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29岁。因全身酸痛伴发热4个月,活动后喘息2个月于2006年2月3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因腹痛做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右肾积水及输尿管结石,并在当地医院做超声波碎石治疗,但腹痛无明显减轻,治疗后1周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以下午升高明显)伴盗汗,发热时全身酸痛,无畏寒.咳嗽及胸痛等不适。2006年11月4日腹部超声复查显示原右肾积水较前减轻。X线胸片提示右侧胸腔积液,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强阳性。  相似文献   
12.
成人肺炎支原体现时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Liu CL  Ji SG  Zhang B  Zhou P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7):1187-1190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NP)现时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间发现的双份血清NP抗体(颗粒凝集试验)滴度4倍及以上增长的13例NP现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年龄在17~34岁。结果 查到NP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的时间在病程的第6~17天;6例初次查抗体阴性。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13/13)、咳嗽(11/13)、咽痛(5/13)、轻度头痛(5/13);均无鼻塞、打喷嚏,无病例出现皮疹、耳痛。咽部均有充血。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均不高。X线胸片诊断肺炎10例。适量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阿奇霉素与红霉素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NP主要感染青少年且易导致肺炎。肺外并发症少见。一次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不宜作为NP现时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9岁,因发热、腰痛、皮肤结节于2006年4月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出现间断性发热(体温39℃),胸闷、气短及腰部疼痛,不伴吐痰,无尿急、尿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4.
SARS病毒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RT—PCR技术检测SARS疑似或临床确诊病人咽拭子、血清及自细胞中的SARS病毒,并分析了扩增产物内一个可能的突变位点。方法 采用Trizol试剂或病毒RNA提取试剂盒,抽提SARS疑似患者咽拭子、血清及外周血白细胞中的RNA,进行RT—PCR和nest PCR反应,检测SARS病毒RNA,并对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结果 14例SARS疑似患者中2例咽拭子RT—PCR结果阳性,约占14%;5例临床确诊病人中2例咽拭子nest PCR结果阳性,约占40%;6例临床确诊SARS病人中1例血清nest PCR结果阳性,占17%,其他5例疑似患者结果阴性;在22份疑似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未检测到SARS病毒;扩增产物DNA序列与美国和加拿大在GenBank中报道的序列一致。结论 RT—PCR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SARS病毒检测手段,为临床诊断及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依据;扩增片段内未发现突变。  相似文献   
15.
昏迷患者置胃管方法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护理工作中,留置胃管是一项基本的技能操作,操作需要患者的配合,然而昏迷患者不能配合留置胃管,操作时往往引起误插、误吸、呛咳,使插管失败,反复操作易引起咽喉部黏膜损伤及其它并发症。我们采用口咽通气道置入口腔中,协助留置胃管,对保证昏迷患者营养的摄入,提高胃管插管的成功率,防止误插、误伤及并发症的发生意义重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等强度 (5 5 %~ 75 %V0 2max)耐力运动锻炼对正常及肺气肿大鼠膈肌、腓肠肌和心肌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先随机分为 2组 ;肺气肿组经气管内一次性缓慢滴注猪胰弹性蛋白酶 80 0 EU/kg ,正常组一次性气管内滴注等体积 0 9%氯化钠。 4周后分别将 2组大鼠再随机分为静息对照和运动组共 4组 ,即 :正常对照组 (NC ,n=10 ) ,正常运动组 (NE ,n =10 ) ,肺气肿对照组 (EC ,n =12 )和肺气肿运动组 (EE ,n =11)。然后NE组和EE组进行同等强度和时间的电动平板跑步锻炼。在末次运动锻炼结束后 48~ 72小时处死大鼠 ,用组织化学方法染色 ,光密度分析测定膈肌肋部、腓肠肌和心肌纤维琥珀酸脱氢酶 (SDH)和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 ,评价相应肌组织的氧化代谢能力。结果 :运动锻炼后NE和EE组心肌和腓肠肌肌纤维氧化性能明显改善 ,SDH活性升高 (P <0 0 5 ) ,但膈肌肌纤维中SDH活性仅在EE组有提高 (P <0 0 5 )。LDH在各组不同肌纤维中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新药Ⅱ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药Ⅱ期临床试验要对新药的疗效、适应证、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考察.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的安全有效性作出确切评价[1].目的是为Ⅲ期临床研究确定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案.我科自2001年始参加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新药验证,试验中护士在对受试者的心理护理、用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变应原皮肤试验的方法和护理、药品管理以及在配合医生做好门诊病例失访等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以治疗过敏性鼻炎新药地洛他定的Ⅱ期临床试验为例,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重症SARS与SIRS-MODS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挽救重症SARS病人无疑是提高治疗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病原治疗是最重要的,但重症患,依据目前国内外有限的病理解剖资料及免疫细胞、免疫因子测定资料,作认为重症SARS基本上属于全身炎症反应(SIRS)-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范畴,对SIRS-MODS的诊治规律,重症SARS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皮素-1受体(ETA)拮抗剂BQ123对慢性缺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 电压门控钾通道(KV)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缺氧组,每组6只。用急性酶分离法(胶原酶+木瓜酶)获得单个PASMCs,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方法,观察BQ123对2组大鼠PASMCs电压门控钾电流(IKV)的影响。结果:(1)在2组大鼠,ET-1(10-8 mol·L-1)对PASMCs IKV都可产生抑制作用,+50 mV时的抑制率分别是(60.21±5.32)%和 (71.04±6.58)%。(2)对照组大鼠,单独使用BQ123对PASMCs IKV无影响(P>0.05,n=5),在此基础上使用ET-1, ET-1对IKV的抑制作用依然存在。(3)慢性缺氧组大鼠,单独使用BQ123可增加PASMCs IKV,+50mV从(98.36±12.04)pA/pF至(105.76±12.13)pA/pF,但差异无显著(P>0.05,n=6),同时使用ET-1后发现BQ123可部分抵消ET-1对IKV的抑制作用,+50 mV从(28.49±6.69) pA/pF升至(74.19±9.74)pA/pF(P<0.01,n=6)。结论:常氧时,ET-1对IKV的抑制作用不是通过ETA介导的。但在缺氧条件下,ETA拮抗剂BQ123可部分拮抗ET-1对IKV的抑制作用,说明缺氧时ETA受体介导了ET-1对IKV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伴气道狭窄的复发性多软骨炎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9岁,以反复发热伴咳嗽,胸痛半年,呼吸困难1个月入院。2005年5月初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7.5~38.5℃,伴咽痛、咳嗽,咳少量白色泡沫痰,咳嗽时伴有明显胸痛。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先后给予静滴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治疗。期间咳嗽症状时好时坏,仍有反复发热,并出现鼻梁渐塌陷,声音嘶哑,左手拇指和右足第三、四趾关节疼痛,胸痛加重,双眼红肿、畏光,右眼为重,半月后关节和眼部症状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