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54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7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评价颌下腺转位于颏下间隙后腺体功能及预防头颈部放疗导致的口干的效果。方法将3例头颈癌患者的颌外动脉和面前静脉近心端切断,保留该动静脉的远心端,并将其作为蒂,游离颌下腺后将其转位于颏下间隙。颈部放疗时屏蔽转住的颌下腺。术前术后以及放疗后检测颌下腺唾液流量,并填写华盛顿大学生活质量调查表。结果通过唾液流量分析,3例转住的颌下腺均成活。其中2例经放疗后20个月随访的患者,转住的颌下腺保存一定的泌唾功能,患者无口干症状。结论颌下腺转位于颏下区可保存其功能,有助于预防头颈癌患者放疗导致的口干。  相似文献   
92.
全国第五次口腔颌面创伤及修复重建专题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4-25日在武汉隆重召开.这是我国口腔颌面创伤领域的又一次盛会,会议开得非常成功.会议客观、而全面地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口腔颌面创伤专业的进展,同时也暴露出多年沉积下来的或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此谈几点建议,供借鉴.  相似文献   
93.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1951年中华医学会口腔科分会成立;45年之后,即1996年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55年来,这一专业学术团体为新中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2006年是中国口腔医学史上值得骄傲的一年,其标志性成果就是世界牙科联盟(Fédévation Dentaire Internationale, FDI)2006年年会于2006年9月22-25日首次在我国(深圳)成功举办。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卫生部长高强等领导同志出席大会开幕式,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10690名口腔医学工作者参加了这次口腔医学国际盛会。这次盛会向世界各国同道们展示了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蓬勃发展中的中国,也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口腔医学事业发展的成就。它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推动中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FDI会后召开了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这次盛会将永远载入我国口腔医学发展的史册。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不同语言正常人群发音时腭咽闭合类型是否有区别,为相应语言的腭裂术后患者二次咽成形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鼻咽纤维镜分别对33名说普通话和31名说粤语的正常人发音时腭咽闭合类型进行对比,观察两者问是否存在明显差别。结果说普通话及粤语正常人腭咽闭合类型分别为冠状、环状、半环状及矢状闭合,其发生率普通话为57.6%、33.3%、6%和3%;粤语为58.1%、32.2%、9.7%和0。统计学检验两组人群的腭咽闭合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通话与粤语正常人均存在不同类型的腭咽闭合。两者问腭咽闭合类型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95.
目的建立三维数字化系列牙颌模型的对比方法,探讨各变化指标的意义。方法应用同一患者唇裂修复前后的上颌牙颌模型,在三维数字化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利用通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7.0进行牙槽嵴模型特征线提取、参考点定位。结果通过模型的参考点定位可建立基准坐标系及基准平面,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完成唇裂修复术前后三维数字化牙槽嵴模型的对比流程,包括距离和体积测量,提供了纵向牙槽嵴模型对比研究的可操作平台。结论通过建立三维数字化模型的基准坐标系及基准平面,进行各测量指标的对比,可系统地进行模型的纵向研究,观察其生长发育规律和趋势。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总结晚期(2、3期)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2013年7月—2021年5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且采用手术治疗的晚期MRONJ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原发疾病、用药情况、病变情况、手术治疗和随访结果等。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04例患者(123处病变),男性42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64.6±9.1)岁。原发疾病为恶性肿瘤91例,非肿瘤性疾病13例。2期病变43处(35.0%),3期病变80处(65.0%)。39处(31.7%)病变位于上颌骨,84处(68.3%)病变位于下颌骨。使用唑来膦酸89例(85.6%),阿仑膦酸钠10例(9.6%),帕米膦酸钠10例(9.6%),抗血管生成药物62例(59.6%)。平均药物治疗时长(34.7±25.8)月,平均停药时长(10.1±10.7)月。全部患者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手术去净死骨后,2期病变以局部黏骨膜瓣关闭创口,3期病变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重建钛板联合下颌下腺转位、血管化腓骨瓣修复、碘仿纱条填塞、带蒂颊脂垫瓣修复等关闭创口。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81.3%(...  相似文献   
97.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SSRO)是正颌外科中最为常用的一类矫治下颌骨畸形的手术。由于局部解剖和操作步骤的复杂性,SSRO出现各类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诊疗策略的选择及转归与并发症的类型及其临床表现密切相关。为此,国内相关专家编写本共识,对SSRO各类常见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处置措施进行阐述,以期提高广大同行对SSRO并发症的认识,确保手术安全进行并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在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16例患者头颈部肿瘤切除后拟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组织缺损,术前采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穿支血管,设计皮瓣,术中记录皮瓣大小、穿支血管的数目和血管蒂长度,术后观察游离瓣成活情况,随访记录供区愈合情况及评价术后并发症.结果 最终完成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16例,15例皮瓣术后成活,1例术后因静脉危象手术探查后皮瓣部分存活.供区15例直接缝合,1例植皮.15例供区Ⅰ期愈合,1例因术后供区肌肉坏死行清创手术后愈合.14例术后随访3~ 12个月,所有患者供区除因瘢痕致远端皮肤触觉异常外,远期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 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供区并发症轻微,适用头颈部中小型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应用迷你临床评估对口腔颌面外科医学生进行临床能力评估,以分析此种评估方法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急诊教学及临床评估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2011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3位口腔颌面外科或急诊科带教医师利用改进的迷你临床评估量表对40位本院实习的医学生进行临床能力评估,每人在临床真实环境中接受4次~8次评估,患者为我院门诊和急诊患者,随机挑选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评估后教师即时给予学生反馈意见,同时教师和学生对此次评估做出评价.评估结束后,对评估过程进行评价,对评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研究期间共完成265人次的评估,每次评估平均用时25.3分钟,信息反馈用时4.1分钟,教学之初的评估显示,学生有3项~4项不达标,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结束时评估显示学生各项均达标.所有参与者对此种评估方式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并认为其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和教学工具.结论 迷你临床评估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可靠的临床评估和教学工具,其简便易行,值得在口腔医学临床教学和评估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regul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肺转移中的作用。方法SACC石蜡组织标本3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方法)检测epiregulin在SACC石蜡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Epiregulin广泛地表达于细胞质或细胞核。(2)SACC发生肺转移15例,阳性着色率86.7%(13/15),H-score(Hs)定量分析平均为1.26±0.65;未发生肺转移15例,阳性着色率33.3%(5/15),Hs为0.48±0.25。与Ⅰ+Ⅱ期相比,epiregulin在SACCⅢ+Ⅳ期表达显著升高。(3)Kaplan-Miere生存曲线分析未发现epiregulin的表达与SACC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Epiregulin的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肺转移有一定相关性,但仍需要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