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扫描方案下泌尿系统正常人群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40名行64层MSCTU且最终证实无泌尿系统疾患的正常人群影像资料,CT扫描包括四期图像(平扫期、皮质期、髓质期、5分钟延迟期),延迟扫描分2组(120 kV组和100 kV组),每组20名,均采用CARE Dose 4D技术,参照管电流175 mAs.将2组延迟期图像的辐射剂量[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和图像质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5分法图像质量评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20 kV组和100 kV组泌尿系统延迟期图像CTDIvol分别为(7.04±1.07) mGy和(4.60±0.66)mGy,DLP分别为(308.80±60.00) mGy·om和(201.80 ±34.86)mGy·cm,ED分别为(4.63 ±0.90)mSy和(3.03 ±0.52)mSv,两组比较,在100 kV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120 kV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0),而图像质量SNR分别为(102.34 ±29.66)和(109.87±33.21),CNR分别为(94.51 ±28.42)和(103.33±32.91),平均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93 ±0.73)和(3.90±0.58),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SCTU延迟期采用100 kV结合CARE Dose 4D技术能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明显减少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2.
23.
病例女,43岁。因体检发现左侧输尿管占位1周入院:查体:双肾无明显压痛和叩击痛,无明显反跳痛。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比较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和厚壁型胆囊癌(GBC)的螺旋CT特点,旨在提高两者鉴别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 搜集临床或病理确诊的22例XGC和25例GBC的临床和螺旋CT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T征象对照中,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胆囊壁内黏膜线完整情况以及胆道梗阻情况、淋巴结肿大等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0,0.002,0.010,0.031),而胆囊壁最大厚度,厚壁范围、强化方式、强化程度、邻近肝脏浸润、合并胆囊、胆管结石以及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征象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 =0.826,0.595,0.820,0.064,0.798,0.062,0.110).结论 增厚的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和完整的胆囊内壁黏膜线是诊断XGC较具特征性CT表现,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度,有利于两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25.
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显示肺叶间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统计学意义(M=6.7,P<0.05).结论 肺叶间裂的显示与MPR方位以及重组图像层厚有关.矢状面3 mm重组显示肺叶间裂最好,以3 mm层厚矢状面、冠状面及7 mm层厚横断面图像的联合运用为最佳的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26.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高度的恢复作用。方法 :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 (T11~L2 ) ,X线摄片无明显病理异常 ,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 (DEXA)测定椎体骨密度 (BMD) ,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将标本游离成单个椎体 ,每具标本选择 2个椎体共 10个椎体 ,用材料试验机轴向加载 ,压缩椎体高度2 5 % ,制造椎体压缩骨折。对骨折椎体进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注入骨水泥 ,观察骨水泥外渗漏情况。椎体标本在骨折前、骨折后及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均测量椎体高度。结果 :球囊扩张体积平均 (5 13± 0 72 )ml。骨水泥注入量平均 (5 35± 0 6 2 )ml。所有标本未发现骨水泥外渗漏情况。骨折前、后及治疗后椎体平均高度分别为 (2 3 0 4±2 2 0 )mm、(2 0 5 8± 2 2 4 )mm和 (2 2 74± 2 2 0 )mm ,治疗后椎体高度恢复率 (87 76± 6 4 5 ) %。结论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经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显著恢复骨折椎体高度 ,临床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可达到恢复椎体高度 ,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7.
唐品恺  苏凯  王琴珠 《江苏医药》2007,33(2):199-200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临床影像学表现,评估X线平片、CT、MRI的诊断意义.方法 91例AS均做X线平片检查,52例作CT检查,36例MRI检查.结果 X线平片检查对Ⅲ级Ⅳ级病例诊断比较可靠,对Ⅱ级病例诊断准确性可达50%;CT检查对Ⅰ级以上病例均可作出诊断,但对Ⅰ级病例的诊断准确率不如MRI,MRI对0级病例可有重要发现.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AS的诊断具有决定意义,MRI检查能够三维成像,在评价侵犯脊柱的病变中能够清楚显示椎体、关节软骨、关节腔与骨髓的关系,是目前检查脊椎病变的最佳影像学手段,也是诊断髋关节早期病变的最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28.
分析59例经活检和手术病理及临床治疗证实的原发性前上纵隔胸腺上皮细胞肿瘤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结果,发现各种原发性前上纵隔胸腺上皮细胞肿瘤具有特定的CT表现,CT定位准确58例(98.3%),定性准确49例(83%)。认为CT是诊断前上纵隔肿瘤的重要方法,有助于鉴别胸腺上皮细胞肿瘤的类型。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MSCT尿路成像(MSCTU)中延迟期低剂量扫描方案(100 k V+CARE Dose 4D)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并探讨三种不同后处理重组技术(MPR/CPR、MIP、VR)图像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的敏感性。方法:34例MSCTU患者延迟期采用低剂量扫描方案,所有患者延迟期1 mm薄层数据进行CTU图像重组,并与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研究。结果:34例中全尿路MSCTU图像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7.1%(33/34),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1.2%(31/34)。三组不同图像组合对泌尿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准确性均高于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其定位、定性诊断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全尿路MSCTU图像>含延迟期CT轴位>常规CT轴位,其中全尿路MSCTU图像与常规CT轴位的诊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 5),其余组合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CT尿路造影后处理重组三种技术对泌尿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MPR/CPR>MIP>VR图像,定位诊断准确率高于定性诊断准确率。其中MPR/CPR技术与MIP、VR技术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MIP技术与VR技术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结论:MSCTU技术延迟期采用100 k V结合CARE Dose 4D技术方案,不仅能够明显减少单期辐射剂量,而且能提高泌尿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