊柱结核患者中女性比例显著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P0.05,■=1.696),但尚不能认为单纯脊髓脊柱结核患者与对照组间存在性别差异(P=0.636)。结论男性是罹患肺结核及多发结核的危险因素,女性则更容易进展为脊髓脊柱结核。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接受心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445例,回顾性总结分析其平板运动试验中不同参数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①进行平板运动试验的445例患者中,TET阳性200例,其中CAG阳性150例、CAG阴性50例;TET阴性245例,其中CAG阴性206例、CAG阳性39例.TET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9.36%(150/189),特异性为80.47%(206/256),预测准确性为80.00%(356/445).②CAG阳性组(189例)与CAG 阴性组(256例)比较,CAG阳性组的总运动时间、峰值心率、ST段下移出现时间明显小于CAG阴性组(P<0.05),其ST段下移幅度及持续时间显著大于CAG阴性组(P<0.05).③CAG阳性的189例中,单支病变87例、多支病变102例,多支病变组总运动时间、峰值心率、ST段下移出现时间明显小于单支病变组(P<0.05),ST段下移幅度及持续时间显著大于单支病变组(P<0.05).④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组中,性别在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对冠心病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在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组中,性别在冠心病的诊断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平板运动试验Bruce方案级别与冠心病也有明显的相关性:1级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均较其他级高,分别为85.71%、94.44%和88.33%.随着级别的递增,到4级时,其阴性预测值达100%,准确率也为100%.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是一项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综合多项参数分析可初步估测其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矫形治疗成人腰骶段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7例腰骶段结核患者,男9例,女8例;年龄23~68岁,平均46.4±16.0岁.17例患者中有16例出现不完全瘫痪,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4例,C级5例,D级7例.入院时血沉(ESR)33~95mm/h,平均57.4±16.8mm/h.术前腰骶角18°~23°,平均20.5°±1.7°.均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矫形、植骨融合治疗,应用腰骶角测量、血沉检测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定来评论临床疗效,随访观察治疗结果.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均安全完成,手术平均用时145min(130~200min),术中平均出血约700ml (500~850ml);无脊髓及血管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全部患者随访17~71个月,平均47.5±17.1个月.末次随访腰骶角为25.9°~30.3°,平均28.3°±1.5°,术后ESR恢复正常(9.2±3.1mm/h),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8个月,复查X线、MRI提示所有患者植骨融合,神经压迫完全解除.除2例术前Frankel分级为B级的患者术后恢复至D级,其余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均为E级.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矫形治疗成人腰骶段结核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