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BIDP)的MR表现特征,探讨MR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MR影像学表现,包括病变形态学、信号强度、肿块内部强化特征及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MR表现相对照.结果 18例BIDP中肿块性病变15例,其中13例为单发肿块,2例为多发肿块.平扫去脂T2WI呈均匀稍高信号8例,高信号2例,混杂稍高信号5例;病灶圆形边缘光滑7例,卵圆形边缘光滑1例,分叶状边缘不规则1例,分叶状边缘毛刺4例,沿导管走行方向分布多发结节及肿块2例.增强内部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5例,边缘强化5例;强化曲线为Ⅱ型8例,Ⅲ型7例.18例BIDP中2例为段样非肿块样病灶,去脂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内部不均匀强化,其中1例合并乳头内陷,强化曲线均为Ⅲ型.18例BIDP中1例呈全乳腺非肿块样病灶,去脂T2WI呈稍高信号内见手指样低信号延伸至乳头,增强内部特征呈网状树枝状强化,强化曲线为Ⅱ型.结论 MRI对发现与定位BIDP病灶及术前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BOLD MRI分析肾透明细胞癌病灶及癌旁肾组织的氧合水平。方法使用3.0T MR对22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进行术前BOLD MR检查。将BOLD原始图像输入GE ADW 4.4工作站,应用Functool软件进行后处理,并测量病灶、癌旁肾组织、远端肾组织及对侧肾组织的皮质、髓质的表观自旋-自旋弛豫率(R2*)值。对不同部位的R2*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癌旁肾皮质、远端肾皮质及对侧肾皮质R2*值显著低于髓质(P<0.01)。癌旁肾髓质与远端肾髓质及对侧肾髓质R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远端肾髓质与对侧肾髓质R2*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肾皮质、远端肾皮质及对侧肾皮质R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透明细胞癌病灶与癌旁肾髓质及对侧肾髓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癌旁肾皮质、远端肾皮质及对侧肾皮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OLD MRI对于评价肾透明细胞癌病灶及癌旁肾组织的氧合水平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MRI在乳腺髓样癌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乳腺髓样癌(髓样癌组)及36例乳腺纤维腺瘤(纤维腺瘤组)资料,分析并比较2组MRI特征。结果 髓样癌组患者年龄大于纤维腺瘤组(t=2.791,P=0.008)。2组间病灶最大径、病灶内部强化特征、坏死及囊变征象、平扫T2WI病灶信号强度、DWI病灶信号强度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而病灶数目、形态、边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MRI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髓样癌与纤维腺瘤。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儿童三角肌挛缩症3.0 T MRI影像表现。材料与方法搜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三角肌挛缩症患儿18例,术前均行 X线及3.0 T MRI检查(MR T1WI、T2WI,抑脂T2WI、轴位快速梯度回波(GRE)T2WI序列),其中9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 T1WI及T2WI显示18例受累三角肌不同程度变薄、萎缩,内侧肌间隙增宽。GRE-T2WI显示16例患侧从肱骨头外上方沿三角肌走行至外下的挛缩纤维索条影,呈条带状低信号,邻近皮下脂肪局灶性增厚、向内填充。病理结果显示GRE-T2WI中挛缩纤维索条影为致密纤维结缔组织,透明变性,横纹肌萎缩或消失,肌组织间由脂肪组织填充,所见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8.9%。结论3.0 T MRI尤其GRE-T2WI序列能够直接准确显示挛缩三角肌及增生的纤维索条结构,有利于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索细胞外体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fECV)评估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经辽宁省肿瘤医院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细胞癌并行肝脏多期动态增强CT扫描患者41例,通过平扫及平衡期(注射对比剂140 s后)图像计算肝脏肿瘤部分(Etumor)及主动脉(Eaorta)绝对强化值,并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ECV值:fECV(%)=Etumor/Eaorta[100-Hct(%)]。根据肝细胞癌Edmondson-Steiner病理学分级分为高分化组(Ⅰ、Ⅱ级)和低分化组(Ⅲ、Ⅳ级),分析两组患者肿瘤部分的fECV值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分化组肿瘤部分fECV值为(30.61±7.84)%,低分化组为(21.13±6.17)%,高分化组和低分化组肿瘤部分的fEC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ECV值评估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69(95%CI:0.759~0.979);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诊断界值为28.56%,灵敏度为71%,特异度为90%。结论:fECV可以作为肝脏多期动态增强CT检查中无创性评估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泪腺脱垂的多层螺旋CT (MSCT)表现,以提高其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45眼)泪腺脱垂患者的MSCT图像资料,并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分别从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分析泪腺脱垂的CT图像特点.结果 24例中有21例为双侧泪腺脱垂,其横断位表现为泪腺上部部分越过眶缘,其中13例(26眼)呈结节样,8例(16眼)呈分叶状;冠状位表现为泪腺大部分位于眶缘前方、眼球颞侧,呈类圆形团块影;矢状位亦可见相似表现.另有3例为单侧泪腺脱垂(均为部分脱垂).结论 泪腺脱垂在CT图像上有特征性的表现,MSCT在其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7.
患者,男,36岁.因"左手麻木伴感觉障碍14年,加重2个月"于2011年10月10日入院.1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麻木,痛觉减退,近2个月左手麻木,感觉障碍加重,以拇指、食指、中指、环指桡侧半掌面症状明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腕管综合征致正中神经损害,给予切开减压术,术后症状未见改善,于2011年9月22日就诊于本院神经内科,颈椎MR示:C1~T8上部水平脊髓内见条状TI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边界清楚,脊髓未见确切肿胀、增粗,提示脊髓空洞;头颅MR示:小脑扁桃体向下移位,下缘位于枕骨大孔下5.4 mm,提示Chiari畸形I型,为进一步诊治收入神经外科.查体:一般状态可,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8.
本文分析了经手术证实的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周边型肺癌300例,对不同组织类型肺癌的X线征象进行了研究。以平片为依据推测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探讨两者关系。  相似文献   
49.
应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诊断肺部疾病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滕威  于韬  罗娅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0):103-104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对于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0例肺内病变进行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0例病人中,穿刺成功率100%,病理组织学检查符合率为96.6%,细胞学检查符合率为76.0%,并发症发生率3.1%。结论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内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以为临床诊治提供较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50.
圆形肺不张三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圆形肺不张(Rounded atelectasis 简称RA)是肺不张的一种少见类型,由于病变常靠近胸膜,形成肿块,往往误为胸膜或肺的瘤而施行了不必要的手术,因此,进一步从临床及X线来认识本病实属必要,现将作者所遇三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