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2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26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108篇
综合类   840篇
预防医学   44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01篇
  1篇
中国医学   155篇
肿瘤学   7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调查徐州市直属小学学生近视现状,分析教室光环境及学龄对儿童视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运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对直属小学学生进行视力检测;随机抽取4所学校,使用TES-1332A照度计测定教室光环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析其统计学差异。结果 2018年徐州市小学生近视检出率总体为49.84%(男生45.81%,女生53.88%),女生高于男生(χ2=52.001,P<0.05),且重度近视检出率更高(Z=7.795,P<0.05)。市直属小学生近视检出率54.18%,县区直属小学46.45%,市区高于县区(χ2=47.247,P<0.05)。不同年级近视发生情况不同,二~六年级近视检出率分别为36.03%,40.5%,48.45%,58.77%,65.4%,高年级近视发生率高于低年级(χ2趋势=384.766,P<0.05),且重度近视高于低年级(χ2=742.673,P<0.05)。各检测小学不同楼层间教室黑板以及桌面照度不同 (F=3.894,P<0.05) ,但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徐州市直属小学学生近视检出率较高,并随学龄延长而加重,女生更严重;监测学校教室光环境符合要求。改善和保护学生视力除了保障教室光环境合格和定期监测外,应进一步探讨影响学生视力的其他因素,共同促进学生视力健康。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体外试验探讨新型枢椎椎板钉导向器的安全性及准确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行颈椎三维CT的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身高165~180(172.9±9.5) cm,年龄38~55(51.1±12.8)岁,排除枢椎椎板缺损及发育不全患者。每例患者的颈椎三维CT数据制作两套3D打印标本,共80个颈椎标本,均用于体外置钉试验。根据置钉方式的不同,体外试验部分分为导向器置钉组40个和徒手置钉组40个。同时,在计算机上重建出该40例患者的颈椎三维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置钉,得到理想出针点数据与理想内倾角度,此为3D模拟置钉组(理想钉道),40例。在体外试验中,分别测量导向器置钉组、徒手置钉组置入螺钉的位置危险等级、出针点位置及内倾角度。并以出针点精确性及钉道内倾角度为基准,将导向器置钉组、徒手置钉组与3D模拟置钉组数据对比,并将各组数据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准确性。结果:导向组螺钉位置可接受的为75例,位置危险的为5例,可接受率为94%,双皮质率为93%。徒手组螺钉位置可接受为62例,位置危险为18例,可接受率为78%,双皮质率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向器置钉组与3D模拟置钉组的出针点精确性及钉道内倾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徒手置钉组与3D模拟置钉组出针点精确性及钉道内倾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导向器为通用型,结构稳定,导向精确,操作简便,可同时置入双侧椎板钉,缩短置钉时间,同时可有效避免双向交叉螺钉的碰撞,增加双皮质率,有效提高枢椎椎板钉置钉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胆总管囊肿胆管穿孔引流术后采取二次腹腔镜行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2012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例胆总管囊肿并胆管穿孔行外引流术、并再次行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及术中注意事项,总结相关经验。二次手术采用四孔法,其中脐部及右侧腹切口选择原切口,没有额外增加切口;囊肿分离采取囊肿横断切除法,避免损伤门静脉和肝动脉。结果 10例患儿,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9个月至8岁,平均(3.1±0.6)岁。9例患儿在腔镜下完成二次手术,手术方式为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因纤维增生囊壁厚,腹腔镜下操作渗血多,不易止血影响操作视野,放弃腹腔镜操作中转开腹手术。所有患儿术中未发生腹腔镜手术副损伤,术后未发生胆漏、肠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7~10 d。结论 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治疗既往有胆管穿孔外引流手术史的患儿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
徐芳  黄珊珊  郑洋 《中国校医》2021,35(11):820-823
目的 探索早期心脏康复在先心病介入术治疗患儿中应用对心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在我科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诊的先心病介入术治疗患儿中选出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术后心电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生存质量评分等。结果 实验组患儿术后心电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803、9.369,P<0.001;术前两组的LVEF、LVE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54、0.380,P值为0.724、0.705,术后12周,两组的LVEF、LVE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66、0.659,P值为0.507、0.511;实验组内LVEF、LV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7.841、6.055,P<0.001,对照组内LVEF、LV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是7.294、4.871,P<0.001;术后12周,实验组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t值为7.617,P<0.001;术后12周生存质量量表的心脏症状、外貌感受、治疗焦虑、认知心理、交流沟通评分比较: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是5.133、4.603、4.073、3.843、4.361,P<0.001。结论 早期心脏康复在先心病介入术患儿中应用效果肯定,有助于促进患儿术后运动耐力的改善,促进患儿术后早日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5.
HLA—DR4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对山东地区汉族人群13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130例正常健康者的HLA-DR4基因进行分析,并测定其基因频率.结果 HLA-DR4基因在13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基因频率(46.2%)显著高于其在130例正常对照组中的基因频率(19.2%,x2=21.624,P<0.01).结论 HLA-DR4基因与山东地区人群的类风湿关节炎易感性有关联.  相似文献   
26.
赵峰  黄瑞华 《中原医刊》2000,27(2):45-46
我科从1998年3月~1999年3月采用去甲长春碱(navelbin,NVB)联合顺铂(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12例,现将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NSCLC;年龄不超过70岁;体力状况KPS评分70分以上;近1个月内未接受肿瘤治疗;有可测量病灶;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骨髓造血及肝肾功能正常。1.2一般资料:12例晚期NSCLC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男女之比为5:1。年龄范围为46~70岁。中位数年龄55岁。初治者5例,…  相似文献   
27.
采用侯氏改良的Sayk氏细胞沉淀室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464例次,其中异常326例次(70.3%)。实际病例267例,结合临床支持原诊断的111例(41.6%),有诊断价值82例(30.7%),无诊断价值74例(27.7%),有诊断意义共193例(72.3%)。与传统的计数板法比较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膜癌病、脑膜白血病以及出血性脑血管的诊断、鉴别和疗效制定具有独特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8.
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及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阐述青年人肺癌的临床表现特点,探讨青年人肺癌的X线特征,明确其诊断的重要性。方法系统回顾了53例青年人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其中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17岁—40岁,平均年龄为31.8岁。结果 53例青年人肺癌中,左肺24例,右肺28例,双肺同时发现者1例。中央型肺癌18例,周围型肺癌3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结论 青年人肺癌病因较复杂,无特征表现,早期正确诊断较为困难,对于久治不愈的炎性病变,有分叶状的块状影,应高度考虑青年人肺癌的可能,并作短期随访,要结合“痰、活、镜”三检早期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总结Richard针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经验。方法 在电视X光机下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Richard针内固定。结果 随访 5~ 2 0个月 ,平均 13个月 ,骨折均获愈合 ,功能恢复 ,优良率为 93 .5 % ,疗效满意。结论 Richard针内固定系统手术操作简单 ,固定可靠 ,适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30.
目的:测定小儿生血糖浆中Fe2+的含量.方法:采用Fe2+与邻二氮菲显色后,比色法测定,测定波长510 nm.结果:葡萄糖酸亚铁浓度在18~4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1.31×10-2+0.02126C,相关系数r=0.9997(n=5),平均回收率99.87%,RsD=0.17%.结论:比色法测定小儿生血糖浆中Fe2+的含量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