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91.
患者 男 ,78岁。发现右上胸壁肿块 8年。体检 :右上胸壁腋窝压痛 ,右上肢前内侧肌肉压痛 ,局部未扪及肿块。院外X线片示右侧第2肋骨呈膨胀性骨质破坏 ,肿块呈不均匀高密度 ,形态不规则 ,凸入肺野 (图 1)。提示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胸部CT平扫见源自右侧第 2肋骨中段 ,并凸向肺野生长的不规则高密度肿块 ,大小为 5 5cm× 4 0cm× 5 0cm。骨窗示肿块边缘光滑、边界清楚 ,内有多发斑点状、环状钙化影 ,密度不均 ,CT值 15 9~ 3 99HU (图 2 )。肿块上部少部分突向腋窝 ,右侧胸膜轻度增厚。CT诊断 :右侧第 2肋骨外生软骨瘤。病…  相似文献   
92.
以126例生育年龄非妊娠女工的髂结节间径、髂前上棘间径、大转子间径及坐骨结节间径为自变量估计因变量中骨盆横径,求出多元回归方程y=-6.89+0.05X_1+0.12X_2+0.23X_3+0.77X_4;以骶耻外径和骨盆倾斜度为自变量估计因变量中骨盆矢径,其回归方程为y=6.09+0.39X_1-0.05X_2;方差分析结果F值分别为40.59与8.26.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对偏回归系教进行显著性检验及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最优方程为y=-6.87+0.16X_2+0.24X_3+0.78X_4与y=4.20+0.37骶耻外径,F检验结果F值分别为5.410与16.29,均具有极显著意义,可以应用于临床对中骨盆径的估计以取代X线测量.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CT对髓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30例,30例均行CT平扫,其中24例同时作增强扫描。结果:肿块位于小脑蚓部20例,其它部位共10例,CT对髓母细胞瘤的定位诊断正确率为100%。CT平均为等或稍高密度类圆形肿块影24例(80%),病灶为稍低密度影6例(20%),21例灶周无明显水肿(70%),30例中伴阻塞状脑积水者27例(90%)。24例增强扫描者  相似文献   
94.
多发性内生软骨瘤伴软组织多发性血管瘤称Maffucci's综合征,较少见,现将经病理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对岁,面颊、腋部、腹股沟部和双足部多发包块10年,无自觉症状。体检:全身多处皮下包块,质中、活动,边界较清楚,无淋巴结肿大、右足粗大畸形。无家族史,身高较其姊妹矮。X线征象:右脚第2-10肋和左第4、6肋骨前端、右肩肿骨内上角、右挠骨中段骨干和远端,右第1掌指骨和左第3、5掌骨,以及左第1、3、4、5指骨中、近节,双股骨下端内髅、双侧胜脏骨上下两端,右足第l、5眼骨近端,右第3-5趾骨,左第l-5眼骨、左第2、4、5…  相似文献   
95.
脑成血管细胞瘤(Hemangiohlastoma)又称血管网织细胞瘤(Angioreticuloma),其CT表现较易与星影胶质细胞瘤、转移瘤、髓母细胞瘤、桥小脑角的听神经痛的等相混诸。笔者对20例小脑成血管细胞瘤的CT表现进行分析,提出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1材料与方法本组对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匕例,女5例,年龄19-58岁,平均36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呕吐、行走不稳。病史l-6月。其中3例为同一家族患者,男2例,女性1例。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记数高于5Xty‘几者11例,血红蛋白高于15g/L者14例。所有病例均行轴位平扫加增…  相似文献   
96.
腹部茧壳症的钡餐及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茧壳症(AbdominalCocoon,AC)既往认为较少见,但据近10年文献显示该病报道较多,且多以外科病案报道为主(主要探讨病因、解剖、临床等表现),相关影像论述较少。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AC病案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钡餐及gy表现,以提高对本病术前诊断水平。1材料和方法笔者收集1980-1998年我院12例AC病害,其中女性10例,男性2例,年龄11一邱岁,平均刀、8岁。其中以肠梗阻和腹部胀痛不适就诊各3例,6例以腹部肿块就诊。12例中10例行钡餐造影,3例行CT检查。1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经三位高年资医…  相似文献   
97.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是胸外科手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等打击后,出现以弥漫性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损伤为病理特点的综合征。本文探讨胸外科手术后ALI的CT表现,为早期治疗及随访复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
患儿女 ,3岁。因轻微头外伤后伴头痛、呕吐 10天 ,门诊CT示颅内多发血肿而收入院。入院后经对症、抗感染等治疗 ,症状无明显好转。后经查体发现腹部肿块 ,结合颅内病变 ,临床考虑颅内病变为肿瘤而行开颅手术 ,切除小脑病变。病理检查为小脑髓母细胞瘤。CT检查 :第 1次CT扫描发现左侧小脑半球混杂密度影 ,双侧大脑半球皮层内多发大小不等的高密度灶 ,周围不同程度水肿 ,拟诊为颅内多发血肿。数天后CT复查 ,见颅内病变数目有增多 ,原有病灶有增大。讨论 髓母细胞瘤为儿童后颅凹常见的恶性肿瘤 ,占儿童颅内肿瘤的 15 %~ 2 0 %。 3~ …  相似文献   
99.
眼眶淋巴管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眼眶淋巴管瘤的CT表现,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眼眶淋巴管瘤的临床与CT表现,患者术前均行CT横断位扫描,其中5例加冠状位扫描,5例行增强扫描。结果8例中,3例表现为局限性肿块,呈椭圆形,位于肌圆锥外间隙;5例为弥漫性肿块,同时累及肌圆锥内外间隙及眼睑,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3例呈等密度(与眼外肌密度相比),5例呈混杂密度,其中4例肿瘤内有囊性低密度,1例有高密度;增强的5例中,4例显示不均匀强化,1例不强化。结论常规CT扫描能清晰显示眼眶淋巴管瘤的部位、形态及内部结构,加上冠状位扫描能准确判断其位置与毗邻关系,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0.
读片窗     
患者男,59岁。因发现右侧腭部包块15年余,迅速长大1年余,反复鼻出血、鼻塞3个月余就诊。体检:右软硬腭交界处见一约2 cm×3 cm大小肿块,质硬,色暗红,边缘不光滑。双侧颌下可扪及淋巴结肿大。CT平扫:示右侧鼻咽部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内一空腔为手术切除处),CT值35~45 HU,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右侧咽旁间隙变窄、外移。右侧鼻后孔堵塞,扩大,翼内外板破坏,右下鼻甲受侵,右上颌窦黏膜增厚。右侧咽隐窝隐约存在,与肿块形成“小空泡征”(图1、2);矢状位重建:示肿块中心层面位于右侧软硬腭交界平面,肿块上达鼻咽部,下达口咽部(图3)。患者约6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