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75篇
  免费   527篇
  国内免费   226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300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1043篇
内科学   476篇
皮肤病学   83篇
神经病学   175篇
特种医学   368篇
外科学   324篇
综合类   8546篇
预防医学   1022篇
眼科学   50篇
药学   645篇
  5篇
中国医学   1093篇
肿瘤学   22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463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753篇
  2013年   940篇
  2012年   1111篇
  2011年   1225篇
  2010年   1255篇
  2009年   1191篇
  2008年   961篇
  2007年   947篇
  2006年   765篇
  2005年   657篇
  2004年   618篇
  2003年   576篇
  2002年   604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400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2002年至2005年收住院诊治的4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X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肺部体征轻微,与X线胸部阴影显著表现不相符。病程1周左右支原体-PCR均为阳性,血清冷凝集反应90%阳性。临床应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显著疗效,其胸部X线表现为:肺间质浸润性病变120例(占30%),小叶实质浸润性病变76例(占19%),节段实质浸润性病变204例(占51%),伴胸膜炎252例(占63%)。结论: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各异,易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相混淆,但只要认识到本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认真分析X线征象,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是能够及时准确作出诊断的。X线检查对临床治疗,确定疗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2.
为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恶性肿瘤生长转移的关系,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543例恶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126例,健康50例)FIB浓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FIB水平恶性肿瘤组均较良性肿瘤组及健康组高(P<0.01),转移组较未转移组升高(P<0.01),良性肿瘤组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未转移组中,乳腺癌FIB水平低于食管癌、直肠癌、肺癌(P<0.01);转移组中,肺癌FIB水平高于胃癌、乳腺癌(P<0.01),其余癌种间无统计学意义。(3)术前FIB<5.0g/L组和FIB>5.0g/L组1.5年后复发状况分别为14%和32%,复发后FIB增值更高。提示FIB水平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检测FIB对于辅助诊断良恶性肿瘤、监测肿瘤转移和评估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3.
刘丹  宋淑华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2):1206-1207
目的观察萘普生栓及宫颈阻滞麻醉在宫腔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将122例门诊接受宫腔镜检查患者分为三组。萘普生栓组44例,宫颈阻滞麻醉组38例,对照组40例。结果宫颈管松弛满意度:萘普生栓组〉宫颈阻滞麻醉组〉对照组;术中镇痛效果:萘普生栓组与宫颈阻滞麻醉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萘普生栓组〈宫颈阻滞麻醉组〈对照组。结论萘普生栓与宫颈阻滞麻醉在宫腔镜检查中对宫颈扩张以及镇痛均有良好作用,普生栓在松弛宫颈作用上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创伤后家兔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24只中国家兔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只:对照组(C),创伤组(T),创伤+脂肪乳组(T+F)和创伤+丙泊酚组(T+P).观察创伤前(T0),创伤后1h(T1),3h(T2),5h(3)时的MAP、HR及RR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1)有创组家兔在T1时MAP显著下降,T2、T3时逐渐升高,与T0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创组在不同观察点与C组间相比有差异(P<0.05).有创组HR,T1与T0间均无差异,T2和T3与T0相比均有差异(P<0.05);但各组间在不同观察点相比无差异.有创组RR,T1与T0间有差异,T2和T3与T0之问无差异;各组之间在不同观察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组家兔PT,T1和T2与T0之间无差异,T3与T0间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比,T1时有创组与C组间有差异(P<0.05);T2、T3时组间无差异.有创组家兔APIT,T1与T0之间均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T1、T2时有创三组与C组间有差异(P<0.05).有创家兔组FIB,T1与T0间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T1时有创组与C组间有差异(P<0.05),T3时T组与其他三组之间均有差异(P<0.05).结论 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对创伤后家兔凝血功能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75.
随着我国饮食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肝炎的患病率日趋增多。笔者应用双虎清肝颗粒联合硫普罗宁片治疗该病36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6.
心肌肌钙蛋白I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价值。方法:选择CHF患者(CNF组)共73例(包括缺血性心肌病35例,非缺血性心肌病38例),以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心脏病依据的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cTnI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组血清cTnI测定值及其增高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心功能分级越差,血清cTnI水平及其增高的检出率越高;缺血性心肌病与非缺血性心肌病CHF患者血清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值较低组(LVEF≤35%),血清cTnI水平较高;LVEF值与cTnI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73,P<0.05)。结论:血清cTnI是CHF患者心肌损伤的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指标,它对评价心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等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7.
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娟  张锦 《医学综述》2003,9(2):86-88
胸水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征候 ,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在我国 ,结核性胸水是常见的胸腔积液 ,占胸水病因分布的 19.6 %~ 77.5 % ,肿瘤性胸水占 2 0 %~ 4 0 %。故胸水的病因诊断对疾病治疗、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取得了重要进展 ,本文将从细胞学、肿瘤标志物、细胞因子、补体系统、胸腔镜 5个方面综述如下。1 细胞学检查1.1 肿瘤细胞学 胸水中找到肿瘤细胞是确诊恶性胸水的一种快速、可靠、经济的方法。然而 ,只有当肿瘤侵犯胸壁或直接暴露于胸水中才会有脱落癌细胞。如果是其他间接原因如 :低蛋白血症 ,淋巴管阻塞等引起…  相似文献   
78.
目的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CDUCG)和核磁共振成像 (MRI)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AD)的影像学特征 ,比较两种无创检查技术诊断AD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临床疑诊AD的患者行CDUCG心脏各切面探查 ,重点扫查并测量主动脉各节段异常超声征象 (夹层发生部位、内膜片跨度、管径宽度等 ) ,对相同患者行MRI检查时在扫描图像上辨认并确定夹层发生的部位、撕裂范围等。结果 CDUCG诊断Ⅰ型AD 4例 ,Ⅱ型 2例 ,Ⅲ型AD 1例。MRI对Ⅰ、Ⅱ、Ⅲ型AD均可明确诊断。本文 3例Ⅲ型AD经MRI确诊并检出附壁血栓 2例 ,1例Ⅰ型AD可疑 ,余结果同CDUCG。结论 两种技术诊断AD各有优缺点 ,CDUCG偏重于诊断Ⅰ、Ⅱ型 ,MRI适合各型AD的诊断。前者更为迅速、直观 ,重复性强 ,可了解心血管病变的全部信息 ;危急重症患者不宜或难以接受MRI检查。  相似文献   
79.
两种进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两种进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选择择期行垂体瘤切除手术病人 30例 ,以手术进路不同分为两组 :Ⅰ组 15例 ,经额骨冠状切口进路垂体瘤切除 ;Ⅱ组 15例 ,经口鼻蝶进路垂体瘤切除。结果 两组病人术中BP、HR有差异 ,术后拔管时机亦不同。结论 经蝶进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的麻醉处理有一定特殊性。  相似文献   
80.
为提高对先天性梅毒的认识,以免漏诊,误诊,对近一年收治的10例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皮疹为主,患儿及其母亲梅毒血清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B)均为阳性,确诊后给予青霉素治疗,疗程2周,治疗1周左右皮疹消退,出院后7例遵嘱复诊,RPR均在2月内转阴,认识对可疑病例应尽早检查,早期,正规治疗的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