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69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460篇
预防医学   20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82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患者男,40岁,系"咳嗽、咳痰、痰血、胸痛1月,上腹痛、呕吐10余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差,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心肺未见阳性体征,上腹部有压痛,无肌卫及反跳痛。辅助检查:血淀粉酶684 U/L,尿淀粉酶2768 U/L。血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低浓度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3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低浓度组21例、高浓度组21例及对照组21例。治疗前及治疗4 h后,分别检测各组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肺动脉压力(SPAP)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治疗前后,分别对高、低浓度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包括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计数(PLT);观察各组预后情况。结果吸入NO 4 h后,高、低浓度组患儿p(O2)、Sa 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O2)及SP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高、低浓度组无显著差异(P0.05)。高浓度组治疗后PT、APTT显著高于治疗前及低浓度组(P0.05),2组PL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高、低浓度组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浓度NO吸入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而低浓度吸入NO对凝血因子影响更小,疗效更安全。  相似文献   
33.
低血糖反应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在胰岛素强化治疗中更易发生,白天发生低血糖反应往往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而夜间尤其是在凌晨时出现低血糖则不易观察和护理.低血糖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休克、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等而危及生命.有报道低血糖超过6小时即可发生不可逆的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以酮症酸中毒起病的初发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7月份至2013年12月份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患者102例,根据患者发病前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两组,一组为DKA1组(以酮症酸中毒起病,发病前无糖尿病病史)共42例,一组为DKA2组(发病前已确诊有糖尿病)共60例。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诱因、糖尿病分型特点及误诊率、治愈率、死亡率,并作出分析。结果 DKA1组起病时无明显诱因占42.8%明显高于DKA2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明确诱因中感染因素占38.1%;DKA 1组与DKA 2组的糖尿病类型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DKA 1组1型糖尿病、未分型糖尿病所占比例高于DKA 2组,2型糖尿病所占比例小于DKA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A 1组误诊率高于DK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酮症酸中毒起病的初发糖尿病发病前多无明显诱因,容易误诊,应加强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及时监测,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35.
马芷薇 《安徽医药》2015,19(12):2416-2417
目的:了解该院住院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情况及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研究了2014年8月—2015年5月期间该院住院患者使用万古霉素的病历,对药品使用、病原学检查及血药浓度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万古霉素临床合理应用标准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估。结果358份病历中药物利用指数为0.82,合理用药294例(82.1%),微生物送检率85.8%,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用药率为48.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适应证不合理用药64例次。结论该研究中万古霉素不存在过度使用现象,病原学检查率合格,但仍有用法用量不适宜的情况发生,且有存在明显不良反应。应严格万古霉素的适应证用药,开展血药浓度检测等措施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的影响。方法2012年52例大手术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013年67例大手术患者应用早期干预护理为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患者制定基本预防和药物、机械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减少小儿患者静脉留置针的针头滑出、液体渗出、意外拔针的概率,延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时间.方法:将15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50例.A组留置针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敷料固定和胶布外固定,B组外用弹力绷带包扎固定,C组外用小儿自己的棉袜包扎固定.比较3组外周静脉留置针的针头滑出、液体渗出、意外拔针情况和留置时间.结果:B、C组针头滑出、液体渗出、意外拔针比A组明显下降,留置时间明显长于A组.结论:外用小儿自己的棉袜包扎固定,延长了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时间,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减少了患儿的经济费用,医护、患者及其家属均易接受.  相似文献   
38.
吴立新  马萍 《中国临床护理》2021,13(12):744-749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早期风险识别与管理策略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5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内科ACS患者60例。将2018年8-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2019年1-5月收治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基于国家早期预警评分(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联合使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 qol five-dimensional questionnaire,EQ-5D)进行早期风险识别,并实施管理策略。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总住院日缩短(t=-2.288,P=0.026);医生对护士病房巡视、报告病情、医护沟通满意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士主动观察病情、关注患者不适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NEWS评分联合使用EQ-5D量表对ACS患者进行评估,利于护士在判断病情严重度基础上更好地实施护理策略,能改善疾病相关指标,提高医生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9.
2013年3月~2014年5月,我科采用 Centerpiece 微型钢板治疗1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比较3种引流管处理方式对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后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行初次单侧TKA术的患者共有100例,随机分为持续引流组( A组)、临时夹闭引流管4h组( B组)、临时夹闭引流管4~6h组( C组),其中A组34例,B组33例,C组33例。采用相同的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分析并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量、输血率、患肢周径增加的差值、VAS疼痛评分、伤口周围出现瘀斑的例数、术后并发症和功能恢复状况等结果。结果:术后引流量:A组为(563.74±25.09)mL,B组为(526.25±21.37)mL,C组为(524.63±19.30)mL;总失血量:A组为(1601.94±24.85)mL,B组为(1536.96±17.57)mL,C组为(1527.06±18.51)mL;显性失血量:A组为(588.19±23.37)mL,B组为(550.91±22.21)mL,C组为(550.87±17.80) mL;输血率:A组为70.0%,B组为40.0%,C组为29.0%。上述四个指标: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分别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隐性失血量:A组为(1013.75±13.36)mL,B组为(985.72±9.27)mL,C组为(976.19±8.41)mL;输血量:A组为(337.93±256.92)mL,B组为(186.67±240.31)mL,C组为(70.97±121.64)mL。上述两个指标: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分别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病例术后患肢周径增加的差值、VAS疼痛评分、伤围出现瘀斑的例数、术后并发症和功能恢复状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三种引流管处理方式对TKA术后的影响不同,术后临时夹闭引流管4~6h后再开放能显著减少隐性失血量和输血量,并且不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