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肺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表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q-的表现。方法:本组2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均经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CT机胸部平扫加肺动脉造影增强检查,其中对12例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患者,在肺动脉造影扫描后2min再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扫描,并对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前后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2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6例左右肺动脉主干同时栓塞,10例单侧肺动脉主干栓塞。24条肺叶动脉栓塞.57条肺段动脉栓塞和41条肺亚段动脉栓塞。12例下肢深静脉造影扫描发现7例深静脉血栓,其中4例血栓累及双侧髂静脉,3例为单侧,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治疗后栓子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具有无创、快速、准确、简便的特点,应成为影像学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同时对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疗效的评估及发现下肢深静脉栓塞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2.
肿瘤性肠梗阻的CT诊断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性肠梗阻占机械性肠梗阻的27.3%~32.4%[1].CT检查的目的:确定梗阻的诊断;确定梗阻的部位;确定梗阻的性质;估计肠缺血的情况;手术或保守[2].CT检查可显著提高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作者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或内窥镜活检的20例肿瘤性肠梗阻病例,旨在探讨肿瘤性肠梗阻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螺旋CT影像特征.结果:1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均含脂肪成分,全部或部分局限在肾实质.单侧10例,双侧3例.单侧多发1例,双侧多发1例.12例边界清楚,1例破裂出血呈边界不清.肿瘤最大者15 cm×20 cm×22 cm,最小者0.7 cm×0.5 cm×1 cm.CT诊断率为100%(13/13).结论:螺旋CT能准确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清楚显示肿瘤的脂肪、血管和平滑肌成分,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1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经全麻下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术证实的急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A检查(其中10例进行了DSA检查),对其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仿真内窥镜(VE)等方法进行图像重组,多角度显示脑动脉树,观察前交通动脉瘤的形状、指向、大小、瘤颈宽度,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周边血管及骨质的关系,并在CT工作站上模拟手术人路。将上述指标同手术中所见进行对比,观察其一致性。结果手术证实32个动脉瘤,CTA检出31个,敏感性为96.9%,特异性为98%。CTA测量瘤体最大径及瘤颈宽度与手术中测量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瘤体=1.51,P=0.14;t瘤颈=1.32,P:0.20,取α=0.05)。术前CTA清晰显示瘤颈、瘤体与载瘤动脉及颅骨的空间关系,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结论MSCTA可作为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首选的筛检方法,并独立指导手术治疗,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46.
47.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MSCT)在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8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均给予MSCT检查,总结分析检查结果以及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83例患者经MSCT检查可知,并发症发生率为28.92%(24/83),其中器官衰竭6例,占有比率为7.23%;胰腺实质坏死5例,占有比率为6.02%;假性囊肿4例,占有比率为4.82%;肺部感染4例,占有比率为4.82%;胰周脓肿3例,占有比率为3.61%;胰周积液或者胰腺内部积液2例,占有比率为2.41%。83例患者死亡5例,占有比率为6.02%。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加重,并发症发生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也有所升高,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在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可辅助疾病治疗,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48.
1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因体格检查发现脾脏占位性病变1个月于2007年9月收治入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体格检查无异常.血、尿常规,生化检查,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等检查均正常.腹部B超检查提示脾脏大小约104 mm×43 mm,形态正常,回声均匀,近脾门处实质内见一大小约38 mm×39 mm的低回声区,形状规则,边界清楚,内部回声欠均匀,诊断为脾实质低回声包块.MRI检查提示脾脏内缘类圆形病灶,大小约38 mm×39 mm,边缘光滑,诊断为脾脏占位性病变(图1).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和分析乳腺癌的钼靶X线影像特点及其病理基础,提高乳腺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61例经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的X线表现。结果①61例患者中,单纯肿块41例,肿块伴钙化13例,单纯钙化8例,结构扭曲5例,结构扭曲伴钙化4例,局灶性致密影5例,磨玻璃样改变1例,阴性1例。②有钙化者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原位癌,有肿块者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粘液腺癌和髓样癌,结构扭曲者和局部致密性影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结论①乳腺癌常见的X线表现为单纯肿块、钙化伴肿块、单纯钙化和结构扭曲。②浸润性导管癌占乳腺癌的大部分,乳腺癌的病理基础不同,导致了不同类型的X线表现。③X线摄影对乳腺癌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对临床检查阴性的患者,但对致密性乳腺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0.
促纤维增生型小圆细胞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青少年,绝大多数DSRCT发生在腹部。本研究收集1998年6月至2008年3月诊治的12例DSR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其CT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