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2篇
预防医学   331篇
药学   13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 探讨醋酸铅对大鼠肾细胞(NRK)的毒作用及钙拮抗剂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醋酸铅对NRK细胞染毒,观察细胞存活率的变化,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力的改变.同时利用钙拮抗剂尼莫地平进行干预,并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随着醋酸铅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0.02、0.10、0.50 mmol/L铅染毒组细胞上清液中NAG活力分别为(8.37±0.19)、(9.13±0.27)和(10.32±0.48)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08±0.24)U/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γ-GT的活力分别为(75.22±7.35)、(101.45±8.87)和(117.71±8.35)U/L,而对照组为(67.23±6.64)U/L,其中0.10、0.50mmoL/L染毒组γ-GT的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拮抗剂干预结果显示,当尼莫地平的剂量为10、20 μmol/L时,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6.67%±1.33%、97.48%±2.15%,NAG活力分别为(7.11±0.35)、(7.06±0.23)U/L,γ-GT活力分别为(74.75±3.23)、(72.26±5.59)U/L,均明显低于0.10 mmol/L醋酸铅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尼莫地平剂量为5 μmol/L时无明显的干预效果.结论 铅对NRK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细胞上清液中NAG活力的变化可反映铅对NRK细胞的早期毒性;钙拈抗剂对铅致NRK细胞的毒性具有保护作用,且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62.
壮族农民社会支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壮族农民社会支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系统抽样方法 进行抽样,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样本人群进行测评,共获有效问卷921份.结果 壮族农民的支持总分均值为(39.26±7.86);壮族农民的支持总分及部分因子分在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慢性病史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持总分男性得分(38.52±8.28)分低于女性(40.39±7.04)分,P<0.01;未婚支持总分为(35.46±6.37)分低于已婚(36.67±7.42)分,P=0.025;有慢性病史者支持总分为(34.29±6.65)分低于无慢性病者(36.75±7.19)分,P<0.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慢性病史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结论 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慢性病史是影响壮族农民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3.
64.
65.
1994-2005年太原市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萍  关彩萍 《疾病监测》2007,22(5):317-319
目的 探讨太原市麻疹流行特征及发病原因,为制定太原市麻疹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太原市1994-2005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太原市麻疹发病以冬春季为主,发病高峰在3~5月;太原市所辖十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个别县区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均有发病,1岁内婴儿麻疹病例较多,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时有以流动人口为主的成人麻疹爆发流行,爆发疫情的发生影响全市的麻疹发病率.结论 应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并提高接种质量,重点加强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的工作,适时在目标人群中开展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点,提高整个人群免疫水平;加强初、高中、大中专院校学生及外来流动人口的免疫预防管理.  相似文献   
66.
死因监测中根本死因填报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封宝琴  李海平  张晓平 《疾病监测》2006,21(11):585-589
目的提高根本死因填报准确性,准确定量死因构成,确定重点防制的重大疾病,为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太原市区县疾控中心上报死亡个案,MicroAccess建库、清洗、统计。结果2005年报告死亡病例数为5554例,根本死因填报正确率为74.97%,根本死因填报错误率为25.03%。其中,错误项中症状或体征构成比最高,为47.08%,其次为各种衰竭,构成比为31.97%。造成根本死因填报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个别医生对根本死因概念不清《: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中死因链填写不规范。2006年监测数据表明,培训前后,死因链正确率由64.26%上升到70.98%,根本死因正确率由74.50%上升为82.44%。结论死因监测中根本死因判定不准确的问题,是影响监测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探讨有效的死因监测系统管理模式,增强死因监测人才的能力建设,可有效的解决根本死因判定不准确的问题,使死因监测系统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7.
人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贵生 《疾病监测》2007,22(1):62-64
禽流感病毒是指A型流感病毒,根据其毒力的特点,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病毒和低致病性禽流感(LPAI)病毒,HPAI病毒的感染可导致大量禽类在24h~7d内死亡,而LPAI病毒的感染则很少引发禽类严重的疾病。目前,所有HPAI病毒都属于A型流感病毒中的H5、H7和H9亚型。  相似文献   
68.
高瑞红  曹阳  闫梅英 《疾病监测》2016,31(6):507-511
目的 建立基于单基因的猪霍乱沙门菌的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RT-PCR)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对猪霍乱沙门菌基因组及其他血清型沙门菌基因组、人类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学比对及普通PCR检测分析,获得猪霍乱沙门菌特有而其他细菌及人类基因组中不存在的特异基因SC 1242,针对该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该靶基因的rRT-PCR方法,利用123株多种血清型沙门菌及非沙门菌菌株RNA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同时对猪霍乱沙门菌全血模拟标本进行敏感性检测。结果 利用该方法检测20株猪霍乱沙门菌均为阳性,其余菌株均扩增阴性。对纯菌RNA检测中,rRT-PCR的最低检测限度为50 fg/反应,约为96个拷贝/反应。在以全血模拟样品提取核酸为模板的检测中,敏感性达90 cfu/ml。结论 rRT-PCR方法检测猪霍乱沙门菌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对猪霍乱沙门菌的早期诊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复方三氯异氰尿酸部分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观察复方三氯异氰尿酸粉剂消毒相关性能,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在实验室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含50 mg/L有效氯的该消毒粉剂溶液对载体上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m in,杀灭率均达99.90%以上;含600mg/L有效氯的该消毒剂溶液对载体上白色念珠菌作用3 m in,杀灭率达99.90%以上。以含800 mg/L有效氯该消毒粉剂溶液对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5 m in,杀灭率达99.90%以上。三氯异氰尿酸粉剂溶液对大肠杆菌能量试验最低合格浓度为有效氯45 mg/L;该消毒剂粉剂受有机物影响明显。结论,复方三氯异氰尿酸粉剂对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细菌芽孢都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但其受有机物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住院病例分析,了解山西省大同市疾病谱特征,为疾病预防控制、政府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大同市2005-2006年度电子病例,Microsoft Access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大同市住院病例中,男女构成比接近(1:1.03),0~5岁年龄组构成比较大(13.42%);年龄越小,住院时间越短: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0~14岁年龄组,平均住院天数为5.8d,〉75岁年龄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3.9d;住院病因中,依据ICD一位码分类,前五位的疾病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15072,16.4%)、消化系统疾病(1359514.84%)、循环系统疾病(1095711.96%)、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82168.9695%)、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78038.519%);按ICD三位码分类,前五位疾病因分别为肺炎(4.60%)、胆石病(2.88%)、多发性和未特指部位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63%)、慢性缺血性心脏病(2.56%)和脑梗死(2.26%);结论O~14年龄组主要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7682,46.4%);45-64年龄组主要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4539,21.54%);〉65岁年龄组的首位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5202,28.43%)。青壮年(15-44年龄组)分性别分析,男性排首位的为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4026,33.53%),女性是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8216,3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