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5篇
  免费   491篇
  国内免费   131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692篇
妇产科学   127篇
基础医学   153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949篇
内科学   215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71篇
特种医学   194篇
外科学   916篇
综合类   1468篇
预防医学   419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93篇
  2篇
中国医学   165篇
肿瘤学   17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585篇
  2008年   516篇
  2007年   498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96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髓母细胞瘤的遗传学异常,以探讨该肿瘤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微卫星灶分析方法,研究髓母细胞瘤11号染色体的杂合性丢失(LOH).结果收集20例髓母细胞瘤,应用20个特异性标记物对11号染色体的杂合性丢失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67%的可分析病例具有等位基因的丢失.染色体短臂(11p)和长臂(11q)上的杂合性丢失率分别为27%和13%.同时,在11 p13-15.1上发现了一个共同丢失位点.结论 11 p13-15.1上很可能存在重要的抑癌基因,该基因的丢失可能与髓母细胞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脂蛋白残粒RLP-c作为新的脂质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分离法测定正常对照组(NC)、冠心病组(CHD)和2型糖尿病组(T2DM)的RLP-c水平,并比较RLP-c与其他脂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HD组和T2DM组RLP-c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1),其水平与甘油三脂(TG)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高度相关(P<0.01)。结论 RLP-c可用于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评估。  相似文献   
23.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复杂的并发症之一,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大约发生在近50%的糖尿病患者中.通常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它出现较晚,而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就能发现.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更好地了解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的临床特点、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 总结我科一例确诊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特点进行观察,对手术病理标本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罕见,临床表现多样化,本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肌力轻度减退、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意识障碍、继发性癫等,头颅MRI显示白质深部的多发病灶,呈T1WI低信号、T2WI和FLAIR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不规则斑片状、小环状强化灶.临床病情迅速恶化.其病理学特征是肿瘤细胞积聚于小血管内、血管周围间隙和毛细血管内,免疫标记脑组织毛细血管内异型细胞,LCA、CD20、CD79a表达阳性,个别细胞呈ki67阳性.CD3、UCHL-1、CD30、KP-1表达呈阴性,确诊IVLBCL.结论 IVLBCL是高度侵袭性疾病,进展快、预后差.早期诊断和联合化疗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25.
2例人感染附红体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锦贤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223-1224
附红细胞体病(Epeyrthrozoonsis,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简称附红体),附红体属立克次体目(附红体宿主有绵羊、山羊、牛、猪、马、驴、骡、狗、猫、兔、鼠、蠓、鸟类和人等)感染机体后,寄生于人或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等处,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以发热(39~40℃)、贫血和黄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2]。严重者可出现代谢紊乱、酸碱失衡、低血糖等[3-5]。2006年8月我科收治了2例姐弟同时感染“附红体”的病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病例1:患儿,女,8岁,反复发热28d,发现肝脾…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影像学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脑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脑脓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其中男性10例,女性3例;最小年龄19个月,最大年龄14岁,平均8岁8个月。10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13例全部为青紫型先心,其中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9例,大血管转位(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ies,D-TGA)2例,伴有肺动脉狭窄的单心室(single ventricle with pulmonary stenosis,SV/PS)1例,室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伴动脉导管未闭(pulmonary atersia with intact venticle septum and patem duct artery,PA/IVS/PDA)1例。发生部位有额叶、额顶、枕顶、颞顶、枕叶、丘脑和一侧额颞顶叶。单房10例,多房3例,增强后呈环行强化。结论先心病尤其是青紫型先心,极易并发脑脓肿。影像学方法对本病能作出诊断,有利于及时治疗,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27.
连续浅缝法修补膜周型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连续浅缝法修补单纯膜周型室间隔缺损(pVSD)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04年10月我院收治的体重10kg以内(≤10kg)50例单纯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均采用自体心包连续浅缝法修补。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32±21min(14-52min),体外循环时间56±35min(29-69min)。无°房室传导阻滞发生,9例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结性心律。2例膜周偏流出道型VSD患者因前上缘残余分流分别为0.4cm和0.3cm,再次手术修补;1例后下缘残留细束样分流,直径0.15cm,随访6个月后自愈;10例膜周偏流出道型VSD患者剪开三尖瓣,8例垂直瓣环,2例平行瓣环;1例三尖瓣中度反流,随访无加重;5例轻度反流,4例轻微反流,随访均无加重;1例心包积液;1例再次进入手术室止血。结论连续浅缝法是修补单纯膜周型室间隔缺损的有效外科纠治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和cDNA表达谱芯片筛选早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和大鼠正常肝脏组织、轻度肝纤维化组织、重度肝纤维化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从SSH构建的大鼠轻度肝纤维化、重度肝纤维化2个差异cDNA文库中挑选1000条上调显著的基因,与正常大鼠4136条基因克隆制作成一张芯片,筛选早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相关基因。结果获得与HSC早期活化相关的上调基因有202条,下调基因有80条,其中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serumandglucocorticoidsensitivekinase,SGK)在正常大鼠基因克隆和2周及8周SSH上调差异基因中均呈上调信号。结论联合应用SSH和cDNA表达谱芯片是筛选和鉴定不同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快速、经济和有效的方法;SGK可能作为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细胞磷酸化级联反应的一个功能性交汇点,参与了肝星状细胞的早期活化和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29.
垂体腺瘤是发生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而无功能微腺瘤占到成人尸检的23%左右。生理上根据免疫组化将垂体腺瘤按功能分为有激素分泌活性腺瘤(functioning pituitary adenoma,FPA)和非激素分泌活性腺瘤(non—functioning pituitary adenoma,NFPA)两大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30.
离体肺组织切片的制备和孵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离体肺组织切片孵育方法。方法利用肺组织精细切片技术制备肺组织切片 ,以 0 .5mLKrebs Henseleit(K H)缓冲液作为孵育液 ,在 37℃培养箱内分别孵育 1、2、3、4h ,测定肺片的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率和三磷酸腺苷 (ATP)含量 ,以反映肺组织活性。结果肺片在 37℃培养箱内孵育 1、2、3、4h后MTT比色、LDH释放率和ATP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应用 0 .5mLKrebs Henseleit(K H)缓冲液作为孵育液、在 37℃培养箱对肺片进行孵育时组织活性没有明显变化 ,可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孵育方法用于离体肺片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