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CT灌注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灌.沣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5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行CT灌注成像,其中良性组33例,恶性组12例,测量良恶性结节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达峰时间(TTP)和峰值(PE),比较良恶性结节灌注参数和TDC形态的差别.结果:良性组BF、BV、PS、TTP、PE值分别0为(1.476±0.684)ml·min-1·ml-1、(0.302±0.153)ml/ml、(2.069±1.102)ml·min-1·ml-1、(28.033±8.015)s、(82.313±30.468)Hu,恶性组BF、BV、PS、TTP、PE值分别为(1.302±0.834)ml·min-1·ml-1、(0.275±0.242)ml/ml、(1.485±1.112)ml·min-1·ml-1、(28.833±12.550)s、(86.056±70.453)Hu,良恶性结节CT灌注参数筹别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T灌沣成像TDC可见4种类型,分别为速升平台(Ⅰ)型、缓升平台(Ⅱ)型、缓升缓降(Ⅲ)型和低平(Ⅳ)型,甲状腺癌以Ⅱ型多见,良性组以Ⅲ型多见,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5.233,P=0.022).1例淋巴瘤表现为Ⅳ型.结论:TDC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病变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CT灌注参数不能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X线摄影表现为单纯微小钙化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接诊的120例乳腺X线摄影表现为BI-RADS3~5类单纯微小钙化病变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24个病灶,记录动态增强MRI联合DWI影像结果、X线摄影结果...  相似文献   
43.
脑池应用重组链激酶预防猪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重组链激酶 (r SK)在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DCV)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家猪 12头 ,随机分成SAH对照组和r SK治疗组 ,每组 6头 ,用腰穿枕大池置管 2次注血法制作动物模型 ;第 2次注血后 2 4h ,治疗组经留置导管注入r SK 15mg ,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 ;两组均行脑脊液 (CSF)引流 ,并测定CSF中氧合血红蛋白 (OxyHb)含量 ;以实验前后脑血管造影和基底动脉 (BA)组织学改变作为脑血管痉挛的判定指标。结果 对照组双侧颈内动脉 (ICA)和BA明显痉挛 (P <0 .0 1) ;BA电镜和组织切片检查有内膜增生、内褶、弹力层断裂等病理改变 ;OxyHb随时间逐渐升高。治疗组总体血管直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BA均正常 ;OxyHb随时间逐渐降低。结论 r SK可溶解蛛网膜下腔中的血凝块 ,预防SAH后DCV的发生  相似文献   
44.
综合运用各种磁共振检查方法,可对脑肿瘤的形态、功能变化、血流动力学状态及分子水平的改变进行评价,进而实现脑肿瘤的病理分级,帮助制定手术方案,观察疗效,判断预后和复发等情况.本文就磁共振在脑肿瘤的具体应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中胆囊三角解剖结构的显像对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难度的价值。方法:对232例LC病例术前行MRCP检查,记录胆囊管能否显示、胆囊管开口位置、胆囊壶腹和胆囊管的毗邻关系、壶腹部胆囊壁厚度、胆囊壶腹和胆总管的毗邻关系、胆囊颈部有无结石嵌顿、胆囊内有无胆汁,将这些变量与胆囊三角的解剖时间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MRCP中胆囊管显示不清胆囊壶腹和胆囊管的、兔尾型毗邻关系、胆囊管开口于壶腹中份、壶腹部胆囊壁增厚均能提示手术难度增加。结论:MRCP中胆囊三角结构显像能预测LC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46.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波谱(MRS)均属于无创性MRI功能成像技术,分别通过分析组织扩散系数的差异和对组织代谢物的定量分析来描述病变的特征,实现了影像检查技术从形态学到功能学的转变,对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其原理及其在卵巢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碘海醇(欧乃派克)复合染料定位兔舌癌前哨淋巴结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14只,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3只、兔颈淋巴结炎性肿大模型组(B组)8只和兔VX2舌癌颈淋巴结转移模型组(C组)3只.B组6只和C组3只采用碘海醇和亚甲蓝(美蓝)混合液行间接淋巴造影,B组另外2只采用碘海醇和纳米炭混合液行间接淋巴造影.根据CT扫描和染色定位前哨淋巴结.结果 兔一侧舌腹外侧注射碘海醇后,只有同侧淋巴管和颈淋巴结增强显影.注射造影剂后双侧淋巴管及颈部淋巴结明显增强显影.在所有实验兔中,每侧颈部仅有一枚淋巴结增强显影,增强显影的淋巴结位于喉气管旁.在CT扫描定位指引下,采用碘海醇和亚甲蓝混合液造影的9只兔均在喉气管旁找到一枚蓝染淋巴结,另外2只采用碘海醇和纳米炭混合液造影的兔也均在喉气管旁找到一枚黑染淋巴结.该蓝染或黑染淋巴结实际位置与间接淋巴造影CT位置一致.结论 碘海醇复合染料定位可准确定位兔舌前哨淋巴结.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MR对结节性甲状腺肿(NG)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NG患者的MR表现,观察结节的大小、数量、形态、边缘、信号类型、强化方式,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55例NG共见110个结节,其中单个结节19例(34.5%),多个结节36例(占65.5%);边界清晰、规则101个(91.8%),边缘模糊、不规则9个(8.2%);实性结节64个(58.2%),囊性结节46个(41.8%);结节 有4种信号类型:(1)T1WI等或稍高信号、T2WI高信号58个(52.7%);(2)T1WI和T2WI均高信 号37个(33.6%);(3)T1WI稍低、等或高信号、T2WI低信号9个(8.2%);(4)T1WI和T2WI均等信号6个(4.5%);绝大多数实性结节强化明显,幅度高于背景甲状腺;囊性结节呈周围环形强化、壁结节明显强化和囊内不强化.结论 NG在MR像上具有一定的形态学和信号特征,了解其MR表现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9.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是一组较少见的卵巢肿瘤,影像学上常与原发上皮性肿瘤和转移瘤相混淆.本文复习了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CT与MRI表现,旨在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ex cord-stromal tumor)是一组有性激素分泌功能的卵巢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8%.性索间质肿瘤来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及间质组织.原始性索包括卵巢的颗粒细胞、睾丸的支持细胞即Sertoli细胞,间质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卵泡膜细胞和睾丸间质细胞即Leyding细胞.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可由上述细胞单独形成或不同细胞以不同的组合形成[1].  相似文献   
50.
肝细胞癌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常规磁共振成像只能获得肝细胞癌的解剖信息,而MR灌注成像是利用快速成像技术和图像后处理技术来反映组织内的微血管分布及灌注情况,从而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本文将围绕MR灌注成像在肝细胞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与应用开展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