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PEI作为免疫佐剂对G250抗原肽基因PVAX1/C-G250肽-C免疫保护效果的增强作用及联合应用CAIX蛋白疫苗进行PRIME—BOOST免疫程序免疫增强效果。方法:用Eco R I、Xho I和Eco R I、Sal I分别双酶切PVAX1及既往构建的p ET28a(+)/C-G250肽-C质粒。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VAX1/C-G250肽-C,酶切分析鉴定。大量提取质粒并分光光度计测质粒含量。将32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裸DNA组,(B)DNA-PEI复合物组,(C)DNA-PEI+蛋白疫苗组,(D)空白对照组。按0,10,20,30天程序经股四头肌注射免疫。C组在第20天及第30天进行蛋白冲击。初次免疫前和第40天鼠尾取血,ELISA法检测抗体滴度。流式细胞术测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结果: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证实G250抗原肽c DNA正确插入PVAX1/C-G250肽-C真核表达的重组质粒中。昆明小鼠经4次免疫后,3个实验组都产生了特异性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B组的抗体滴度1:1.28×104及CD4+、CD8+达26.12%和12.60%,明显高于A组的1:3.2×103和CD4+,CD8+占到19.32%和10.74%。而蛋白冲击组的1:5.12×104和CD4+,CD8+占到41.96%和15.14%,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VAX1/C-G250肽-C。该DNA疫苗与PEI和G250蛋白疫苗联合使用后产生极强的免疫原性,诱导产生了高滴度、高特异性抗体及细胞免疫反应。证实G250DNA疫苗联合PEI使用并进行蛋白疫苗冲击的免疫策略可产生强大的免疫保护作用。为恶性肿瘤的术后辅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扁桃体重度肥大是耳鼻喉科病人常见症状,可引起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如打鼾、类风湿关节炎、中耳炎等等。肥大的原因多为扁桃体的生理性肥大和慢性炎症。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来讲,由于呼吸不畅,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我科自2003-2007年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扁桃体重度肥大3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进行RNAi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靶向性干扰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特异性小干扰RNA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PCR法分别扩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DNA序列、U6启动子序列和靶向性干扰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特异性小干扰RNA对应的DNA序列,随后将与之相应的DNA序列片断依次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LXSN中,并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和测序对该重组表达载体进行鉴定。以荧光显微镜和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重组病毒表达EGFP蛋白的情况。以MTT方法检测初步分析重组病毒对人Hela细胞的RNAi效果。结果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表明成功构建了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小干扰RNA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EGFP-U6-siTERT。以磷酸钙共转染法制备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滴定了病毒滴度后,重组病毒感染人Hela细胞24h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得EGFP表达的阳性率为24.1%。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人Hela细胞48h时,MTT实验测得细胞死亡率为53.2%。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小干扰RNA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EGFP-U6-siTERT,并制备了重组逆转录病毒,初步观察了效应,为进一步利用小干扰RNA技术研究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丁坚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377-3378
腰腿痛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症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其发病率也相应增加,因腰腿痛而就诊的患者居骨科患者的首位,临床上常将其归咎于椎体骨质增生及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而在常规X片及CT扫描上,很多医生也将椎体增生及椎间盘的突出作为重点,而对腰椎小关节的改变则容易忽视,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敬华  吴俊  李喜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7):1150-115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1月115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15例大出血中,子宫下段收缩差占38.26%,子宫切口出血占27.82%,胎盘剥离面血窦开放占18.26%,切口裂伤占12.17%,其他占3.48%。结论:子宫下段收缩差是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主要原因,防治子宫收缩差是降低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徐金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8):1068-1069
目的:减轻绝经后妇女取器时的痛苦,预防绝经后取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绝经后取器成功率。方法:于宫颈旁侧穹窿内4点、10点处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进针1 cm~1.5 cm分别注入2%利多卡因2 ml,棉签蘸取2%利多卡因约2 ml插入子宫颈管。5 min后取器。结果:58例除1例借助B超取出,其余均在常规取器下取出。结论:应用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器,可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取器成功率,不失为基层医院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吴俊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307-3308
目的:为了解我公司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患病率及主要病种。方法:2003年至2007年每2a一次,采用妇科常规检查、宫颈刮片、白带常规、乳腺红外线扫描,盆腔B超检查等对7052例妇女进行了普查。结果:妇科疾病的总患病率55.4%,以宫颈糜烂为首位,其次是乳腺疾病、阴道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结论:加强对广大妇女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供高质量的计划生育服务,通过定期妇科普查,可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周围血管病是近些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大家对此比较陌生,认为这类疾病是少见病,事实恰恰相反,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周围血管病就在您身边.  相似文献   
19.
李爱文  贾蕾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168-169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积极抗感染、吸氧、补痰、化痰、止咳对症等治疗。两组中若出现Ⅱ度喉梗阻患儿均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具有疗效好、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甲硝唑、白芨粉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微波联合甲硝唑、白芨粉治疗宫颈糜烂327例,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微波联合甲硝唑、白芨粉治疗宫颈糜烂的一次性治疗率60.8%,总有效率达92.9%,轻、中度宫颈糜烂的治愈率明显高于重度宫颈糜烂(P均<0.05),宫颈糜烂单纯型治愈率明显高于颗粒型和乳突型(P均<0.05),术后阴道流血和阴道出血少,时间短,宫颈无瘢痕形成。结论微波联合甲硝唑、白芨粉对轻、中度宫颈糜烂治疗疗效确切,对重度糜烂尤其乳突型疗效不满意,常需2次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