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14例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巨大纵隔肿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分析手术治疗14例巨大纵隔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中完整切除9例,部分切除5例.1例术后出现急性肺水肿,2例术后出现呼吸衰竭,均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半年至8年,良性肿瘤术后疗效好,恶性者术后主要死于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选择合适的麻醉和手术方式治疗巨大纵隔肿瘤效果肯定,术中可选择分块或整块切除,防止避免大出血和复张性肺水肿.恶性者术后辅助化疗和(或)放疗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2.
目的比较介入化疗(介化)联合放疗和单纯介入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经病理确诊的19例中晚期宫颈癌,采用含DDP+CTX为主要化疗药物进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及栓塞髂内动脉后,短期内行盆腔内照射;另26例宫颈癌单纯行介化治疗后不做盆腔内照射.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结果介化联合放疗组的近期有效率达82.4%,肿物平均在16 d内消失;单纯介化组的近期有效率为65.4%,肿物平均33 d才消失.两组的有效率和症状改善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用介入化疗联合放疗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63.
汤凯雯 《当代医学》2013,(7):115-116
目的探讨宫颈癌(ⅠB2~ⅢB期)动脉内化疗栓塞的临床治疗(介入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0例患有局部进展期宫颈癌进行动脉内化疗栓塞的患者。其中50例患者在经过介入治疗后,进行了子宫全切除手术和盆腔淋巴结的清除手术。对介入治疗方法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估,并观察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对可能出现的盆腔淋巴转移和手术切缘阳性与脉管腔隙侵犯以及卵巢转移等各方面进行详细记录,并与没有进行介入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患者临床介入治疗的有效率高达75%,介入治疗会对肿瘤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坏死和变性症状,实验组患者的盆腔淋巴转移、手术切缘阳性、脉管腔隙侵犯、卵巢转移各方面与对照组患者相比都有明显下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实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宫颈癌患者的可手术切除率为37.5%。结论宫颈癌动脉内化疗栓塞不但能使肿瘤病的理学风险有效降低,还能让一些Ⅲ期宫颈癌患者得到手术切除的机会,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4.
原发胸部Askin 瘤1 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Askin瘤是起源于肺和胸部软组织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目前对于Askin瘤的治疗尚无标准治疗方案,临床多采用手术加放化疗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20%~30%.本院于2009年12月收治1例Askin瘤,并结合文献,探讨Askin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65.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Patey术式)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出现损伤血管、神经等现象。患侧胸大肌没有萎缩现象,上肢功能恢复良好,肌力基本正常。此法临床方便掌握,既能彻底清除腋淋巴结,又可避免损伤胸大肌,达到保持上肢功能的目的。我们从1999年1月~2002年1月,在3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Patey式)时,对手术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良,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女性患者共35例,年龄30~48岁,平均38岁。TNM分期:Ⅱ期12例,Ⅲ期23例。术前均经穿刺涂片或活检病理确诊。常规术前予CMF或CAF方案化疗1~2周期后手术。2.手术方…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活化淋巴细胞活化的共刺激通路CD40-CD40L联合化疗药Docetaxel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rhCD40L活化CD40-CD40L共刺激通路,联合Docetaxel,用MTT法测定CD40+的乳腺癌细胞株M231、M435细胞的增殖;采用碘化丙啶(P1)掺入法测定细胞周期.结果:rhCD40L可抑制乳腺癌细胞M231、M435增殖,合用Docetaxel时乳腺癌细胞M231、M435的增殖受到进一步抑制,测定细胞周期G1期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S期细胞数量下降(P<0.05).结论:活化CD40-CD40L通路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这种抑制作用具周期特异性,主要将乳腺癌细胞增殖阻滞在G1期,可提高乳腺癌细胞对Docetaxel的敏感性,两者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宫颈癌CT增强扫描的时相。材料与方法:25例患者中,有9例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根据时间-密度陆线,观测CT图像中宫颈癌开始明显增强的时间、峰值时间和峰值后的持续时间。有16例患者行多层动态增强扫描,其中11例选择开始注药后约90s启动扫描,另外5例分别选择开始注药后70s和120s进行两个序列的增强扫描。结果:9例同层动态增强扫描中,在注射造影剂23s&#177;2s开始上升,其中8例癌肿密度开始明显增强的时间为60s&#177;3s,1例在67s。达到峰值的时间为93s&#177;5s;之后形成一个相对稳定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平台期。16例多层动态增强扫描中,其中11例在约90s高峰时段内扫描,癌肿增强比率高,且增强特征明显;有5例行双期扫描,延时约70s时动脉显影比率较高,120s时静脉期显影比率高,癌肿在70s时能够显示大部分影像细节,120s能显示更多的影像细节。结论:宫颈癌增强CT扫描明显强化开始时间较迟,持续时间较长。注射造影剂后90s-120s开始扫描,能够确保宫颈癌有效影像资料的完整与清晰。  相似文献   
68.
NP9基因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对CNE1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u QC  Li XY  Wei BX  Fan Y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2):1009-1011
鼻咽癌是高发于中国南方的一种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其发病与遗传密切相关。NP9基因是通过消减杂交和差异筛选法从鼻咽癌组织中克隆的一个长度大约为2000bp的新基因片段(GenBank登录号:BF718797),该基因在鼻咽癌组织和细胞系中呈现表达下调情况。研究结果已证实NP9基因在鼻咽癌细胞中可通过下调NF-kκB的转录活性来抑制细胞周期素D1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69.
NP9基因抑制鼻咽癌细胞成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QC  Li XY  Wei BX  Zeng YX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11):641-644
目的确定NP9基因的表达对鼻咽癌细胞裸鼠成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构建NP9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重组pR c/CMV2-NP9质粒于鼻咽癌细胞系CNE1和SUNE1,筛选并获得稳定表达NP9基因的细胞克隆CEN1/NP9和SUNE1/NP9。以裸鼠致瘤实验确定NP9基因对鼻咽癌细胞成瘤特性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素D1(cyc lin D1)的表达。结果大部分转基因的G418抗性克隆能够检测到NP9基因的表达。CNE1/NP9细胞接种裸鼠后的成瘤率为43.8%,明显低于CNE1细胞(66.7%)和CNE1/空载体组(75.0%,P均<0.05)。SUNE1/NP9细胞接种裸鼠后移植瘤的生长速度减慢,第30天时肿瘤体积为(3.88±0.81)cm3,与SUNE1细胞和SUNE1/空载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NE1/NP9细胞的移植瘤显示出相对较低的PCNA和cyc lin D1表达水平。结论NP9基因通过下调PCNA和cyc linD1的表达,抑制鼻咽癌细胞的裸鼠成瘤或移植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70.
背景与目的:人类染色体11q13区存在FGF3和cyclinD1等多个癌基因;然而,FGF3基因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异常及其作用,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FGF3基因的表达与扩增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FGF3在30例卵巢腺瘤、2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和80例卵巢癌中的表达与扩增情况,结合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全部卵巢良性腺瘤和交界性肿瘤呈FGF3蛋白阴性反应;16%(13/80)的卵巢癌出现FGF3阳性表达,而且卯巢癌中FGF3蛋白表达与肿瘤FIGO分期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其中23%的FIGOⅢ/Ⅳ期的卵巢癌出现FGF3蛋白阳性表达,其阳性率明显高于FIGOⅠ/Ⅱ期的肿瘤(4%,P=0.037):FISH结果显示,只有1%的卵巢癌出现FGF3基因扩增;卵巢交界性肿瘤和良性腺瘤均未观察到FGF3基因的扩增。结论:FGF3蛋白表达可以作为判断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有参考价值的分子标记;FGF3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部分卵巢癌的浸润转移过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FGF3基因中广增不早其编码蛋白表达上调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