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8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探讨64排双源 CT 小肠造影双能量虚拟平扫技术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双源 CT 机对39例患者进行小肠造影检查,常规行 CT 平扫以及动、静脉期对比增强双能量扫描(100 kVp/230 mAs 和 l40 kVp/178 mAs)。利用 Liver VNC 软件进行后处理,获得动、静脉期的虚拟平扫 CT 图像。以常规 CT 平扫图像作为标准,对虚拟平扫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估,采用4级评分法:最高为4分(图像解剖细节清晰,完全能满足诊断),最低为1分(图像模糊,不能满足诊断)。并对常规 CT 平扫、动、静脉期双能量 CT 扫描的辐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39例中有腹部病变者25例,无明显异常者14例。与常规平扫图像比较,虚拟平扫图像上所有病灶均能显示,且病灶的范围、大小亦无明显差异;两位医师对虚拟平扫图像质量的评分均>2分,两者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虚拟平扫图像完全能满足诊断要求。常规平扫、双能量动脉期、双能量静脉期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为(283.8750±57.1195)、(289.3750±53.1543)和(301.2917±55.3346)mGy·cm,三次扫描的 DLP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615,P =0.544)。结论:双源 CT 小肠造影检查时可仅进行双能量增强扫描,经后处理获得的虚拟平扫图像基本可取代常规 CT 平扫,从而可减少检查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利用常规的二腔心、四腔心及三腔心电影序列评价缩窄性心包炎(CPC)患者的左心房结构功能改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CPC病例,同时收集2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之间各个切面左心房内径,左心房最大容积,最小容积和左心房收缩前容积和左心房功能.结果 2组之间的左心房内径对比显示,CPC组的左心房二腔心长径,四腔心、三腔心前后径较正常组明显增大,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以及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显示CPC组的左心房在上述3个期相中明显更大,左心房功能评价指标中,CPC组的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较对照组明显减弱,CPC组的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EFcon)及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EFpa)都显示出明显下降,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常规的心脏MR电影序列,可以对左心房的结构、功能改变进行详细的评价,有利于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淋巴结阴性胃癌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并结合临床变量构建列线图。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173例淋巴结阴性且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其中LVI阳性60例,LVI阴性113例,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n=121)和验证组(n=52)。基于训练组分别构建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融合模型,并在验证组进行验证。临床资料和常规CT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肿瘤指标、肿瘤部位、肿瘤形态、强化幅度等,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临床显著变量并建立临床模型。用3D-Slicer软件勾画肿瘤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用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降维筛选特征,然后通过随机森林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转化为随机森林评分。联合临床显著变量和随机森林评分构建融合模型并可视化为列线图。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临床实用性。结果 影像组学模型优于临床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影像组学模型AUC分别为0.872(0.810~0.935)、0.827(0.707~0.9...  相似文献   
84.
患者 男,57岁,反复咳嗽、咯痰及痰中带血4年,加重伴活动后气促4 d.10年前因右上肢纤维肉瘤行截肢术.人院体检:呼吸略急促,右侧胸廓较左侧饱满,右肺呼吸音较左侧低.  相似文献   
85.
脾脏错构瘤影像学表现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图1 肝动脉期CT增强扫描,示脾脏中下极类圆形均匀低密度灶 图2 延迟扫描病灶与脾实质呈等密度强化 图3 T1 WI病灶为等信号灶 图4 T2 WI病灶为略低信号灶 图5 延迟扫描病灶信号明显超过脾实质 图6 病理图片。神经纤维由分化良好的细胞构成,细胞呈短梭形,核深染,核仁不明显,胞质淡,嗜酸性,呈栅栏状排列(HE ×10 0 )脾脏错构瘤很少见,笔者报告1例,结合文献进行讨论,以提高对其临床、影像学认识水平。患者 女,4 0岁。体检时B超发现脾脏肿块入院。患者无任何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大小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血红蛋白12 5g/L…  相似文献   
86.
章士正  周合山  刘海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5):1320-1320
患者女,51岁。因开颅小脑肿瘤切除术后12年,步态不稳、呕吐1年入院。患者于12年前囡头痛、呕吐3个月被诊断小脑占位,开颅肿瘤切除术后病理诊断“血管母细胞瘤”,术后恢复顺利。7年前患者再次出现头痛、呕吐,于外院行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切除术。1年前患者出现步态不稳.有前冲趋势,无肢体抽搐及偏瘫,无神志不清,1d前.右枕部  相似文献   
87.
颅骨表皮样囊肿的MR扩散加权成像和波谱分析二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良性肿瘤,也可以继发于外伤、手术、穿刺等.起源于骨骼的表皮样囊肿较为少见,其中颅骨、上颌骨、下颌骨和指骨等部位相对好发.骨源性表皮样囊肿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囊样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需要与骨囊肿、嗜酸性肉芽肿、转移瘤等鉴别.笔者遇见2例巨大的颅骨表皮样囊肿,在常规CT和MR检查的基础上,对病灶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质子波谱分析(1H-MRS),试图发现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新信息.  相似文献   
88.
放射科RIS/PACS构建的技术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符合国情的RIS/PACS系统架构,推动RIS/PACS在中国的发展。材料和方法:以杭州邵逸夫医院的RIS/PACS系统为例,介绍RIS/PACS系统的软硬件框架。结果:RIS/PACS系统的实施给放射科和相关科室的工作带来了很大便捷,方便了工作、教学、科研和会诊。结论:在PACS的部署中结合医院的具体需求,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实现了病理自动获取、学生考试模式、机房工作站和QA工作站、电子排班等。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书写痉挛患者痉挛性书写脑功能区激活特点,探讨书写痉挛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fMRI组块设计,分别获得10例书写痉挛患者和10名年龄、性别匹配健康对照组执行默写、手写、笔写任务时的平均脑功能激活图,同时通过一般线性分析法产生“笔写减手写”及“笔写减默写”的差异脑功能图.结果 书写痉挛患者进行书写任务时,受累手对侧基底节区,特别是壳核(激活体素个数864),较健康对照组(激活体素个数54)显著激活;运动皮质(第一运动区、辅助运动区、运动前区)及同侧小脑较健康对照亦有明显激活;而进行手指写和默写任务时两组间差异并不明显;"笔写减手写"及"笔写减默写"差异脑功能图发现书写痉挛患者在除去手指写运动及语言处理相关影响后上述脑区仍有明显激活,健康对照组则皮质下结构激活消失,运动相关皮质激活亦明显减少.结论 书写痉挛患者执行笔写任务时上述脑区尤其皮质下结构异常激活与书写痉挛发生存在一定关联,基底节区及相应皮质-皮质下环路功能紊乱,可能在书写痉挛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肝脏透明细胞癌一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肝透明细胞癌是肝细胞癌的1种少见类型,临床表现缺少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与普通型肝细胞癌差别较大,特点较明显。为此,笔者对肝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