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5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36篇
内科学   221篇
皮肤病学   83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165篇
外科学   340篇
综合类   2964篇
预防医学   326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455篇
  2篇
中国医学   520篇
肿瘤学   1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569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574篇
  2007年   466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温玉洁 《广西医学》2000,22(3):541-545
糖尿病(DM)为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不但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且常伴有心脑肾血管等病变.糖尿病性肾病(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DM常见而难治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为DM的主要死因之一.有报道其发生率高达47.66%(1).且与DM病程呈正相关.回顾性研究显示,10年之内Ⅰ型DM伴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患者中的80%和2型DM患者中的约20%将发展至临床DN (2),直至不可逆肾功能损害.其死亡率比蛋白正常的DM患者高1.5倍.  相似文献   
82.
胡虞乾  杨威  邓水柱  杨镇  阮幼冰 《广西医学》2000,22(6):1198-1200
目的:本文研究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胃粘膜病理变化的特点,旨在探讨HP感染在PHG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对6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由内窥镜取胃粘膜活检证实有无HP感染;同时对门静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PHG)者,无论是否伴有幽门杆菌感染分别进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1)60例门脉高压症(PH)患者有48例为HP阳性(80%),其中PHG患者HP阳性率为87%,NPHG患者阳性率仅为60%;(2)HP阳性和HP阴性的门脉高压症患者均合并有胃粘膜病变,且前者以重型为主,后者以轻型为主。结论:(1)HP感染是形成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的促进因素;(2)门脉高压时胃粘膜变化包括细胞机制和免疫反应两方面。  相似文献   
83.
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D44V6与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06例胃癌及癌旁异型增生和癌旁正常胃粘膜上皮CD44V6的表达。结果:胃癌CD44V6阳性表达率为63.2%,明显高于癌旁异型增生癌旁正常胃粘膜上皮的32.4%和9.1%阳性表达率。胃癌侵及浆膜层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及临术TNMⅢ、Ⅳ期病人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层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及临床TNMⅠ、Ⅱ期  相似文献   
84.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体突然遭受袭击、挤压,造成机体某部位失血、疼痛,血浆或体液外渗,电解质紊乱,致使全身组织器官血液灌流量不足,氧供量不足,并由此引起组织细胞的缺氧,病情发展迅速、危重[1].如果伤后1h内及时进行护理,24%的死亡率是可以避免的[2].因此,对有多发性创伤伤员进行严密监护,控制出血,及时扩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本文回顾1996年12月至1998年12月32例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85.
我科1989年至1998年间收治226例颅内肿瘤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部分病例加行MR及DSA脑血管造影检查。手术治疗192例(85%),其余予放疗、化疗及γ刀等治疗。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颅内肿瘤的治疗进行综合分析。1 临床资料及结果11 年龄与性别 发病年龄在3212~84岁之间,绝大...  相似文献   
86.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常见,核素显像可以反映结节的功能状态[1],对结节的鉴别有一定价值。笔者就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2例甲状腺结节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观察各类甲状腺结节在显像图中的不同表现,并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讨论。1资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87.
肾小管酸中毒(RT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常导致误诊和漏诊。我院1988~1998年收治8例原发性远端RTA,全部病例在当地均误诊,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5个月至3岁3例,~4岁2例,~9岁3例,城市2例,农村6...  相似文献   
88.
1997~1998年我科所发生的5例迟发性颅内血肿均为急诊手术清除一侧颅内血肿后,常规检查瞳孔时,发现对侧瞳孔散大,即直接送CT室检查证实为对侧颅内血肿所致,立即返回手术室再次手术。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4例,女1例,年龄26~40岁,均为车祸所致。1.2 临床表现 发病时间3~8h,5例均有意识障碍,一侧瞳孔散大4例,偏瘫3例,锥体束征阳性5例。1.3 头颅CT表现 5例均表现为一侧颞枕顶部骨折(线形骨折),对侧额颞顶硬膜下血肿,血肿量70~110ml,中线结构明显移位>0.5cm,同侧侧脑室亦基本消失。2 结果5例入院后均急诊手术,于血肿一侧大骨瓣开颅,术中清除血肿后,脑膨出仍然明显,予切除部分脑组织后,去骨瓣减压。手术结束后,常规检查瞳孔,见开颅一侧的瞳孔有不同程度缩小,但对侧瞳孔反而散大,直接送CT室复查后,见原颅内血肿对侧的颅骨骨折部出现硬膜外血肿,血肿量70~100ml,即返回手术室做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死亡3例。3 讨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概念,即首次CT检查未发现,而经过一定时间后复查再发现的血肿,或手术、尸检在原无血肿的部位发现血肿[1,2]。可发生在脑内、硬膜下及硬膜外,8...  相似文献   
89.
廖继先 《华夏医学》1999,12(5):538-539
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伤情危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要求护士观察病情要认真、及时、准确,护理要细心、周到而全面。现将我院1988年10月至1997年10月收治45例重型颅脑损伤老年患者的临床观察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90.
多发性创伤是指多器官、多部位的一种严重创伤。由于现代社会交通发达,严重多发性创伤最常见的致伤原因为交通伤,其次为坠落伤。患者伤情严重,变化迅速,稍有延误即可造成伤员的迅速死亡。抢救创伤患者就是迅速修复损伤组织器官和恢复生理功能[1]。而主动、及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