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9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61.
患者 女 ,36岁。 1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四肢抽搐伴口角流涎、昏迷 3min ,自行缓解。此后长时间未复发 ,直至就诊 3天前发生上述症状 ,2min后自行缓解。查体和生化检查无异常。CT表现 :右侧颞顶叶处皮层可见 2 .3cm× 1.8cm× 2 .0cm大小、边缘清楚的较高密度块状影 (图 1) ,CT值 6 5 .95~118.14HU ,其内有不规则斑片状钙化 ,增强扫描无强化 ,周围脑实质无水肿 ,其余脑实质、脑室、脑沟未见异常 ,中线结构居中 ,颅骨骨质正常。手术所见 :在右中央沟区 ,距皮层约 1cm处有一肿物 ,质硬 ,边界清楚 ,术中显微镜下完整切除 ,直径约 2 .5cm…  相似文献   
62.
63.
背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表观弥散系数对脑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已被临床证实。不同弥散梯度方向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人脑不同部位的表观弥散系数的影响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目的:探讨人脑不同弥散梯度方向弥散加权像上纹状体、顶叶皮层及放射冠的表观弥散系数值变化特征。设计:抽样调查。单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对象:选择2000-03/2001-03暨南大学附属华侨医院60名健康志愿者,男37名,女23名;年龄18~65岁。方法:对60名正常人脑分别进行不同弥散梯度方向(左-右;前-后;上-下)的弥散加权像检查,并测量其纹状体、顶叶皮层及放射冠的表观弥散系数值。主要观察指标:60名健康志愿者纹状体、顶叶皮层及放射冠表观弥散系数值。结果:60名健康志愿者均进入结果分析。纹状体、顶叶皮层的表观弥散系数值在不同弥散梯度方向上差异无显著性,而放射冠的表观弥散系数值在左-右、前-后、上-下轴向分别为(5.0±0.5),(4.2±0.6),(15.2±1.4)×104mm2/s,左-右、前-后方向与上-下方向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纹状体、顶叶皮层表观弥散系数值不受弥散梯度方向影响;而放射冠的表观弥散系数值则受其影响,定量研究放射冠的弥散应该描述其弥散梯度方向。  相似文献   
64.
目的 采用MRI分析肩峰形态特点与肩袖撕裂(RCT)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RCT患者的临床与MRI资料,另选取19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肩峰形态分为4型:Ⅰ型(平坦型)、Ⅱ型(弧型)、Ⅲ型(钩型)、Ⅳ型(反弧型)。于MRI图像上测量与RCT发病机制相关的肩峰形态学特点的4个参数:肩肱间距(AHD)、肩峰指数(AI)、外侧肩峰角(LAA)和肩峰厚度。结果 Ⅱ型肩峰RCT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病例组43.24%(16/37)、对照组57.89%(11/19)。2组间肩峰类型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HD、AI、LAA和肩峰厚度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仅Ⅲ型肩峰各参数测量值与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肩袖形态,RCT患者的AHD和LAA值较小,AI和肩峰厚度值较大,Ⅲ型肩峰可能会增加RCT的风险。  相似文献   
65.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 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评价高尿酸血症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3例男性无症状高尿酸血症(AH组)、30例痛风(GA组)患者及23名健康志愿者(HC组)。检测血清尿酸浓度(SUA),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行常规MRI及DTI,比较3组间肾皮、髓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各向异性(FA)值、SUA、eGFR差异,并分别分析其与SUA及eGFR的相关性;同时分析SUA与eGFR间的关系。结果 HC组SUA值低于AH组及GA组(P均<0.05),GA组eGFR低于HC组(P<0.05)。AH组与GA组肾皮质和髓质的FA值均低于HC组(P均<0.05);AH组、GA组肾皮质ADC值和GA组肾髓质ADC值均低于HC组(P均<0.05)。肾皮、髓质FA值(r=-0.41、-0.40)及肾皮、髓质ADC值(r=-0.34、-0.28)与SUA均呈负相关(P均<0.05),而肾皮、髓质DTI各参数与eGFR无明显相关性;SUA与eGFR呈负相关(r=-0.43,P<0.05)。结论 DTI可用于评估高尿酸血症早期肾功能损伤;高尿酸血症肾皮质ADC值及肾皮、髓质FA值均低于正常人;肾皮、髓质ADC值及FA值与SUA均呈负相关,SUA与肾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髌骨一过性外侧脱位(TLPD)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TLPD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44例(100%)均出现髌骨内下侧份和股骨滑车外侧髁的对吻性骨髓水肿,26例(50%)合并髌骨(22例)或股骨(4例)的骨软骨损伤,34例(77%)伴发MRC撕裂,21例(48%)伴发VMO损伤;27例(61%)存在股骨滑车发育不良;24例(55%)合并髌骨半脱位,4例(9%)合并高位髌骨;关节积液出现率为(100%),3例出现关节积脂血症,1例有关节囊破裂。结论:髌骨内下侧份和股骨滑车外侧髁的对吻性骨髓水肿是TLPD的典型MRI表现,常伴发髌骨内下侧缘骨软骨的骨折和MRC的损伤,股骨滑车发育不良和髌骨位置异常是其最常见的诱因。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相关文献汇总,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中国男性前列腺癌(PC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Cho+Cr/Cit(CC/C)比值,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prostate?carcinoma?cancer?hyperplasia?MRS?磁共振波谱成像?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为检索词,检索20002013年国内外发表的有关磁共振波谱成像(MRS)鉴别PCa与BPH的相关文献,应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中文文献6篇,英文文献1篇)。共纳入PCa患者166例(体素577个),BPH患者225例(体素833个),PCa与BPH的CC/C比值存在统计学学差异(P<0.000 0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合并均数差为1.74,95%CI为1.592013年国内外发表的有关磁共振波谱成像(MRS)鉴别PCa与BPH的相关文献,应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中文文献6篇,英文文献1篇)。共纳入PCa患者166例(体素577个),BPH患者225例(体素833个),PCa与BPH的CC/C比值存在统计学学差异(P<0.000 0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合并均数差为1.74,95%CI为1.591.89)。结论 MRS对中国男性PCa与BPH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搜集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40例,其中恶性淋巴结24例(44枚),良性淋巴结16例(26枚),行DCE-MRI及STIR-EPI-DWI序列扫描,分析两种病变动态增强特征性参数及T-SI曲线类型的特性,分析DWI的信号表现及ADC值特点.结果 Ⅰ型、Ⅱ型及Ⅲ型T-SI曲线在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组间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若以Ⅰ型作为诊断恶性标准,Ⅱ型及Ⅲ型作为诊断良性标准,其敏感性为59.09%、特异性为92.31%、准确性为71.43%、阳性预测值为92.86%、阴性预测值为57.14%.若以Ⅰ型及Ⅱ型作为诊断恶性标准,Ⅲ型作为诊断良性标准,其敏感性为88.64%、特异性为57.69%、准确性为77.14%、阳性预测值为78%、阴性预测值为75%.恶性淋巴结平均至峰值时间较良性淋巴结短,恶性淋巴结最大上升斜率较良性淋巴结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淋巴在DWI图像上均表现为高信号,良性淋巴结的平均ADC值为(1.072±0.245)×10-3mm2/s,恶性淋巴结的平均ADC值为(0.875 ±0.240)×10-3mm2/s,良性淋巴结组的平均ADC值高于恶性淋巴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DCE-MRI和DWI,有助于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