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03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308篇
预防医学   124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35篇
  1篇
中国医学   197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头号杀手。近年来,葡萄中多酚类物质在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就葡萄中的主要多酚类成分白藜芦醇、花青素、原花青素在心肌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这些研究成果在临床上的潜在应用以及仍需进行的动物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谱效-构效结合的高效天然化合物活性筛选体系,并采用该体系筛选大黄中酪氨酸酶抑制剂。方法 根据酪氨酸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的原理,以大黄为例依次经过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分别检测各极性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针对活性组分通过UPLC-Q/TOF鉴定活性成分,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评价构效关系,进一步筛选抑制剂分子,并结合酶学检测验证药效成分。结果 通过建立的谱效-构效结合筛选体系获得大黄中大黄素、藜芦酚-4′-O-β-D-葡萄糖苷等9种具有间二羟基苯酚、邻三羟基苯酚结构的化合物可能具有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结论 大黄中大黄素和藜芦酚衍生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谱效-构效相结合的筛选模式为天然化合物活性筛选提供了便捷方法。  相似文献   
103.
金疮小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金疮小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吸附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根据1H-NMR、13C-NMR等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金疮小草干燥全草的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jugacumbin A(1)、ajugacumbin B(2)、ajuganipponin B(3)、ajugamarin F4(4)、ajugarin I(5)、ajugamarin A1(6)、ajugamarin A1 chlorhydrin(7)、芹菜素(apigenin,8)、木犀草素(luteolin,9)、金合欢素(acacetin,10)、咖啡酸甲酯(methyl caffeate,11)、4-hydroxy-4-(3-oxo-1-butenyl)-3,5,5-trimethylcyclohex-2-en-1-one(12)、香草酸(vanillic acid,13)、黑麦草内酯(loliolide,14)和(10E,15Z)-9,12,13-trihydroxyoctadeca-10,15-dienoic acid(15)。结论其中化合物11和12为首次从筋骨草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和15为首次从金疮小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4.
Man Y  Wang YX  Zhu SY  Yang S  Zhao D  Hu F  Li JY 《药学学报》2012,47(1):45-50
为研究靛玉红对ATP引起的巨噬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 采用中性红摄入法检测细胞吞噬功能, 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通过DHE探针检测ROS的产生。结果表明: 细胞外ATP可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导致细胞死亡并促进ROS产生, 靛玉红对ATP引起的以上免疫反应有抑制作用。为了解靛玉红的作用机制, 进一步研究其对ATP引起的 [Ca2+]i 升高和P2X7受体介导的膜通透性增加的影响。结果显示: 靛玉红可降低ATP引起的 [Ca2+]i 升高, 抑制ATP诱发的EB进入。结果提示, 靛玉红对P2X7的活化有阻断作用, 其对ATP引起的免疫反应的抑制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P2X7受体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5.
心理疾病内化污名量表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在中国文化背景中初步应用心理疾病内化污名量表.方法: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理卫生科的206名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经过文化调适的心理疾病内化污名量表包括5个维度,维度构成与原量表基本一致.累计贡献率为59.55%,因素负荷从0.442~0.788;问卷总体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6,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717~0.810之间,各维度与总问卷分的相关在0.773~0.829之间,各维度分间的相关在0.459~0.617之间.结论:心理疾病内化污名量表在我国的初步应用表现出较好的信度、结构效度和一定鉴别效度,可作为衡量心理疾病患者自我污名程度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6.
中药厚朴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取分离中药厚朴的有效成分。方法:以碱提酸沉法提取结合萃取与重结晶法提取分离厚朴中的酚类物质;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和硅胶柱提取厚朴中的生物碱。结果:分离得到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并且提取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生物碱。结论:上述方法提取分离厚朴中有效成分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07.
Th17细胞的分化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4+T细胞根据其产生的细胞因子的不同分为不同的亚群,包括Th1、Th2、调节T细胞和Th17细胞.Th17细胞能够通过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以及与其他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发挥免疫调节效应,在与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准心理咨询师的依恋方式与从业意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我国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学员(以下简称准心理咨询师)依恋方式的特征,并探讨其与从业意愿的关系.方法:采用两种成人依恋量表<关系问卷(Relation Questionnaire,RQ)>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ECR)>评估327名准心理咨询师的依恋方式,并要求其对专职和兼职从业意愿进行自评.结果:(1)依恋类型分布:安全型57.5%,疏离型24.5%,倾注型9.8%,恐惧型8.3%;(2)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均不影响准心理咨询师的从业意愿,但职业对专职和兼职从业意愿有影响(F=7.731、5.348,均P<0.001);(3)倾注型准心理咨询师的从业意愿最高[专职:(4.84±2.09),兼职(5.63±1.74)],疏离型其次[专职(4.25±2.05),兼职(4.65±2.15)],安全型[专职(4.06±2.42),兼职(4.55±2.64)]和恐惧型[专职(3.72±2.42),兼职(4.20±2.91)]均较低.不同依恋类型准心理咨询师的兼职从业意愿有差异(F=3.404,P<0.05),倾注型准心理咨询师的兼职从业意愿高于安全型和恐惧型(均 P<0.05);(4)依据从业意愿的差异可将样本分成4类:双低型、兼职型、双高型、专职型,兼职型在自我模型上的得分最高(4.78±3.17),而专职型在他人模型上的得分最高(2.28±3.42).结论:不同依恋类型准心理咨询师的从业意愿不同,应高度关注咨询师的依恋方式对咨询活动的影响,并在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中增加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09.
有效提取心音包络对于检测S1、S2,分离杂音进而判断心脏病类型和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用动力学复杂性,给出一种有效的心音包络提取方法及仿真结果.该方法能够有效分离二尖瓣关闭不全信号的S1、S2和杂音,明显突出肺动脉瓣关闭不全信号中幅度较低的S2,准确判断二尖瓣狭窄杂音持续时间.经验证,该方法具有对幅度变化的鲁棒性,在信号不同成分交界处,包络边沿变化陡峭,降低了后期心音成分提取和辨识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索参加抗震救灾的武警某部士兵经过2年适度休整和科学心理疏导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以308名赴汶川参加抗震救灾的武警某部士兵为研究对象,来自同一单位的50名同龄男性为对照组,采用EPICS XL流式细胞仪检测T、B、NK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参数,利用XE-2100血液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抗震救灾组红细胞总数(RBC)和血红蛋白含量(Hb)明显升高(P〈0.01),CD3+、CD3+CD4+、CD3-CD19+和CD3-CD56+也升高(P〈0.05),而CD3+CD8+及CD4/CD8无统计学差异。将6项免疫参数测定结果根据正常参考值分为偏低、正常和偏高,抗震救灾组CD3-CD19+正常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震救灾组在经过适度休整和科学心理疏导后,机体免疫功能呈现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