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宫内节育器(IUD)的避孕作用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量研究表明IUD的作用有明显的种属差异,因而不能将动物实验结果简单地推导于人类。其对人类有多方面作用,一般认为可能作用于宫内膜及/或胚泡而干扰着床是其避孕作用的主要机制。其对宫内膜的影响主要涉及内膜形态学、生化成份及酶活性,激素受体等几个方面,本文拟就此略述使用IUD者宫内膜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2.
氯化乙基汞农药曾是农业中有效杀菌剂之一,曾用于防治粮食作物的病害。但污染有机汞的粮食与饲料,人畜长期食用后,可造成有机汞中毒。故我们进行了氯化乙基汞对大白鼠的毒性实验研究,茲将部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方法取体重约250克(雌性)及350克(雄性)的健康大白鼠共45只,分为五组,每组9只,其中雄性6只,雌性3只,第Ⅰ组为低汞量组(0.1~0.3毫克/公斤),第Ⅱ、Ⅲ、Ⅳ各组饲料系将氯化乙基汞结晶经折算为汞量后与少量饲料中的米粉研磨混匀,并逐步稀释加入。动物均自由进食。饲料配成后,经含汞量测定,结果如表1。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实验证明:杀螟松雄性小鼠经口LD_(50)为647.8毫克/公斤。雌性大鼠经口LD_(50)为346.4毫克/公斤。具有一定的蓄积性。吸入毒性试验结果说明:0.1毫克/米~3组的脑及心的胆碱酯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意义的差异。现场调查的结果证明:接触空气中杀螟松浓度在0.1毫克/米~3的工人可出现症状,且血液胆碱酯酶活力已有明显影响。因此认为:苏联提出的允许极限浓度(0.1毫克/米~3)显然偏高,建议车间空气中杀螟松最高容许浓度暂定为0.02毫克/米~3。  相似文献   
104.
105.
本文报告血吸虫病患者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的ANAE阳性百分率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淋转率较  相似文献   
106.
钩端螺旋体病在浙江分布很广,危害性甚大,为了更好地开展防治本病的工作,我们对浙江绍兴柯桥、钱清地区9年中(1963~1971年)共发生的钩端螺旋体病2,380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部分病人作了逐家访问。为了寻找构成流行的可能因素,我们对当地的地理景观,当时的气象变化等作了分析,调查结果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107.
建立并应用了适合我国推广使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甲型肝炎IgM 抗体诊断药盒,检测了116例脐带血的甲型肝炎IgM 抗体,全部为阴性;99例甲肝急性期血清皆为阳性;93例甲肝恢复期血清中,30例为阳性;19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及116例助血员的血清结果皆为阴性。表明本方法是一种诊断甲肝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的血清学检查方法。本法有助于早期发现患者及亚临床感染者,有助于将甲、乙二种病毒性肝炎分开而减少交叉感染的危险,有助于目前在国内开展的对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报告用三尖杉酯类生物碱治疗急性白血病34例。单用此药治疗者29例,其完全缓解率13.8%,急单7例的完全缓解率42.9%与急粒20侧的缓解率5.0%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19例初治者单用此药的完全缓解率为21.0%。复治5例,完全缓解1例。兰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的缓解率差别不大。药物的主要毒性反应为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本文对给药方法对疗效影响及药物最大耐受量亦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报告应用硝硫氰胺与呋喃丙胺联合应用治疗血吸虫病301例。其中11例晚血及60例伴夹杂症的患者都顺利完成疗程。治后一个月粪孵复查106例,全部阴转;治后3个月复查225例,阴转率97.3%;治后6个月复查205例,阴转率97.0%。所治病例经随访,没有发现黄疸,除14例(4.65%)有短时步态不稳外,未出现明虽“前庭综合症”。本疗法与单独硝硫氰胺或呋喃丙胺合并敌百虫疗法相比较,副作用较少,疗程较短,适应症较广。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报告在曹娥江支流发源地至出海口的钩端螺旋体病自然疫源地的垂直调查结果是:1.中山梯田:未发现自然疫源地。2.低山梯田:黑线姬鼠黄疸出血群纳姆型自然疫源地。3.盆地、丘陵、平原水网:黑线姬鼠黄疸出血群沃尔登型自然疫源地。4.滨海平原:黑线姬鼠黄疸出血群沃尔登型,爪哇群爪哇型自然疫源地。5.海涂旱地;罗赛鼠爪哇群爪哇型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