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92篇
特种医学   468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研究和探讨16排CT冠状动脉CTA成像的图像采集方式和技术参数,提高冠脉CTA的成像质量.材料和方法无明确器质性病变的患者40名,分为性别、年龄分布相近的A、B两组.扫描采用CE公司的Lightspeed 16排螺旋CT,造影剂采用Omnipaque(300mgl/ml,GE Health).A、B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扫描参数及重建方式,A组:层厚选定为0.625mm,重建算法选择[Burst]或[Burst Plus],门控[Heart Rate Override]选择关闭,造影剂采用80ml以2.8ml/s的速率团沣,常规重建;B组:层厚选定为1.25mm,重建算法选择(Segment],门控(Heart Rate Override]选择歼启,对比剂采用100ml以4 ml/s的速率团注,采用常规重建和间隔为0.625mm的重叠重建.原始图像通过3D表面重建及血管树重建,由专业医师对CTA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通过t检验来比较A、B两组的不同采集和重建方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采用B组扫描参数的CTA图像质量明显优于A组,在有无阶梯状伪影、血管分支的显示限度上两者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提示在不影响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层厚的提高使扫描速度明显提高,有利于搏动性器官心脏的成像;对比剂大剂量的高速团注,可使冠脉更好地充盈.显示末梢;重叠重建后冠脉的CTA网像更易产生阶梯状伪影,因此不宜采用.结论 16排CT心脏冠脉扫描时,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之间的平衡对最终的CTA图像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采用合适的参数和重建方式才能得到高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64层CT血管造影(CTA)对颈动脉斑块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8月我院11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CTA资料。结果共发现377个斑块,其中斑块钙化率63.40%;颈动脉斑块多见于颈总动脉(27.85%)、颈动脉分叉部(39.78%)及颈内动脉(21.48%)。轻度与中度及重度狭窄组斑块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0岁与≥70岁组间斑块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颈总动脉发生斑块的类型与颈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动脉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管闭塞与临床症状正相关(B=1.080,P〈0.05),而钙化性斑块与临床症状负相关(B=-0.688,P〈0.05)。结论64层CTA不仅可评价颈动脉斑块的影像特征,还可定量测量血管狭窄;联合评价斑块类型、狭窄程度及发生的血管节段可对临床脑血管事件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组织不同程度自然吸收与腰椎曲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CT检查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61例,均为保守治疗,并具有6~24个月随访复查资料。根据突出物自然吸收程度分为明显重吸收组(10例),部分重吸收组(8例),基本不变组(30例),增大组(13例)四组,配对比较每组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明显重吸收组、部分重吸收组、基本不变组、增大组的首次CT检查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随访CT腰椎曲线指数[10.65(9.23,13.31)mm 比11.69(8.31,15.25)mm 比8.63(6.75,11.00)mm 比8.06(5.00,10.05)mm]、腰椎前凸角[46.30(43.96,48.18)°比45.36(44.15,47.67)°比39.37(32.27,45.74)°比35.39(29.60,43.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吸收组、部分重吸收组随访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较首次CT检查增大(P<0.05);增大组随访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较首次CT检查减小(P<0.05);基本不变组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前后配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自然吸收程度与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变化均呈正相关(rs=0.50、0.47,P<0.05)。结论腰椎曲线指数及腰椎前凸角随着腰椎突出椎间盘自然吸收而增大,当腰椎突出椎间盘增大时腰椎曲线指数及腰椎前凸角也相应减小。腰椎间盘突出症组织自然吸收程度与腰椎曲度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4.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部分颅脑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肿瘤和瘤样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56例患者中,脑内肿瘤38例,其中胶质瘤29例(低级组12例,高级组17例),室管膜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髓母细胞瘤1例,转移瘤2例,畸胎瘤和淋巴瘤各1例;脑外肿瘤8例,其中脑膜瘤5例,神经鞘瘤2例,生殖细胞瘤1例;非肿瘤性病变10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6例,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2例,结核瘤1例,脉络丛增生1例。采用GElightspeed 16 slice多层螺旋CT机,行头部横断面平扫确定病灶中心层面,采用电影模式5-10 mm/2~4层,120 kV,180 mA,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50~70 ml(300 mgI/ml),速率3~5 ml/s,延迟7 s,数据采集50 s。研究数据采用Perfusion(GE)软件包(去卷积算法)处理。结果胶质瘤高级组肿瘤的T-D曲线多呈尖蜂状,低级组则较平滑;脑膜瘤灌注曲线为速升缓降型,有较长的高位平台期。各级胶质瘤平均脑血液量(CBF)、脑血容量(CBV)和表面通透性(PS)值随肿瘤分级的升高而呈增加趋势,其中PS值相对值最显著,在伪彩图上可以确定肿瘤的边界,特别是合并出血时,具有独特价值。脑膜瘤的CBF低于胶质瘤高级组,其他灌注值与胶质瘤高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灌注具有多样性,MTT的大幅延长、灌注曲线的多样性及0灌注区的出现,是其区别于其他肿瘤的特征。生殖细胞瘤和松果体区畸胎瘤CBF和CBV相对较低,而PS显著增高,灌注曲线呈快速上升后继续缓慢上扬。神经鞘瘤的灌注特征符合病理学表现,炎性病变的灌注表现不具特征性。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和瘤样病变的组织学特征及血液动力学改变,为诊断与鉴别诊断脑肿瘤和瘤样病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分析误诊原因,以期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搜集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分析影像学误诊原因,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中枢神经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的良性肿瘤,本组41例中误诊19例,以误诊为室管膜瘤最多(13例),其次为少枝胶质瘤或胶质瘤5例,尚有1例误诊为脉络膜乳头状瘤;只有定位诊断者17例,而正确诊断者仅5例。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仔细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可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67.
大脑胶质瘤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定量分析大脑胶质瘤的特点。方法:11例经病理证实的大脑胶质瘤患者,行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检查,在ADC图和FA图上分别测量肿瘤周围水肿区域、肿瘤强化区域、囊变区域、脑脊液及对侧正常大脑白质ADC值和FA值。结果:肿瘤周围水肿区域的ADC值和FA值与肿瘤囊变区域、脑脊液及对侧大脑白质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肿瘤强化区域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肿瘤囊变区域的ADC值及FA值与脑脊液、对侧正常大脑白质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囊变区域与肿瘤强化区域相比较,ADC值无显著性差异,FA值却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强化区域的ADC值及FA值与对侧大脑白质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低级别胶质瘤肿瘤周围水肿区域、肿瘤强化区域、肿瘤囊变区域的ADC值及FA值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定量分析大脑胶质瘤本身及其周围脑组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CT与MR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底脊索瘤的CT与MR影像学资料。结果13例脊索瘤中,发生在斜坡5例,鞍区4例,颅中凹2例,鼻咽部1例,蝶窦1例。肿瘤的形态以不规则形最多8例,圆形3例,椭圆形2例。病灶边界清楚9例,边缘模糊4例。MR表现为T1WI呈低、等、高混杂信号,T2WI则以高、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呈轻到中度强化,强化信号不均匀。CT见病灶呈不均匀等或稍高密度肿块,7例可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结论颅底脊索瘤的CT和MR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大多可以确诊,但需与脑膜瘤、垂体瘤、鼻咽癌、软骨类肿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69.
脑膜肿瘤的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0年公布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脑膜肿瘤分为四类:①脑膜瘤。②脑膜间质非脑膜上皮肿瘤。③原发性黑素细胞病变。④与遗传性斑痣性错构瘤病(von Hippel—Lindau病)有关的血管母细胞瘤。本专刊就是按照这个分类而编写的。  相似文献   
70.
脑膜瘤动态增强磁化率MR灌注成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MR灌注主要是描述脑微血管网中的血流情况。本文从MR灌注的基本原理及概念、成像方法,图像资料的后处理等几个方面阐明动态增强磁化率MR灌注成像方法的基本技术方法。通过对动态增强磁化率MR灌注成像正常人和脑膜瘤血供特点等方面的研究介绍,阐明其在术前脑膜瘤分型及良、恶性鉴别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