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8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03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458篇
内科学   138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99篇
特种医学   171篇
外科学   253篇
综合类   641篇
预防医学   254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333篇
  1篇
中国医学   186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结扎对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73例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根部结扎组85例,采用IMA根部结扎术及根部淋巴结廓清,非根部结扎组88例,采用IMA低位结扎及结扎部位淋巴结廓清.根部结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淋巴结数及转移度、复发率、5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非根部结扎组的淋巴结数、淋巴结转移度、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根部结扎组,复发率则明显高于根部结扎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A根部结扎及根部淋巴结廓清对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优于IMA非根部结扎及结扎部位淋巴结廓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在结直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3年8月我院213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检查结果,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方法所检出的病种、结直肠肿瘤和息肉的大小、部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阑尾炎、憩室等疾病和近端结肠及小病灶的诊断能力优于结肠CT;结肠CT对结直肠肿瘤及远端结肠的诊断能力则优于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结论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各具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应视具体情况加以选择或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93.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是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形遗传,偶有散发病例。1976年由Segwa首先描述,又称为Segwa病,或称为伴有昼夜间波动的遗传性进行性肌张力失常(HPD)。  相似文献   
94.
95.
吴放  任琦  潘蕾  吴方建  付辉政 《中草药》2019,50(13):2997-3000
目的研究黄药大头茶Gordoniachrysandr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MPLC柱色谱、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黄药大头茶茎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二甲氧基苯酚1-O-β-D-[6-O-(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酰基)]-吡喃葡萄糖苷(1)、3,4,5-三甲氧基苯基-6-O-香草酰基-β-D-葡萄糖苷(2)、2α,3β,19α-三羟基齐墩果-12-烯-23,28-二羧酸(3)、白桦酸(4)、3-O-β-D-半乳糖基-(1→2)-[β-D-葡萄糖基-(1→2)-α-L-阿拉伯糖基-(1→3)]-β-D-葡萄糖醛酸基-3β,16α,22α,28-四羟基-22-O-巴豆酰氧基-齐墩果-12-烯-23-醛(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黄药大头茶苷A,化合物3~5为首次从黄药大头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6.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5月施行的16例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2.5岁,左肾肿瘤9例,右肾肿瘤7例.16例肾肿瘤均行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结果1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90~18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约30~200 ml,平均约50 ml;术后住院时间5~10 d,平均7 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5年,未见肾功能下降及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治愈率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生酮饮食对抑郁模型幼鼠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旷场试验筛选总得分>30分且<120分的幼鼠2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和生酮饮食组,每组10只,分别饲以普通饲料和生酮饲料7d;强迫游泳试验制造幼鼠抑郁模型,同时记录幼鼠不动、攀抓及游泳次数;观察饮食干预前后幼鼠体重变化及旷场试验中水平、垂直运动得分;并测定血β-羟丁酸水平及海马组织Na+-K+-ATP酶活性。结果与正常饮食组比较,生酮饮食组不动次数减少,游泳和攀抓次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干预前后,幼鼠体重、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次数差异均无统计意义( P>0.05);生酮饮食组血β-羟丁酸水平较正常饮食组升高(P<0.01),海马组织Na+-K+-ATP酶活性两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不动次数与血β-羟丁酸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海马组织Na+-K+-ATP酶活性无关(P>0.05)。结论生酮饮食可能对抑郁模型幼鼠具有抗抑郁的作用,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幼鼠血酮体水平相关,与海马组织内Na+-K+-ATP酶活性无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老年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40名患者分为电针组和针刺组,每组各20例。两组都选择双侧的天枢、腹结和上巨虚穴,分别进行电针治疗(电针组)和普通针刺治疗(针刺组),连续治疗4周,治疗5次/周,留针30min/次。观察治疗前(基线期)、2周后、4周后各组患者周自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评分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的变化。结果 2周及4周治疗结束后,两组相对于治疗前(组内比较),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自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评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的症状(P<0.01);电针组在2周治疗结束时相对于针刺组(组间比较),对便秘症状的改善更明显(P<0.05);4周后,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电针组75%,针刺组60%),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电针和普通针刺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均可获良效;②相对于普通针刺,电针对患者便秘症状的改善更明显,达到相同改善程度所需治疗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99.
目的总结10例高级别岛叶胶质瘤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对10例岛叶胶质瘤患者在全身麻醉下经侧裂行肿瘤切除术,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做好癫痫的防护、术后语言障碍及肢体障碍的护理。结果术后2例死亡,8例存活。随访6~15个月,2例肿瘤复发再次手术,6例无复发,其中2例遗留偏瘫、失语,4例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患者生活能自理。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相应并发症的专科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质量,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替诺福韦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对116例慢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单药组(56例)服用替诺福韦300 mg/次,1次/d,疗程72周;联合组(60例)服用替诺福韦(剂量及其疗程同单药组)加扶正化瘀胶囊1.5g/次,3次/d,疗程72周;观察比较其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乙肝病毒(HBV)DNA定量、HBV血清学标志物、肝纤维化4项、腹部超声及Fibrosean测量指标肝脏硬度值(LSM)肝纤维化无创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肝功能均恢复正常;HBV DNA<500拷贝/mL的比例分别为82.14% (46/56)、86.67%(5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21.43%(12/56)、23.33% (1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肝纤维化4项指标较单药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腹部超声检测指标门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脾脏厚度和门脉血流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LSM值治疗后均降低,且联合组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扶正化瘀胶囊与替诺福韦联合治疗乙肝肝纤维化较单纯西药疗效显著,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